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為什麼那麼有錢

  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沙特那麼有錢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沙特人有錢的原因

  這裡,因為“石油王國”,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這裡,油多價格低,最大油田加瓦爾油田的剩餘石油儲量高達750億桶,足以填滿4770897個奧運會規格泳池。資源如此豐富,沙特國內油價自然低到令人咋舌,轎車空箱加滿價格不會超過42元人民幣;

  這裡,出於對女性權利的限制,成為世界上唯一不容許女性駕車的國家;

  這裡,每一場婚禮,都是“沒有新娘的婚禮”。在沙烏地阿拉伯,婚禮儀式對於男人與女人要分開舉行。只有在婚禮的某些時刻或婚禮結束後,新郎與新娘才會最終在一起;

  伊斯蘭教建立人穆罕默德誕生於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徒朝覲聖地;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沙特”取自於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創始人伊本·沙特之名。而在阿拉伯語中,沙特是“幸福”的意思,“阿拉伯”則指“沙漠”,意為“幸福的沙漠”;

  沙特人“愛生活,愛駱駝”,其不僅被視為重要的交通工具,更因為脂肪含量低肉質鮮美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

  沙特80%勞動力都是歪果仁,在石油或服務行業工作;

  沙烏地阿拉伯曾經是一個土地貧瘠、資源匱乏、地廣人稀的沙漠之國。

  1938年在達蘭地區發現了石油,沙特的歷史從此發生了根本變化。依靠對石油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沙特從一個貧窮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實力雄厚的新興國家。其經濟發展以工業為重點,石油和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主要的經濟來源。

  黑乎乎的石油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工業作為沙烏地阿拉伯經濟發展重點,其為石油和石化工業服務的配套的經濟產業也蓬勃發展。我們今天的主角MTE2016中東國際機床機械展就立足於沙烏地阿拉伯,成為沙特唯一的專業機床展會,同時也是中東最大的機床展。

  沙特的經濟發展

  工業

  石油和石化工業是沙特的經濟命脈。2009年原油平均日產量920萬桶,石油出口收入1347億美元,約佔財政收入的86%。沙政府充分利用本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裝置,大力發展鋼鐵、鍊鋁、水泥、海水淡化、電力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等非石油 產業,依賴石油的單一經濟結構有所改觀。

  沙烏地阿拉伯曾經是一個土地貧瘠、資源匱乏、地廣人稀的沙漠之國。1938年在達蘭地區發現了石油,沙特的歷史從此發生了根本變化。依靠對石油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沙特從一個貧窮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實力雄厚的新興國家。

  沙特的石油資源極其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居全球之冠,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4。不但如此,沙特的石油還具有品質多樣的特點,從重油到輕油品種齊全,可滿足世界各地煉油廠的需要。

  高科技勘探

  沙特的石油勘探工程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科學研究設施之一,在中東地區更是首屈一指。廣泛使用的三維地震探測技術,可以準確地劃分新發現的油層的界線;運用橫向鑽探技術,使在困難地帶和近海勘探成為可能。

  沙特最為成功的勘探是在中央阿拉伯地區。從這裡開採出來 的原油基本不含硫,並且很輕,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將原油精煉成具有高附加值的輕型產品。

  在盡力開發陸地原油生產潛力的同時,沙特還大力發展鑽井平臺技術,努力挖掘海上石油生產潛力。從20世紀60年代大規模勘探以來,沙特已經發現了約70個油氣田,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佳沃油田和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薩法尼亞油田。

  收集天然氣為了收集天然氣,20世紀70年代沙特建造了萬能天然氣系統。該系統每日可收集加工1.3億標準立方米的天然氣,相當於為世界能源市場每日增加100多萬桶的原油。紅海沿岸的延布工業區和地處海灣的朱拜勒工業區的燃料、原料以及重要的公用設施的電力均來自於該系統。

  現代化運輸沙特石油管道輸送系統在國內縱橫交錯,連通所有的加工廠和散貨儲存中心。東西走向的管道是橫跨兩個海岸的大動脈,將原油和液化氣輸送到全國各地以及國內各個工廠和兩岸的裝卸碼頭。

  沙特擁有世界上最新的原油運輸船隊,每艘船自重30多萬噸,原油總運載量達200多萬桶。

  開拓性經營

  除了向世界各地輸送原油外,沙特還開展了煉油和行銷業務,在海外投資建立公司。美國、菲律賓、韓國等很多國家都有沙特獨資和合資興建的石油公司,其中設在美國的“企業之星”公司從開業的第一天起就成為美國第六大石油銷售企業。

  注重環保

  沙特非常重視環境保護,提倡安全與無汙染作業。***沙特還制定了環境作業評估計劃,對排氣、排水、地下水汙染等進行持續追蹤調查。此外,沙特還實施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廢物、固體和危險廢物計劃。

  沙特還建有反應敏銳的環保系統,並定期進行演習。沙特在解決石油溢漏問題,提高應對溢漏能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1991年治理海灣石油溢漏過程中,沙特回收了原油100萬桶,創下了世界漏油回收的最高紀錄。

  農業

  沙特十分重視農業發展。全國有可耕地3200萬公頃,已耕地360萬公頃。從業人員約為39萬,農業收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4.7%。政府對農業實行優惠政策,鼓勵農作物特別是小麥的種植,調動了農民積極性。主要農產品有小麥、椰棗、玉米、水稻、柑橘、葡萄、石榴等。糧食自給率為98%,小麥已實現自給自足並出口。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政府還利用地方和私營企業力量興辦肉雞、蛋雞場,發展養魚業,鼓勵大公司建立各種農場。沙有自流水井4萬眼,飲用水井5.2萬眼,水壩220座,蓄水能力達8億立方米。

  財政金融

  沙官方海外資產約1280億美元。2005年政府國內公債1266.7億美元,佔GDP的41%。沙有商業銀行10家,其中國民銀行、利雅得銀行和拉吉希金融投資公司三家為本國銀行,其餘為合資銀行,分支機構1210家。資本約230億里亞爾,利潤約70億里亞爾。沙有七家證券交易所。

  對外貿易

  實行自由貿易和低關稅政策。出口以石油和石油產品為主,約佔出口總額的93%,石化及部分工業產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漸增加。進口主要是機械裝置、食品、紡織等消費品和化工產品。主要貿易伙伴是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韓國等。由於大量出口石油,沙對外貿易長期 順差。2005年沙對外貿易總額2280億美元,出口額1570億美元,進口額527億美元。

  競爭力

  2016年3月22日,亞洲經濟體競爭力最新排名出爐,沙烏地阿拉伯排名第14位。

  沙特的簡介

  同義詞 沙特一般指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英語:Kingdom of Saudi Arabia,阿拉伯語: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通稱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臺灣譯為沙烏地阿拉伯***,簡稱沙特。沙特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巴林、卡達等國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麥加是伊斯蘭教建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聖地。

  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麥進口國,年均進口約600萬噸。水果自給率達到60%。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椰棗、柑橘、葡萄、石榴等。沙特的穀物自給率比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進口才能滿足需求。

  沙烏地阿拉伯的金融體系完善發達,沙特的旅遊業也比較發達。沙特政府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以減少國家經濟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同時為快速增長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沙烏地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勞工。經濟發展以工業為重點,石油和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主要的經濟來源。但是其對女權的限制使之成為世界上唯一不容許女性駕駛車輛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