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廠工作怎麼樣
從汙染源排出的汙***廢***水,因含汙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準要求或不適應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汙水處理廠,又稱汙水處理站。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是:汙水處理廠的工作怎麼樣。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和參考!
一、汙水處理廠的工作怎麼樣?
在我國,早期的汙水處理廠都屬於事業單位編制,屬於市政部門管轄,其建設、運營等由城管部門負責,環保部門僅負責汙水處理廠出水的合格性檢驗。BOT、TOT等國際先進模式引入我國,對於加速我國汙水處理廠的建設步伐,改善水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原有的汙水處理廠也大多進行了企業改制,有屬於事業單位的,有屬於國營企業的,也有屬於外資、私企的。
汙水處理相關 行業發展
地球雖然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而且分佈不均。
20世紀50年代以後,全球人口急劇增長,工業發展迅速。全球水資源狀況迅速惡化,“水危機”日趨嚴重。一方面,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另一方面,日益嚴重的水汙染蠶食大量可供消費的水資源。
全世界每天約有200噸垃圾倒進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廢水會汙染8升淡水;所有流經亞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汙染;美國40%的水資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廢料、金屬、肥料和殺蟲劑汙染;歐洲55條河流中僅有5條水質差強人意。20世紀,世界人口增加了兩倍,而人類用水增加了5倍。世界上許多國家正面臨水資源危機:12億人用水短缺,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
中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少,空間分佈不平衡。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加速,水資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汙水處理行業成為新興產業,
雖然由於國家和各級政府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國汙水處理行業正在快速增長,汙水處理總量逐年增加,城鎮汙水處理率不斷提高。
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的汙水處理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且處理設施的負荷率低。
因此中國應完善汙水處理的政策法規,建立監管體制,建立合理的汙水處理收費體系,扶植國內環保產業發展,推進汙水處理行業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汙水處理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中國將在“十一五”期間投資3000億元以推進城市汙水處理和利用,中國汙水處理行業由此迎來高速發展期。
中國汙水處理概況
我國汙水處理產業發展進步較晚,建國以來到改革開放前,我國汙水處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業和國防尖端使用為主。改革開放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拉動了汙水處理的需求。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我國汙水處理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汙水處理需求的增速遠高於全球水平。
1990年以來,全球汙水處理表觀消費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長,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間,我國汙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長率的2.9倍。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汙水處理產業高速增長。2000年—2004年,我國汙水處理消費量從188萬噸增長到447萬噸,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長率在27%以上。其中,2001年,我國汙水處理表觀消費量達到225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汙水處理消費大國。同時,汙水處理進口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我國汙水處理進口100萬噸,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汙水處理進口國。2004年與1998年比,汙水處理進口增長幅度年均達到27.14%。預計2005年,中國汙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將達到500萬噸,進口仍將保持在300萬噸左右。
伴隨著汙水處理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汙水處理產量也結束了長期徘徊的局面,實現了高速增長。我國汙水處理產量從2000年的46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236萬噸,年平均增長率在82.6%,佔國內市場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而同期,世界汙水處理產量則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長。
從九十年代後期起,我國國有和合資企業通過引進和技術改造,先後建成了一系列汙水處理生產線,汙水處理工藝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汙水處理生產初具規模。汙水處理品種結構也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汙水處理產品質量迅速提高。特別是國內汙水處理冷軋板增長迅速,2003年,國內冷軋板產量達到170萬噸,首次超過進口量,自給率達到66%;2004年,國內冷軋板產量達到200萬噸,自給率達到70%以上。從2004年底到2005年底,國內冷軋汙水處理產能將增加約150萬噸,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到2007年,我國將成為汙水處理的淨出口國。
從總體上看,我國汙水處理正在經歷由規模小、水平低、品種單一、嚴重不能滿足需求到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品種質量顯著提高和初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的深刻轉變,汙水處理需求將逐步實現自給。
我國汙水處理難題
***難題一***人口增加,汙水增多
在我國,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汙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水體汙染相當嚴重,而且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到2000年底,全國設市的663個城市中有310個建有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汙水處理廠427座,年汙水處理量113.6億立方米,汙水處理率只有34.23%。
***難題二***加快發展,急需資金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汙水處理是從一定量的資金投入開始的。汙水處理資金的規模決定著汙水處理的規模。汙水處理資金自身的發展速度決定著汙水處理髮展的速度和汙水處理技術進步的速度。現實的汙水處理中,技術先進、處理費用低的決策方案通常是預付資金量較大的方案。從這個意義上說,資金自身的發展速度越快,汙水處理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才能越快,汙水處理也才能越快。
***難題三***處理資金,來源困難
1、我國城市汙水處理資本金來源的難處所在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汙水處理設施採取的是免費使用政策,不僅擴大再生產由財政投資,簡單再生產也需要財政撥款才能完成,財政撥款因此成了汙水處理設施維護建設投資的唯一來源。只是在不同時期,來源的名稱不同,但都是以財政為中心的資金迴圈。經濟體制改革,否定了我國傳統大一統"財政模式,否定了國家作為生產經營者的身份,也否定了生產資料所有者身份和政權行使者合一,要求政企分開,政資分開。與此相適應,在國家為主體的統一財政的前提下,我國財政分成公共財政與國有資產管理兩部分。公共財政是以政權行使者身份出現的國家,主要以稅收形式籌集資金,解決市場配置資源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滿足公共需要。城市汙水處理是公益事業,汙水處理資金財政撥款應是公共財政支出。因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還在深化中.
2、汙水處理借入資金來源的難處所在
城市汙水處理資金需求巨大,銀行貸款是汙水處理資金的一個重要來源。銀行貸款分商業銀行貸款與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為居民與企業存款,大多為短期資金,雖然也可作部分中長期貸款,但比重不宜過大;商業銀行資金運用要求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三性"統一,而汙水處理資金的運用和迴流很難與商業銀行資金運用“三性”相吻合。因此,商業銀行很難對汙水處理專案進行貸款。
市場發展前景展望--汙水處理廠工作
隨著國家實施節能減排戰略、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汙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和服務範圍將進一步擴大。汙水處理建設市場和運營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產業整合逐步展開,汙水處理市場化改革將進一步推進,中國汙水處理投資運營市場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此外,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將為環保產業帶來巨大商機,汙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傾斜的趨勢。
一方面,儘管設定市城市汙水處理率已提前完成70%的目標,但縣城和建制鎮汙水處理率依然較低。另一方面,中國農村汙染不斷擴大,導致流域支流、河網以及地下水的水質持續快速惡化。《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保總局等部門關於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7】63 號***指出,要逐步推進縣域汙水處理設施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有條件的小城鎮和規模較大村莊應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城市周邊村鎮的汙水可納入城市汙水收集管網,對居住比較分散、經濟條件較差村莊的生活汙水,可採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進行處理。中小規模的水汙染治理專案具備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十二五”期間,中國新增城鎮汙水處理能力投資1040億元,佔總投資4300億元的24.2%。中經未來產業研究中心預計到2015年,中國城鎮汙水處理市場規模789億元。
根據國家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國家資訊中心預測,在處理水平正常提高的情況下,中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的汙水處理投入***含治理投資和執行費用***將分別達到10583億元和13922億元;而在既定控制目標下,“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中國汙水處理投入將分別達到12781億元和15603億元。
二、汙水處理廠的工作崗位介紹
1.有哪些崗位
主要職能是負責汙水泵站、汙水處理、汙泥處理的安全、正常執行,確保進廠的汙水經處理後全部達標排放。
職能部門一般有廠長、副廠長、生產、技術、辦公室等。 主要是生產技術,動力,裝置人員,化驗員,裝置維修,裝置操作人員等.
一是中控室,二是機修班 ,三是管網班。中控是上的小班制度,上班時間是白班是早上8點到晚上8點,夜班是晚上8點到早上8點,上一個白班一個夜班就可以休息兩天。機修和管網都是雙休,上班時間是早上8.30到下午5點。
2.處理工藝:
一般是傳統活性汙泥法工藝,將汙水中的汙染物分離出來或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汙水得到淨化。汙水處理方法分類:
***1***. 物理處理法。如過濾法、沉澱法。
***2***. 物理化學法。如混凝沉澱法。
***3***. 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來吸附、分解、氧化汙水中的有機物,把不穩定的有機物降解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汙水得到淨化。活性汙泥法是生物處理法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