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身麻痺是什麼原因

  半邊身麻痺是許多高危疾病的症狀之一,我們要加以重視,尋求原因預防疾病。

  半邊身麻痺可能是急性腦梗塞. 中醫稱為中風,腦梗塞是由於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膜損傷使腦動脈管腔狹窄,進而因多種因素使區域性血栓形成,使動脈狹窄加重或完全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病。

  腦梗塞的主要因素有:

  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體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許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見於45~70歲中老年人。

  ***一*** 腦梗塞的先兆症狀 腦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靜休息時發病,有的病人一覺醒來,發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東西掉飯粒,舉不動筷子,這就是發生了腦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發病前有肢體麻木感,說話不清,一過性眼前發黑,頭暈或眩暈,噁心,血壓波動***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暫腦缺血的症狀。這些先兆症狀一般很輕微,持續時間短暫,常常被人忽視。

  ***二*** 腦梗塞的臨床表現: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積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現的表現如下:

  ***1***起病突然,常於安靜休息或睡眠時發病。起病在數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峰。

  ***2***頭痛、眩暈、耳鳴、半身不遂,可以是單個肢體或一側肢體,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並出現吞嚥困難,說話不清,噁心、嘔吐等多種情況,嚴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個病人可具有以上臨床表現中的幾種。

  半邊身麻痺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改善腦迴圈,防治腦水腫,治療合併症。

  1.適當地活動 可以起到改善腦迴圈的作用,但有神志不清的應臥床休息,加強護理。

  2.改善腦部血迴圈 增加腦血流量,促進側支迴圈建立,以圖縮小梗塞面積。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漿、維腦路通、複方丹蔘注射液、川芎嗪等藥,每日1~2次,靜滴液量250~500毫升,連用7~10天。有頭痛、噁心、嘔吐或意識障礙者,可用20%甘露醇脫水治療,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

  3.溶血栓療法 常用尿激酶、鏈激酶溶解血栓。用國產尿激酶2萬~5萬單位加入0.56摩爾/升10%葡萄糖液中靜滴,每日1次,每療程10天。也有人採用尿激酶頸動脈給藥治療腦梗塞,一般在發病24小時之內應用,由於採用頸動脈穿刺注藥,難度較大,必須在醫院應用。溶栓治療應早期應用的原因,是由於血栓形成的第1天內,富含水分,易溶解,這樣見效快,療程短,但要密切觀察病情,以免引起腦出血的嚴重後果。

  4.高壓氧治療 經實踐證明對治療腦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腦梗塞的病殘率。宜於早期應用,每日一次,10次為1療程,每次吸氧時間90~110分鐘,必須在密閉加壓艙進行,受條件限制。

  5.調節血壓,控制高血脂,高血糖 目的是控制發病的危險因素。但血壓過高的不要降壓太快;血壓過低時適當給予提高。腦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對治療不利,必須積極控制。

  6.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吸痰,翻身拍背,活動肢體,預防肺炎和褥瘡發生。

  ***四***腦梗塞的預防措施:

  腦梗塞容易復發,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 提倡小劑量阿司匹林口服,每日0.1~0.3克即可。其他可選用抗栓丸、西比靈、維腦路通等藥,長期服用。 出現先兆症狀時,可以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複方丹蔘注射液、4%碳酸氫鈉注射液靜滴,每日1次,連用7~10天。 積極治療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避免情緒激動,過度疲勞。 限制鈉鹽,控制體重,忌菸酒。重視防治發燒、脫水、腹瀉、大汗等易促發腦梗塞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