寵物狗的正確飼養法

  養狗的人都知道,寵物狗一旦飼養髮生問題就會使狗狗生病。寵物狗應該如何正確飼養,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狗在發育期需要攝取的熱量要比成年狗多。 一般情況下,小型品種的成年狗,體重每公斤需要攝入能量420焦,也就是說,體重為3公斤的成年狗1天至少要攝入能量1260焦。大中型品種的成年狗,體重每公斤需要攝入能量335焦***80卡***,即體重10公斤的狗,1天就必需攝入能量3350焦。幼犬根據品種不同所需的能量還要翻倍。另外,還要注重營養的均衡。

  在幼犬發育期,每天餵食的次數也隨月齡有所變化,如下:

  3-4月幼犬,3-4次/天

  6-8月幼犬,2-3次/天

  8個月後,2次/天

  主人還需要制訂一個食物量的大概標準。 怎樣判斷每日的餵食是不足還是過量呢?如果是食物量不足的話,狗就會狼吞虎嚥地舔光所有食物,還不捨得離開食盆。那麼,在下次餵食的時候,就應該增加食物量。如果還剩有食物就離開食盆,這就說明了食物過量,但也有食慾不佳、身體狀況不良的時候,在餵食時,就僅給平常的一半那麼多,如果還剩的話,就應該去請醫生看看了,狗極有可能已經染上病了。科學合理的安排食物量是非常重要的,充足的食物量可以使小狗比較容易馴服,反之,則會使小狗漸漸變得焦躁起來。另外,一直把食盆擺在狗的面前,這種飼養方法不可取,很不衛生。使狗易得腸道疾病,而且狗的疾病不能及早被發現。一般在餵食30分鐘後,不管是吃還是不吃,都應清理食盆,直到下次餵食時再拿出來。

  總之,給狗餵食的次數、數量、時間要儘量有規律, 這樣,既可以調整狗的生活節奏,又可以掌握狗的健康狀況。

  寵物狗的飲食注意

  【愛犬也不可或缺的三大營養素】

  狗也跟人一樣,為了發育和維持健康,必須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質***等三大營養素。以小型犬來說,其每一公斤體重的必要量有九十千卡;而五十公斤的大型犬則每一公斤要四十九千卡,所以體重越重則每一公斤的必要量要漸次減少,而且小狗要比其成犬大二倍的熱量,這是為了配合短期間成長之需要。

  【愛犬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蛋白質在狗的體內被分解成胺基酸,對愛犬的各種臟器,肌肉,血液,骨骼,被毛,面板,趾爪等的組織頗有注益。脂肪,一旦進入體內將會長時間停於消化器官而給予飽滿感,給予過多的脂肪而又運動量持續不足時,所積存的脂肪將變成肥胖的原因。除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之外,對狗的身體上不可缺少的是礦物質和維他命,如果礦物質和維他命不足時,會影響愛犬骨胳的發育以及其對疾病的抵抗力。

  【用餐的次數】

  嚴格來說,因犬種的大小而不同,如出生後三週到二個月為離乳期,而不論是大型犬或小型犬都要每天早、中、下午、夜晚共計給予四次;但到了幼犬期時,小型犬以下為六個月,中型犬以上則十二個月之間,每天各給予三次***早、中、下午***;而幼犬期後半的小型犬以下為十二個月,中型犬為十八個月間,各給予一天二次***早、下午***即可,這是因為中型犬的成長期間要比小型犬更要長期,如小型犬在一年即可以成犬,但中型犬以上者須要一年半的時間,不過,到了成犬時,不論是小型犬或中型犬以上者,每天只給予1~2次則相同。

  【給與的量為八分飽】

  小狗的用餐次數要比成犬多,這是由於成長期的消化能力尚屬微弱,所以每次的分量要少,而給予的次數則要增加。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成長期的小狗,其每體重一公斤的營養量為成犬的二倍,所以,用餐量雖少,但營養方面則仍需設法維持均衡狀態。不論是成犬或小狗,每次給予的分量為,愛犬很快地吃完而仍表現出想再吃的程度最好,亦即八分飽程度最理想。如果每次都吃不完而有剩下,則表示給予的量太多,反之,始終不離開食器而留戀不己者,也許給予的量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