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粒細胞偏低的原因

  不少聰明的企事業單位開始張羅著集中為員工體檢,不少員工也是積極參加了。可是在體檢報告單拿到手之後卻犯了難,名目繁多的體檢專案、晦澀的專業術語和難以看懂的資料,簡直有如“霧裡看花”。今天,小編集合你們解釋一下什麼是中粒細胞,中粒細胞偏低怎麼辦。

  中性粒細胞是什麼?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在瑞氏***Wright***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佈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細胞核呈桿狀或2~5分葉狀,葉與葉間有細絲相連。其顆粒表面有一層膜包裹,可分1~4型,顆粒中含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鹼性磷酸酶等。中性粒細胞具趨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

  專家說,如果白細胞數量高於1萬,炎症比較厲害,可以使用消炎藥物、打吊瓶,白細胞數量低於4000,說明抵抗力比較低,退燒藥等要少用。如果淋巴細胞百分比高,則是病毒感染;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高,則是細菌感染。白細胞主要為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高的話一般白細胞也高,常見為感染,一般感冒都會導致增高。

  中性粒細胞偏低的原因:

  1、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

  2、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

  3、慢性理化損傷、機體長期接觸鉛、汞、苯等;某些藥物如氯黴素、合黴素;長期接受放射線及放化療患者。

  4、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役性疾病。

  5、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等血液病。

  6、脾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

  7、某些寄生蟲病如瘧疾、黑熱病。

  中性粒細胞偏低的危害:

  中性粒細胞偏低會導致骨髓發育不全、骨髓入侵***成少突神經膠質細胞的造白細胞組織增生、部分成髓細胞性白血病***、病毒感染、傷寒、副作寒、某些寄生蟲病***瘧疾、黑熱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脾功能亢進、瓦爾登斯特倫病、多發性骨髓瘤、費爾提綜合徵、貧血***缺鐵、缺葉酸、維生素B12缺乏***、放射線***如:定位治療***、粒細胞缺乏症***中毒:匹拉咪痛、吩噻嗪、保泰鬆、抗甲狀腺藥等;免疫-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全身性疾病***。

  中性粒細胞偏低怎麼辦

  一般是這樣的,中性粒細胞來源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在骨髓中分化發育後,進入血液或組織。在骨髓、血液和結締組織的分佈數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細胞的數量約佔白細胞總數的55%一70%。中性粒細胞屬多形核白細胞的一種,由於其數量在粒細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將多形核白細胞指中性粒細胞。  該細胞內含許多彌散分佈的細小的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顆粒中含有髓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過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細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強吞噬作用的巨噬細胞中也極少或完全沒有這種酶。在細胞化學上,一般將這種髓過氧化物酶作為中性粒細胞的標誌。中性粒細胞具有很強的趨化作用。所謂趨化作用,就是細胞向著某一化學物質刺激的方向移動。對中性粒細胞起趨化作用的物質,稱為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中性粗細胞膜上有趨化因子受體,受體與趨化因子結合,啟用胞膜上的鈣泵,細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細胞移向產生趨化因子的部位。

  中性粒細胞監測是尿常規檢查中必檢專案,中性粒細胞影響著我們的免疫系統功能,其是否正常有重要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