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五月的唯美散文作品

  五月,攜一縷淺夏的芬芳,凝一脂冰清玉潔的清夢,連同五月特有的濃郁,隨風越過枝頭,停留在有你的彼岸,蘊潤即將風乾的記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五月的綠色

  五月的陽光,保持著宜人的溫暖,輕輕地盪漾于田園和城市,帶來了徐徐微風,由風夾著細雨,均勻得灑在這片土地上,沁潤生機,滋養萬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五月的風,溫暖於心,驅逐了凜冽的寒冬。五月的雨,輕曼於形,吹走了迷漫的陰霾,霧沒了,霾散了。五月的大地,一片碧綠,這綠色,沒有了任何雜色,是最為純正的,是展現了盎然春意的綠。

  五月的綠是健康的顏色,生命的象徵,大自然的本色。

  田園的綠色大片大片,連綿無際:樹木枝葉之綠,莊稼禾苗之綠,小莖鞘之綠,毫無雜質,綠得耀眼,綠意似乎從枝條流淌到大地各處。常言道道:金光閃爍,光芒耀眼,殊不知奇妙的大自然,竟還有如此耀眼之色。碧綠的顏色,既閃耀了雙眼又滋潤了心田,更使得人們內心深處充滿了心曠神怡、耳目一新的愉悅。五月的鮮花,開遍了田野,因為有了碧綠顏色的襯托,才有了鮮花的絢麗,猶如藍天與白雲的般配。

  城市的草坪上,冒出地面的嫩草細細的密密的簇擁在一起,掩蓋了凜冬過後土地的顏色,把碧綠延伸到屬於自己的領地內,彷彿鋪上了單薄而又柔軟的地毯——鋪在地上,看在眼裡,爽在心頭。

  五月是個溫暖的時節,一抬眼,綠色醉人;一邁步,和煦宜人;一出城,光彩喜人。

  五月曾經有過輕鬆的長假,人們離開鋼筋混凝土建築,逃離“灰色森林”,奔向大自然,享受綠色,暢遊在綠海中。

  綠色是生命的本原。綠色是健康的代名:綠色食品、綠色通道、綠色家園、綠色原則,已經廣泛。珍惜大自然的綠色,大自然才會“吐故納新”,滿足並保證人們日益擴大的綠色需求。

  當五月離我們慢慢遠去,純正的碧綠慢慢褪散,而自然又開始換上翠綠,炎熱的夏天就要來臨了!

  :五月流瑩

  剪一段歲月的殘紅,把時間的光線緊緊拴在五月的碧水藍天。不去思考,放棄想像,把身體裸放在帶著熱氣的風中吹一次,把心靈剝去偽裝暴露在陽光下晒一回,也許,世間的一切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會溶解在追夢的年輪裡。

  唱一曲光陰的婉詞,用內斂的心情輕輕舒展五月的鶯歌燕舞。留住青澀,堅守天真,把流年的往事整理成平凡的記憶,把安放在心底一角的傷痕再次柔軟地撫慰,也許,那些急急匆匆、忙忙碌碌的步履,都會隨著五月流光的日子放慢。

  走一趟心靈的旅行,以溫柔的姿態緩緩步入五月的綠野青山。不設目的,只取過程,把歡聲笑語分享給沿途的野花小草,把心中的漣漪與陽光下的露珠無縫連結,也許,所有深深淺淺、濃濃淡淡的遺憾密碼,都會被破譯在小橋流水之間。

  春天的背影已經遠去,就不要再去纏綿,把那些痴迷的桃紅柳綠打包成一個期盼,留在時光的牆壁,等待來年再一灣“春風又綠江南岸”;夏天健步向我們走來,就給她一個深情的擁抱,把心軌的時針旋轉到枝繁葉茂的頻道,迎接陽光的洗禮,不負眼前又一塘“映日荷花別樣紅”。

  五月,勞動的歲月。對勞動者的獎賞,需要的不是證書,而是理解;勞動者沒有節日,用勤奮傳遞著精神。

  五月,感恩的歲月。感恩我們的母親,需要的不是文章,而是行動;回饋偉大的母愛,又何須停留在五月。

  五月,激情的歲月。青春的勃然生機,炫耀的不是年齡,而是貢獻;握緊旋轉的時間,用奮鬥去點亮人生。

  仰頭時光都是歌,俯首歲月皆為詩。在這個繽紛燦爛、如詩如歌的五月,拋開你所有的煩惱,給自己找一個快樂的理由,去完成五月送給你的心願,去感悟五月贈與你的禪韻,去實現五月交與你的理想,用一個淺淺會意的微笑,為這個流瑩的五月寫一篇全新的註解!

  :五 月

  西邊院牆旁那棵石榴樹火紅一片。一朵一朵的石榴花層層疊疊,如一片紅雲縈繞在密密匝匝的綠枝間。母親又盛來幾瓢水小心翼翼地澆灌在樹根。忙罷,抬頭望著滿枝的花兒,眼裡盡是對一個孩子似的歡喜和撫愛。

  石榴花開,五月了。我只那麼特別關注五月,不只是因為這些火紅如炬的石榴花。是因為,五月是母親的生月。

  在這裡,我想說說這棵石榴樹的來歷。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記得那年春節過後不幾天,我家從村西的老院子搬遷到村東新家的。剛剛蓋起的新院落,儘管房屋很嶄新,但房前屋後光禿禿的,沒有一片綠色,缺少某種生機。母親是喜歡花草的人。春季裡,就在大門前栽了兩棵梧桐樹,屋後栽了三棵柿子樹。可寬敞的庭院栽點什麼好呢?有一天,母親從集市上買回一棵石榴樹苗來。翻出钁頭,刨土、挖坑,栽在西邊的院牆旁。培好土後,母親搬來幾塊磚圍著樹根砌成一個小方形,說是便於存水和保護樹苗。最後,母親拎來半桶水一勺一勺慢慢澆在石榴樹的根部。母親說,鄉下人,也不懂個啥,栽棵石榴樹,就圖賞個石榴花。再說,石榴,多子多富,求個吉祥唄。

  就這樣,這棵石榴樹就把根深深地扎進這塊土地裡。就像母親雙腳堅實地踩在這座庭院裡一樣。這棵孱弱的小樹苗,和肩挑重擔的母親並列一起,挺立風雨,迎來一個個日出和暮落。屋簷下的小燕子飛去又歸來。大門前的梧桐剛剛凋落完一地紫色的小喇叭。一夜間,幾朵紅豔豔的石榴花綻放在枝頭。如母親點燃在灶口的一團團火焰。

  五月,紅了,火紅火紅的。似早霞,似夕輝。五月的石榴花,映紅了母親的臉龐。

  那五月的村莊呵,蔥鬱成一片綠色海洋。房前屋後,小道田埂,碧樹環繞,綠意濃稠。一座座房屋,就像盪漾在海面上的一艘艘船舟。天,藍如湖泊。雲,白如綿羊。縷縷炊煙,嫋嫋瀰漫遠方,帶著一陣陣餘香。

  暮歸。母親扛著鋤頭,挎著籃子,隱隱約約出現在我和弟弟翹望的目光中。歡奔而上。我接過鋤頭,弟弟拎起籃子,簇擁著母親一道回家。待母親粗茶淡飯餵飽我們小小的胃,在弟弟屁股上輕拍一把:"吃飽了,撒歡兒去吧。"弟弟雀鳥般疾飛而去。院子裡,小白兔和小灰兔笨笨地從這兒蹦到那兒,呆呆地張望。小羊羔"咩一一咩一一"哀叫著,尋找著媽媽的懷抱。老母雞領著一群小雞仔,在雞棚邊刨來刨去,忙著整理歇息的床鋪。弟弟和一群小夥伴在家門口捉迷藏,嬉笑聲惹得月亮都早早探出半個臉龐偷看。

  麥苗眠醒。五月裡,翻了個身,"噌一一"的一下挺起了腰板。向上,向上。迎著陽光,卯足了勁兒使勁瘋長。拔節、醞釀、抽穗。一陣麥浪翻過,我和弟弟的小褂兒都變短了。母親又在燈下,一針一針,一線一線,用藍白條紋的老粗布趕縫新的衣裳。弟弟的腳拇指露出了腦袋。村裡的小夥伴一邊手指著一邊嘻嘻哈哈鬨笑:“快看,你大舅出來了,來看你了……”弟弟哭喪著臉。回家,拽著母親的袖口搖晃"媽,我要新鞋。我要穿新鞋。”

  才拂曉,公雞就開始打鳴。彼此起伏。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母親還在燈下手縫。天亮了。弟弟還甜甜地遊耍在夢鄉。枕邊,一雙嶄新的布鞋靜靜地望著他。我沒看見母親。鍋裡溫熱著玉米粥。母親一大早就下地幹活去了。

  還是五月。我已上師範。一個星期日的上午,母親突然出現在我學校宿舍門口。我驚喜萬分。拉著母親的手久久不願鬆開。母親開啟包裹,鍋盔饃、韭菜合子、醃製的新蒜薹。都是我喜歡吃的。一一和室友們分享這份幸福和快樂。最後,母親從另一個袋子掏出一件淡藍色的喇叭裙。"哇一一"我驚叫一聲。原來母親從信中得知我要參加學校的一個舞蹈節目,須穿一條藍色裙子,便跑縣城扯布,回家裁剪、縫製,緊趕慢趕從百里外專程給我送來。我手捧裙子愛不釋手。穿上試試,左轉右轉,不大不小,正合身。我興奮、高興的勁兒就甭提了。母親好像舒了一口氣,笑盈盈說:"能穿就好。我一路上還怕不合身呢。"記得我是請母親上街吃的午飯。要了半斤芹菜水餃。最後,卻是母親付了錢。

  匆匆送別。母親乘坐的班車漸漸消失在我視線的盡頭。

  路兩旁的槐花正盛開。香甜的滋味伴隨我一路。

  那天,母親穿的是白底石榴紅花色的外套。那年,母親如五月,正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