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打嗝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吃太飽了或是噎到了就會打嗝。打嗝即呃逆,指胃部多餘的氣體從胃中上逆,在喉間頻頻作聲,聲音急而短促。屬於生理上常見的現象,由橫膈膜痙攣收縮引起的。健康人也可發生一次性呃逆,多與飲食有關,特別是飲食過快、過飽,攝入很熱或冷的食物飲料、飲酒、碳酸飲料等,外界溫度變化和過度吸菸亦可引起。

  1臨床表現

  呃逆為膈肌痙攣引起的收縮運動,吸氣時聲門突然關閉發出一種短促的聲音。可發於單側或雙側的膈肌。正常健康者可因吞嚥過快、突然吞氣或腹內壓驟然增高而引起呃逆。多可自行消退。有的可持續較長時間而成為頑固性呃逆。

  2病因

  呃逆是一個生理上常見的現象。

  打嗝是因為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縮***痙攣***,空氣被迅速吸進肺內,兩條聲帶之中的裂隙驟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聲響。按病變部位其病因分為:

  1.中樞性

  呃逆反射弧抑制功能喪失,器質性病變部位以延腦最重要,包括腦腫瘤、腦血管意外、腦炎、腦膜炎,代謝性病變有尿毒症、酒精中毒,其他如多發性硬化症等。

  2.外周性

  呃逆反射弧向心路徑受刺激。膈神經的刺激包括縱隔腫瘤、食管炎、食管癌、胸主動脈瘤等。膈肌周圍病變如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膿腫、食管裂孔疝等,迷走神經刺激有胃擴張、胃炎、胃癌、胰腺炎等。

  3.其他

  藥物、全身麻痺、手術後、精神因素等,內耳及前列腺病變亦可引起呃逆。

  3檢查

  發作時胸部透視可判斷膈肌痙攣為一側性或兩側性,必要時做胸部CT檢查,排除膈神經受刺激的疾病,做心電圖判斷有無心包炎和心肌梗死。疑中樞神經病變時可做頭部CT、磁共振、腦電圖等檢查。

  疑有消化系統病變時,進行腹部X線檢查、B型超聲、胃腸造影,必要時做腹部CT和肝胰功能檢查,為排除中毒與代謝性疾病可做臨床生化檢查。

  4預防

  1.慢點吃東西。吃得越慢,氣體越難以進入胃中。吃得快則相反。

  2.在嚥下食物的時候儘量咀嚼徹底。每一口咀嚼20次可以有效減少氣體進入胃中。

  3.避免嚼口香糖。吞嚥唾沫使得氣體進入胃中。如果必須咀嚼口香糖的話,確保嚼的時候嘴是閉著的 。

  4.避免吃一些產生氣體的食物。比如洋蔥、牛奶、冰淇淋、酒精飲料、薄荷和巧克力。

  5.放棄碳酸飲料。蘇打水中的碳化合物包含空氣,當這些空氣進入到胃中,會產生很多氣體,從而產生打嗝。

  6.可以考慮吃一點非處方藥來減少胃部的氣體。

  5治療

  1.深呼吸

  進食時發生呃逆可以暫停進食,做幾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時內能止住。

  2.穴位按壓

  呃逆頻繁時,可自己或請旁人用手指壓迫兩側的“少商”穴。“少商”穴位於大拇指甲根部橈側面,距指甲緣約0.6cm,在黑白肉際交界處。壓迫時要用一定的力量,使患者有明顯痠痛感。患者自行壓迫可兩手交替進行。

  3.按摩

  取一根細棒,一端裹上棉花***如手邊無棒,可用竹筷的細端包上棉花代替***,放入患者口中,用其軟端按摩前軟顎正中線一點,此點的位置正好在硬、軟顎交界處稍後面。一般按摩1分鐘就能有效地控制呃逆。

  4.喝水彎腰法

  將身體彎腰至90度時,大口喝下幾口溫水,因胃部離膈肌較近,可從內部溫暖膈肌,在彎腰時,內臟還會對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緩解膈肌痙攣,瞬間達到止嗝的目的。

  5.屏氣法

  直接屏住呼吸30~45秒,或取一根乾淨的筷子放***中,輕輕刺激上顎後1/3處,打嗝症狀會立即停止。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6.驚嚇法

  趁不注意猛拍一下打嗝者的後背,也能止嗝。因為驚嚇作為一種強烈的情緒刺激,可通過皮層傳至皮下中樞,抑止膈肌痙攣。但有高血壓、心臟病人應慎用。

  7.紙袋呼氣法

  用一個小塑料袋,罩住自己的口鼻,進行3~5次的深呼吸。用撥出的二氧化碳重複吸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抑制打嗝。

  8.伸拉舌頭法

  打嗝不止時,用一塊乾淨紗布墊在舌頭上,用手指捏住舌頭向外伸拉。此時,會感到腹部有氣體上升,打嗝自然消除。

  9.噴嚏止嗝法

  打嗝時,如果想辦法打個噴嚏,就可以止嗝,可以用鼻子聞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噴嚏。

  10.嬰兒打嗝時,可將嬰兒抱起,用指尖在嬰兒的嘴邊或耳邊輕輕瘙癢,一般至嬰兒發出笑聲,打嗝即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