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說話遲是什麼原因

  有些家長髮現別人家的孩子已經可以叫爸爸媽媽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還不會說話呢?這是怎麼回事?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兒童說話遲的原因:

  孩子說話晚原因一:發育因素

  1、家庭語言環境複雜多樣;

  2、大人對孩子的照顧過於細心周到,導致孩子似乎沒有要進行語言表達的需求;

  3、過早的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如手機、iPad、遊戲機、電視機等,孩子沒有與家人之間的應答性行為而只是與冷冰冰的螢幕進行交流,等等。

  此外,有些寶寶新增輔食的時機明顯延遲,寶寶的咀嚼、吞嚥能力受到影響,一些孩子到1歲半仍不願意嚼一些有韌性的食物,吃硬一點的飯也有困難,或者吃東西囫圇吞棗式的,不經過咀嚼、攪拌。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口部肌肉發育,從而也導致了說話的延遲。

  孩子說話晚原因二:疾病因素

  影響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疾病因素常見的包括:聽力障礙、智力缺陷、發音器官神經肌肉性病變、孤獨症等。

  孩子說話晚原因三、語言環境不佳:

  1、父母少言寡語,寶寶缺少學習與模仿語言的環境。

  2、父母對寶寶說話的要求高,一旦寶寶出現錯誤,父母總是急於糾正他的發音,或催促寶寶趕緊改正,父母的這種行為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無形中抑制了寶寶的表達慾望。

  3、父母說話速度太快、話說的太長、偏於複雜,以致寶寶模仿困難。

  4、父母喜歡包辦寶寶的一切,對寶寶照顧的無微不至,總是在寶寶發出需求訊號說話之前就已經滿足了寶寶的需求,或者習慣替寶寶表達需要,因此,寶寶無需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他學說話的動機受到抑制。

  孩子說話遲怎麼辦:

  1、讓孩子多聽

  媽媽可以在各種場所對寶寶進行說話,讓寶寶多聽,訓練他的聽覺靈敏度和對語言的理解。如對寶寶的日常生活照料過程中,可以一邊做,一邊對寶寶說“寶寶舉舉手,媽媽給寶寶穿衣服”;電話鈴聲響起的時候,指著電話說“電話”,門口小狗叫,可以說“汪汪狗”等。也可以放一些兒童歌謠,讓寶寶多聽,通過一段時間量的積累,寶寶的語言會有質的飛躍,模仿著開口了!

  2、要多鼓勵孩子,鼓勵孩子多向大人學說話雖然剛開始孩子說的話都是不清楚的,大多講的是“娃娃語”,成人不一定能聽懂,但此時媽媽應該給予積極迴應,給他鼓勵:“寶寶說得真好,再講給我聽聽。”如寶寶指著小狗叫“汪汪”,媽媽可以接下去講,“哦,寶寶是在告訴媽媽這是小狗,是嗎?”,給孩子一個迴應,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將話題繼續下去,提高孩子講話的興趣。

  3、誘導孩子說話,多給孩子創造說話的機會。要多和孩子進行語言的交流,多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在和孩子一起的過程中,帶他廣泛地認識各種事物,如帶他去公園遊玩時,開始先教他,“寶寶看,小鳥、紅花、綠樹……”,再次去的時候,可以問他:“寶寶,小鳥在哪兒?紅花呢?綠樹呢?……”,慢慢地可以問他:“寶寶,這是什麼?”,若寶寶講得對,媽媽立即給予鼓勵和表揚。若講不出來,也沒關係,媽媽自己再說一遍,然後鼓勵寶寶模仿。

  4、父母應該找出自己孩子說話遲的根源,併為孩子說話創造良好的氛圍。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引導孩子說話,給他講故事,提高他學習語言的興趣,促使他早日開口說話。有天生個性膽怯,不愛說話的孩子,更要給予愛護和鼓勵,不能急躁、逼迫孩子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