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的危機是什麼_樂視倒下了嗎

  樂視為什麼突然倒閉了?樂視倒下了嗎?樂視即將倒閉是真的嗎?樂視出現財務危機的原因是什麼?2016年11月曝樂視身處危機是什麼回事?樂視危機公關怎麼解決?樂視網缺錢一直是市場擔憂的,資金鍊的缺口成為樂視當下最嚴重的問題。那麼樂視燒錢模式能走多遠?樂視危機會造成樂視倒閉嗎?一起來看看。

  樂視的危機是什麼:賈躍亭的“自白書”——樂視燒錢模式到了最危機時刻

  兩日來,賈躍亭和樂視再一次成為輿論焦點,這緣起於賈躍亭11月5日釋出的5000多字內部信,似乎也是他做樂視以來的“自白書”,坦承樂視處於“海水與火焰”交替之間,信裡諸如“糧草供應不及時”、“後勁已經明顯乏力”,“這次教訓如此深遠”字眼,赫然在列,“這些字眼,讓人觸目驚心……”

  這話從一手締造樂視的賈躍亭嘴裡說出,份量顯然不一樣,似乎預示著燒錢模式到了最危機時刻,值得關注的是,即使在2014年由於滯留國外五個月之久被傳“出逃海外”時,賈躍亭都未有任何的“反思”,直到今年4月份他的言論還是“也許成功,也許死在成功路上”,一副自信滿滿、視死如歸的氣勢。而這封內部信在梳理樂視的發展問題及思路的同時,也側面反映出賈個人的思想變化。他部分否定了此前的燒錢擴張構建生態的模式。並且宣佈接下來進行最艱難的變革:組織變革,隨後人力資源部會正式公佈具體的生態型組織架構進化方案。以“燒錢+擴張”為標籤的樂視,將變成一家以盈利和強化成本管控為目的的公司。

  而疑問是,一直高速擴張模式形成的慣性下,樂視這個擁有上萬名員工、業務龐雜、明星高管聚集的企業鉅艦,可否順利“掉頭”?這考驗著,賈躍亭這個自稱“拿著長矛衝出來的堂吉訶德”。而假如賈失去“長矛和瘦馬”,會否變成一個“不那麼有趣的人”?

  樂視網***300104***11月2日以來股價就連續大跌。賈躍亭11月6日釋出內部信,第二天,投資者似乎並未買賈躍亭“自白書”的賬,樂視網跳空低開5%,集合競價階段一度跌停,自2日至今跌幅近15%,截至發稿,報37.70元,跌幅5.06%,創一個半月新低。今日開盤,樂視旗下的港股酷派集團一度大跌20%,截至發稿,酷派集團的股價為1.11港元,跌幅達15.267%。資料統計顯示,本週樂視網資金流出金額為55.06億元,其中機構賣出金額達21.27億元。

  導火索是,較早些的11月2日、3、4日,樂視網股價蹊蹺地連跌三天,市值蒸發約91億元。此前的兩個月裡,樂視網股價一直相對穩定,成交量也維持在低位。

  至於樂視欠供應商上百億貨款的傳聞,雖然樂視矢口否認,但一位樂視供貨商人士對記者稱,上百億的數字不確定,他們工廠的貨款欠了一些,並不太多,但確實存在大筆欠款,主要集中在中小企業身上。

  另據媒體報道,有人到疑似樂視大廈前,拉橫幅,上面寫著:樂視,到期貨款不付,造成供應商千人工廠停工,員工鬧事。

  而一位自稱樂視供貨商人士也對記者說,有的樂視供貨商正在製作橫幅,做好後打算本週到樂視大廈前“討債”。但事實與否,截至發稿,記者還未在樂視大廈看到,也未從其他渠道求證到。

  資金鍊告急?

  賈躍亭內部信透露著坦誠相見,諸如“近幾個月以來,供應鏈壓力驟增,再加上一貫伴隨LeEco發展的資金問題,導致供應緊張,對手機業務持續發展造成極大影響。”這樣言之有物的話語,或許正是樂視面臨的最大難題。

  一直以來,樂視資金鍊緊張就是外界詬病的重點,賈躍亭講的故事裡,樂視試圖通過構建四層架構***平臺、內容、終端、應用***以及三核驅動***大屏生態、手機生態、汽車生態***的生態模式,實現硬體收入、內容收入、廣告收入、應用分成收入四重盈利模式。最終將讓樂視公司徹底擺脫對硬體利潤的依賴。

  而這一模式下,由於內容收入、廣告收入、應用分成,並不能完全彌補硬體虧損的“窟窿”,加上滾雪球式的資本收購,讓樂視一直處於缺錢的狀態。

  連日來股價陡然持續大跌,這將樂視推上新的輿論漩渦,即樂視拖欠供貨商上百億元貨款、資金鍊即將斷裂等,開始使用緩發員工工資,停止出貨等方式籌集現金流。但隨即樂視給予闢謠否認,而樂視並未對旗下法拉第工廠工程因欠款問題面臨停工的訊息,以及樂視國安合作因其20億元合同款無法付清而破裂等訊息,進行闢謠。而且***近期報道稱,10月份,樂視控股旗下樂視網資訊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簡稱:樂視***香港******剛剛完成了一筆1.5億美元***約合10.14億元***的借款,該筆借款的利息為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向上浮動300個點。

  公開資料顯示,樂視網業務全面開花的背後,是資產負債率逐年攀升。財務資料顯示,樂視網2012年至2015年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6.11%、58.58%、62.23%和77.53%。

  樂視網近期也明確指出,雖然負債率較去年有所下降,但是公司負債總額和資產負債率仍然相對較高,增加了資金管理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利息費用的支出,從而帶來一定的償債風險。

  截至目前,賈躍亭已經質押了其手中的接近84%的樂視網股權,而且絕大部分是在去年10月底公司股價位於每股50元左右時質押的。外界分析,如果公司股價繼續走低,賈躍亭所持樂視網股份將面臨爆倉的危險。

  樂視資金遇難 樂視一千億資金鍊斷裂罵雷軍是小人

  從一家視訊網站,到做手機,賣電視,造車,還要把貝加爾湖的淡水賣到國內來,瘋狂擴張版圖的樂視,終於承認缺錢了。

  11月6日,樂視控股創始人、董事長賈躍亭宣佈,樂視矇眼狂奔、燒錢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全球化戰線一下子拉得過長。相對應的是資金和資源其實非常有限。下一階段,樂視將告別燒錢擴張,聚焦現有生態。

  11月8日,在接連下跌之後,樂視控股旗下上市公司樂視網***300104***股價企穩,上浮3。01%。但資本市場關於樂視資金鍊斷裂的擔憂並未消散。

  有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樂視目前正面臨一場賭局,但投注的人不是樂視自己,籌碼在投資者手中。

  手機代工廠集中要款成導火索?

  今年10月,外媒business insider報道,樂視同法拉第成立的汽車合資公司收到工廠的警告信,要求10天之內收到9月份拖欠的2100萬美元工程款,逾期未解決就停工。

  11月2日,又有自媒體曝出,樂視欠款供應商100多億,被拒絕供貨,樂視甚至採取了緩發員工工資、停止出貨使用者預購的手機來籌措現金的方式保證樂視汽車工廠的開工。

  一天後,樂視網釋出宣告稱,公司旗下各業務線與供應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業務運轉良好,並不存在拖欠鉅額款項的情況。因拖欠供應商鉅額貨款,導致股價下跌的傳聞,毫無事實依據,屬於不負責任的抹黑造謠。

  不過,就在11月6日,賈躍亭突然釋出公開信,承認了樂視資金遇到問題。賈躍亭在信中表示,公司發展節奏過快,在資金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下子將全球化戰線拉得太長。相對應的是資金和資源其實非常有限。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賈躍亭說,樂視生態提前進入第二階段,“從通過燒錢去大規模獲取高價值使用者,進入到規模獲取高價值使用者和正向自有現金流快速增長相結合的階段。”

  但質疑聲並未就此停止。

  有媒體報道稱,“樂視欠供應商的賬款在100億這個規模,供應商分別包括晶片方高通、螢幕供應商夏普、攝像頭模組提供商舜宇光學、指紋觸控模組信立半導體、聲學模組商瑞聲科技、手機代工方仁寶電腦、電視代工方TCL等公司。”

  對此,樂視在11月8日釋出公告稱:“經核查,公司目前運營一切正常,各業務線與供應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未出現所謂的拖欠供應商款項事件,更沒有緩發員工工資,停止出貨來籌集現金流的情況。”

  澎湃新聞記者聯絡了樂視超級電視顯示屏供應商勝巨集科技***300476***,其證券事務部楊先生迴應樂視與該公司並未出現拖欠款項的情況,“電視這塊我們一直合作得很好,情況有變的話會調整,但暫時是沒有問題的。”對方指出供應款拖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手機業務上。

  而樂視手機外殼的供應方銀禧科技***300221***也向記者表示目前與樂視公司的合作正常。投資者關係部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樂視給公司的貨款還在信用期限內,沒有出現拖欠的問題。”該公司與樂視約定的交款時間為貨到後60-90天內款清。

  值得關注的是,在11月6日的公開信中,賈躍亭提及樂Pro 3供貨出現問題。賈躍亭成,樂視手機推出一年多做到其他廠商用幾年才達到的銷量,前端發力狂奔,樂視的後臺服務卻無法提供充分支撐,近幾個月以來,供應鏈壓力驟增,再加上一貫伴隨LeEco發展的資金問題,導致供應緊張,對手機業務持續發展造成極大影響。

  在公開信中,賈躍亭還特別感謝了供應商“在這個時候給予了我們莫大的理解、幫助和支援,對此我銘刻於心,絕不敢忘”。

  對此,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向澎湃新聞分析,此時樂視公司手機供應商的資金問題集中爆發,或與手機生產行業的收款節奏有關。

  “樂視的手機代工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大多位於深圳,每到年末是這批深圳手機加工企業資金最緊張的時候,也是手機代工廠倒閉最密集的時期。因為按照慣例,春節當月工廠都會停工,工廠在停工之前一般會支付工人1。5個月的工資。換句話說,年底前的2個月是手機加工和零部件廠商集中要款的時間。”孫燕飆說,“也許樂視只是想延遲交款,但恰逢手機加工行業的特殊時期,問題就集中爆發了。”

  樂視賬本

  可見的是,樂視的應付賬款正在快速增加。

  根據樂視網的三季報,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應付賬款為43。8329。01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35。67%,主要系本期終端業務規模擴大及備貨採購增加所致。

  樂視網未披露更為細分的資料。

  按樂視公司自己的分類,樂視可分為三個體系,分別是上市公司***樂視網***、非上市公司***LeEco Global***、汽車生態。

  其中,樂視網的核心業務是樂視視訊、樂視雲和超級電視等。目前,從公司的公佈的資料上看,樂視網的財務狀況還算穩定。

  截至9月30日,樂視網負債餘額為189。7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5。72%。雖然負債率較去年有所下降,但公司負債總額仍然相對較高。其中長期借款增長明顯,達到22。49億元,較去年同比陡升649。60%。財報解釋稱,長期借款的增量主要是通過內保外貸支付境外投資款增加所致。

  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樂視網的對外投資金額達到73。18億元,這一數額同比翻了一番,甚至超過了過去三年投資的總額。資料顯示,2013年,樂視網對外投資僅9。08億元,2014年增加到16。03億元,2015年達到30。41億元。

  而在上市公司之外,樂視燒錢更為凶猛。包括手機、體育、網際網路金融以及汽車等子生態,都是燒錢大戶。

  單以樂視汽車為例,按賈躍亭11月6日在公開信中所述,樂視汽車前期投入巨大,陸續花掉100多億的自有資金,直接導致他個人對LeEco的資金支援不足。

  此外,賈躍亭還稱,樂視的融資能力不強,方式單一、資本結構不合理,外部融資規模難以滿足快速放大的資金需求。

  可見的是,樂視本身在資本市場已經募資甚巨。

  Wind資訊資料顯示,自2010年上市以來,樂視網IPO募資7。3億元,三次定向增發募資60。28億元,5次發行債券募資25。3億元,此外歷年通過借款間接融資52。56億元,6年通過樂視網這一上市公司平臺,累計募資145。44億元。

  此外,主要股東賈躍亭、劉弘、賈躍民還將大量樂視網股票質押。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賈躍亭已將手中83。63%的股份進行了質押,數量達到5。71億股;同時,賈躍亭還先後減持了7。29%的股份,套現規模超過80億元。這筆錢後來又被賈躍亭以無息貸款形式借給了樂視網。

  資料顯示,樂視網目前總股本為19。82億股,流通股本為12。62億股,而股權質押數量達到12。18億股,佔到流動股的96。5%。

  對此,有媒體人質疑樂視網正在步“德隆系”後塵,通過一級市場+二級市場的聯動形成了一種“內部錢生錢的金融模式”。樂視網隨後在8日的公告中迴應稱,這一說法“毫無專業性可言”。

  話雖如此,上市公司平臺對樂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賈躍亭亦稱,會對上市公司樂視網投入更多精力,LeEco將加快反哺樂視網節奏,加快生態價值的釋放和業務變現。

  “邏輯被顛覆”

  但市場是否還會等候賈躍亭兌現承諾,眼下仍是未知之數。

  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樂視目前正面臨一場賭局,但投注的人不是樂視自己,相反籌碼在投資者手中。

  “因為樂視過去之所以能贏得投資者信任,是因為它善於 講故事 ,可以說服一票擁躉去賭它的未來。但現在樂視的故事講不下去了,拼業績的時候投資者還願不願意相信它,其實投票權在每個股東手裡。”上述人士說。

  據深圳上善若水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安揚對澎湃新聞記者稱,樂視的資金鍊問題其實早就受到了業內的關注,提前得到風聲的機構已經撤離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自6月3日復牌以來,樂視網的股價節節下挫,市場已經對樂視的燒錢模式產生了強烈質疑。

  “他***賈躍亭***想穩定軍心,但是資本市場不是這樣的,資本市場最怕邏輯被顛覆。” 侯安揚直言,結果會很不可控。

  自11月2日至8日開盤,樂視網股價從每股44。24元跌至38。1元,市值蒸發超過128億人民幣。不過到11月8日收盤之時,樂視網股價回升了3。01%,至38。99元。

  “樂視的產品太分散了,每個產品都要大量的燒錢,單靠融資性現金流已無法支撐。儘管在它的業務生態中,確實下游有一定的協同性,但樂視在過去為了做大流水做的是賠本的生意、貼錢的買賣,不足以覆蓋成本。再燒幾年錢或許還有希望,但現在已經燒不動了。”興業證券一位分析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在過去幾年裡樂視旗下的主要業務板塊未實現盈利,並且虧損明顯,A股市場才是樂視最大的“現金奶牛”。一旦樂視網的股價崩盤,才是真正的危險。

  樂視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劉弘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說:“上市公司財務非常健康,貨幣資金和經營現金流都處在非常好的狀態,電視供應鏈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也沒有任何欠款;而樂視手機確實存在後臺和資金上的壓力,另外,股價總是會上去的。”

  “從8號的股價表現來看,買入樂視的股民還沒有完全喪失信心。二級市場會不會拋棄樂視還有待觀察。” 光大證券傳媒與網際網路研究員蔣巍向澎湃新聞表示。

  蔣巍稱:“***樂視***停止畫餅以後,如何把之前畫的餅變為現實,這個過程還是值得一批人跟著賭的。”

  “我們曾經預計,樂視的生態鏈可以在2018年實現健康盈利和迴圈,但現在資金的問題爆發出來就難說。”孫燕飆稱。

  對於未來的業務發展,孫燕飆認為樂視應當把重點押注在手機業務上。“樂視手機每賣出去一部就要虧損200-300元,公司之所以這麼做的目的是想要一次換回一個樂視內容的付費使用者。建立付費使用者群體是樂視生態鏈得以存在的根本。想要靠電視作為埠實現全球一億個付費使用者的目標是很難的,但手機可以。只要樂視手機在行業裡卡位成功,會促進內容生態等一併發展,可以說手機將是推動樂視生態進入良性迴圈的關鍵力量。”

  至於樂視能否堅持到把“餅”變為現實的那一天,蔣巍則指出,這其中存在很多變數,“還在博弈,還有懸念。先靠穩股價杜絕掉短期恐慌可能帶來的擠兌,之後的事就得靠業務做紮實來重塑信心。”

  “樂視是一定融得到錢的,只是價碼的問題。還有經過這次難關樂視能否再和賈躍亭畫上等號,恐怕也正是賈躍亭所在權衡的。這是一個誰犧牲誰的問題。”針對樂視能否獲得資金度過難關,孫燕飆指出融資並不難,但樂視的控制權或將旁落。

下頁>>>更多關於樂視危機事件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