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導致寶寶拉肚子

  引起寶寶拉肚子的原因真的是太多了,對於寶寶的日常照料我們要更加細心。那麼,呢?寶寶拉肚子說說原因?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寶寶拉肚子的原因吧!

  

  1.腸道感染

  病毒感染較細菌感染更為常見,主要有輪狀病毒、人杯狀病毒、人星狀病毒、腸道腺病毒等。其中輪狀病毒為感染“主力軍”,世界範圍內35%-52%的拉肚子由輪狀病毒引起,幾乎所有3歲以前兒童均有感染史,我國每年因輪狀病毒感染而死亡的兒童達3萬例。此外,細菌中致病性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案例較多。

  2.乳糖不耐受

  嬰兒急性拉肚子通常會導致其小腸黏膜受損,導致小腸黏膜上緣乳糖酶水平快速下降,乳糖分解能力大幅減退。而那些未在小腸被分解的乳糖,進入結腸後會被細菌敗解形成單糖,增加結腸內的滲透壓,引發滲透性拉肚子,從而加重和延長急性拉肚子過程。研究表明嬰兒拉肚子繼髮乳糖不耐受率可達46.9%-70.0%,輪狀病毒感染有很大可能會造成乳糖不耐受。

  因此,在嬰兒出現急性拉肚子時,首先需治療原發病,其次應用無乳糖配方代替普通配方粉,直至拉肚子痊癒,再堅持1~2周,以確保乳糖酶功能恢復。

  3.應用抗生素

  嬰幼兒應用β-內醯胺類抗生素***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時可能會導致其腸道菌群失衡,出現腹脹、腹痛、拉肚子、噯氣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發生電解質紊亂、酸鹼失衡、脫水。同時,抗生素的應用也會使腸粘膜損傷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現象。在出現抗生素相關性拉肚子時,建議調整抗生素方案,補充益生菌製劑,並採用無乳糖配方奶粉。

  4.母乳成分

  母乳中的前列腺素與脂肪水平也與嬰兒拉肚子相關。國內外研究發現,母乳中高水平的前列腺素E2將促進嬰兒小腸平滑肌的蠕動,使水和電解質的分泌增多,從而增加了大便的次數。而母乳中脂肪水平過高,將導致脂肪代謝紊亂,腸道滲透壓發生變化,進而引發拉肚子。

  5.著裝不當

  腹部受涼時腸道受刺激蠕動增強,受熱時胃酸、消化酶分泌減少,從而引起拉肚子。所以在夏天要注意嬰幼兒腹部的保暖,切不可讓孩子處於“開著空調,露著肚皮”的狀態中。

  6.積食、傷食

  若因嬰兒驟然改變飲食,新增輔食過多過快;或小兒飲食無節,貪食無厭,進食過量;或過食肥膩煎炸滑腸、粘滯乾硬難化、生冷瓜果傷陽之類食品;或嬰兒期未逐漸新增輔食。斷乳後驟進普通食物不能運化;或因小兒不注意衛生,誤進汙染食品等,皆可造成食積腸胃,脾運失司,產生傷食瀉。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

  一、不要餓著寶寶的小肚子

  一定不能禁食,要鼓勵孩子適當進食,少量多餐。只有當孩子頻繁嘔吐時需要禁食,同時需要到醫院補液。

  二、飲食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也就是奶、米湯、粥為主,暫時不要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

  三、不要凍著寶寶的小肚子

  家長可以適當地用熱水袋對寶寶的腹部進行熱敷***但溫度要控制,可不能燙著寶寶***,也可幫寶寶輕揉肚子,以緩解其疼痛。

  四、不要“髒了”寶寶的小肚子

  生活用品消毒,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覆交叉感染。

  寶寶的玩具也應該經常消毒。對寶寶的飲食用具,如奶瓶、湯勺等,在每次用前和用完後都應該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五、保持肛門清潔,每次大便後都要用溫水擦洗乾淨,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

  六、建議家長在秋冬季儘量不要帶著小寶寶到公共場所,避免傳染輪狀病毒。

  七、合理用藥,治療好寶寶的小肚子

  特別提醒:秋季拉肚子多由輪狀病毒引發,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重症有併發炎症時要遵醫囑規範使用抗生素。

  八、家長不要隨意給患兒服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不當不僅不能治病,還會殺死腸道內正常菌群,破壞寶寶體內微生態平衡,導致拉肚子遷延不愈或繼發二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