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畸形果的原因是什麼

  草莓出現畸形果嚴重影響了果農們的收益,該如何防治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草莓畸形果的原因和治療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草莓畸形果的原因

  主要病因是授粉、受精不良,或開花期肥、水及溫度、溼度、光照條件不良所致。

  ***1***如開花期氮肥偏多而缺硼,生長點中植物生長素含量提高,使花芽在即將分化前生長點呈帶狀擴大,有兩朵以上的花同時分化,致使2-3枝花梗同時開花而形成雞冠形果、雙頭果或多頭果。

  ***2***在開花授粉期,溫度低於10℃或超過40℃,均不利於授粉,使受精不良,會產生各種畸形果。

  ***3***草莓靠昆蟲傳粉,有時即使在適於授粉、受精的溫度範圍內,由於施藥不當殺死了傳粉昆蟲,或花朵中花蜜和糖分含量低不能吸引昆蟲,都將影響授粉、受精而產生畸形果。

  ***4***覆蓋黑色地膜時,溫度過高可引起畸形果。***5***開花期噴施農藥,會使噴藥當天和次日開的花產生畸形果。

  防控草莓畸形果對策

  草莓畸形果的防控應立足於以農業控制措施為主,優先實施農業栽培措施,充分利用保護地生態的可控性和蜂媒昆蟲的有效性,選用無害化農藥控制病蟲發生,確保植株生長旺盛和果實健壯發育。

  1.調控溫度和溼度

  為防寒保溫,應於10月下旬在草荀進入體眠前覆蓋地膜,花期要根據其生理特性加強對溫度的動態調控,通過適時放風使白天溫度控制在23~25℃,夜間溫度控制在8~10℃為宜,通過通風換氣和必要時加蓋中棚降低空氣溼度,使棚室的相對溼度保持在白天60%左右,夜間80%~90%,既滿足草莓生長的需要,又不易誘發病害。

  2.選用抗病良種

  這是控制畸形果最經濟和有效的方法。實踐證明:全明星、童子一號、章姬、紅央等淺體眠型品種具有耐低溫和弱光,抗白粉病的良好特性,適合當地優質高產栽培,同時表現為花粉強健,不易產生畸形果。

  3.加強管理,實施健身栽培

  在定植前10d,按30t/公頃有機肥兌配1.5t生石灰均勻與土拌合,灌水蓋膜,利用有機肥腐熟產生的高達60℃的酵熱清潔土壤、消滅菌源,豐富土壤肥力,以保證植株生長健壯,增強群體抗逆能力;在開花前適量疏除高階次花蕾,確保養分集中,著果整齊;落花後摘除花序頂果及弱勢側芽和衰老病葉可增加全株重量提高果實糖分和商品果率,保持棚室整潔通透,增強植株光合效率,抑制畸果和病蟲發生。

  4.放蜂傳粉

  放蜂傳粉是促進授粉受精,防控草莓畸形果形成的有效措施。在花期前三天將蜂箱放置於棚內向陽處,蜂箱底圍鋪麥草以增加箱內溫度,促使蜜蜂在低溫條件下提高採粉力,每畝棚室面積投放一箱蜜蜂授粉,輔以蔗糖水***1∶1***作為蜜蜂的補充營養,保持棚室通風,嚴禁使用農藥。與不放蜂區相比,此項措施可提高草莓的授粉受精結實率,使草莓正常果增加近三倍。

  種草莓科學用藥

  草莓長草莓畸形果期發生的多種病蟲害以白粉病和灰黴病為重。應立足於勤檢查、早發現,將發病中心及時控制在較大面積擴充套件危害之前。

  選用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合理混配交替,嚴格控制用藥次數和用藥量。杜絕花期及小果期用藥。在草莓定植後開花前採用15%粉鏽靈2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1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1000倍液或2%的抗黴菌素AC等藥劑交替使用,每隔7~10d噴霧一次,連續三次用藥即可有效押制病害的發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