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中醫治療方法

  膝關節炎屬於中醫“痺症”、“骨痺”、“膝痺”範圍,其病因主要由於年老體虛,加以外邪侵襲而發病。那麼,要治好它,需要什麼樣的方法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膝關節炎的病因:

  膝關節炎屬於中醫“痺症”、“骨痺”、“膝痺”範圍,其病因主要由於年老體虛,加以外邪侵襲而發病。外邪指的是風、寒、溼、熱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中醫認為當人近50歲時,肝腎氣血衰少,而肝主筋、腎主骨,與筋骨的關係非常密切,肝血不能養筋、腎精不能充骨,加以正氣虛弱,不能抵抗風、寒、溼等外邪,風寒溼三氣夾雜乘虛而入侵,就可以發病。

  一:

  1、鍼灸***拔罐***治療

  鍼灸對膝關節炎治療效果較好。根據研究,鍼灸有消炎止痛、退腫、促進血液迴圈等作用,通過改變患處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帶走,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針刺常用的穴位有:陽陵泉、陰陵泉、牘鼻穴、足三裡、樑丘、血海、委中、承山等。可以用電針,也可加艾灸,或加拔罐法,據研究以電針和溫灸效果最好,一般能在數次治療後緩解症狀。

  2、推拿治療

  推拿治療應用得當對膝關節炎療效也很好,多在患病區域性採用揉法、摩法、拿法、研磨法、穴位指壓等方法治療,但需要指出的是,患者在急性炎症期最好不用推拿法,或謹慎使用輕手法推拿,以免炎證加劇。

  二:

  中藥內服:

  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分為初、中、後、三期辨證論治。初期為瘀血阻絡型,治宜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理氣止痛,用身痛逐瘀湯加減。中期為肝腎虧虛,治宜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除溼止痛,用獨活寄生湯加減。後期為氣陰兩虛型,治宜培補肝腎,益氣活血,佐以通絡,用十全大補湯加減。

  中藥薰洗:

  常用外洗方多用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桑寄生、川牛膝、威靈仙、紅花、川椒、艾葉等水煎外洗,同時將藥用布包好熨膝。

  鍼灸治療:

  可起到舒筋通路,活血止痛,滑利關節的作用。取穴部位:內外膝眼、樑丘、血海、陰陵泉、犢鼻、足三裡、委中、承山、太溪及患膝髕周部位。

  推拿治療 :

  主要手法以 法、按揉法、彈撥法、搖法等。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先以點法點按以上穴位,後以 法、按揉法、拿捏法作用於大腿股四頭肌及膝髕周圍,直至局部發熱為度。患者仍仰臥位,醫者站在患膝外側,用雙拇指將雙髕骨向內推擠,同時垂直按壓髕骨邊緣壓痛點,力量由輕逐漸加重。後用單手掌根部按揉髕骨下緣,反覆多次。醫者作膝關節搖法,同時配合膝關節屈伸、內旋、外旋的被動活動,最後在膝關節周圍行擦法。患者俯臥位醫者施 法於大腿後側、膕窩及小腿一側約5分鐘,重點在膕窩委中穴。

  理療 :

  各種熱療、中藥離子匯入治療等物理療法,通過對患處的理療刺激面板和相關組織釋放組胺,直接或間接地擴張血管,促進血液迴圈,使區域性炎症滲出吸收,控制炎症反應,而達到止痛治病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