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孩子腦積水的原因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隨之疾病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腦積水。下面給大家分析,希望能幫到大家。

  孩子腦積水的原因

  腦脊液迴圈通道受阻

  ⑴先天畸形:可能與父母接觸了某些化學放射物質,孕早期發熱、服用某些藥物、胎位異常、羊水過多等有關。較多見的畸形有脊柱裂、中腦導水管狹窄等。

  ⑵感染:如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腦室炎等,由於增生的纖維組織阻塞了腦脊液的迴圈孔道,特別多見於第四腦室孔及腦底部的蛛網膜下腔粘連而發生腦積水。

  ⑶出血:顱內出血後纖維增生可引起腦積水,產傷後顱內出血吸收不良,也是新生兒腦積水的常見原因,且往往易被忽視。腦外傷後蛛網膜下腔出血致蛛網膜粘連而發生腦積水。

  ⑷腫瘤:顱內腫瘤可阻塞腦脊液迴圈通路的任何一部分,較多見於第四腦室附近,新生兒期難得遇見腫瘤,以後可發生神經膠質瘤,腦室脈絡叢乳頭狀瘤及室管膜瘤、神經母細胞瘤。

  腦脊液分泌過多

  先天性腦積水的病因學說較多,公認的學說則為側腦室脈絡叢增生,分泌旺盛,引起腦室脈絡叢分泌腦脊液功能紊亂,從而發生腦積水。

  腦脊液吸收障礙

  如胎兒期腦膜炎等所致腦脊液吸收障礙而發生腦積水。

  孩子腦積水的表現

  第一:頭圍增大,常在產時或產後不久出現,大多數在生後數週或數月開始,頭圍呈進行性擴充套件。患兒頸部因頭重而不能直立。

  第二:囟門增寬,主要表現為前囪增寬,張力增高,部分患兒後囪或側囪亦可裂開,嚴重者顱縫哆開,顱骨變薄。叩打前囪附近顱蓋骨有破壺音。

  第三:落日眼徵,由於顱內壓增高系雙眼上視受限,兩眼球下轉,眼球下半部沉落到下眼瞼下方***落日眼徵***,此為重要的體徵。如腦積水靜止,是每一個好轉的徵象,也是兩眼球下沉開始改善。

  第四:顱內壓增高症狀,由於嬰幼兒骨縫未閉合,雖然病兒顱內壓逐漸增加,但顱縫隨之擴大,因此顱內壓增高症狀得以代償,故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症狀,僅在腦積水進展迅速者發生。隨著顱內壓增高,晚期則出現錐體束徵、痙攣性癱瘓、去腦強直、眼底視神經萎縮和視力減退、表情呆滯、智力遲鈍,腦積水末期可能會引起孩子智力以及各項功能的障礙。

  腦積水的護理措施

  室溫保持在18~21℃,溼度55%為宜,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病房空氣流通,為病員提供一個安靜、整潔、舒適、安全的治療康復環境。

  飲食應以開腦竅、通經絡、健脾益腎、填精益腦、強身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做好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作到親切、熱情、耐心地照顧病員詳細瞭解病員的病情、家庭、社會環境,幫助病員及家屬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變被動為主動,創造出一個接受治療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

  定時測量患兒頭部,詢問有無噁心、嘔吐等病史。

  顱內壓增高時嚴密觀察生命體徵變化,特別是意識、瞳孔的變化,有無腦疝發生及顱內高壓三聯症***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做好特護記錄,記出入量。

  應用甘露醇降壓時一定要快速滴入,在半小時內滴完,不可漏入皮下,以防區域性面板組織壞死。

  預防併發症,顱內壓增高時避免搬動,頭下墊以軟枕頭偏向一側並抬高15~30°,及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昏迷時注意保護角膜,預防褥瘡。

  危重病人做好搶救準備***器械、藥品***,必要時氣管切開。

  對症護理,抽搐時通知醫生給鎮靜劑,有缺氧指徵時吸氧,高熱時退熱處理。

  指導家長或協助病員做功能訓練,以主動運動為主。

  針對疾病病因及康復治療原則治療,做好出院指導以保療。

  腦積水的預防方法

  1、加強產前早期診斷及早終止妊娠,預防腦積水兒的出生,腦積水兒的產前早期診斷是預防腦積水兒出生的重要途徑,由於明顯的腦積水,在孕12-18周即可通過B超查出,所以要加強B超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及早終止妊娠,預防腦積水兒的出生,降低先天性腦積水的出生率。

  2、宣傳優生知識,減少胎次,據有關資料表明,胎兒患腦積水的危險度可因孕婦產次增加而升高,兩胎以上者腦積水發生率明顯上升,因此,宣傳優生知識,減少胎次,是防止腦積水兒的途徑之一。

  3、提倡適當年齡生育從有關資料顯示,腦積水畸胎的發生率有隨孕婦年齡增加而遞增的趨勢,一般25—29歲組發生率最低,但差異無顯著性,30歲以後發生率就有遞增趨勢。

  4、加強優生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質,據有關統計資料提示,腦積水兒的發生與孕婦文化程度有關,孕婦文化程度越低發生率越高,文盲與半文盲者後代的患病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