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實習生自我評價

  審計工作實習的過程中,每個人的付出不一樣,因而收穫的也各不相同,自我評價就是根據實習情況來寫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實習生自我評價範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範文篇一

  XX年3月10日我進入了會計師事務所,開始了我的實習生活。這是一家小會計師事務所,包括所長在內有5名註冊會計師,每個註冊會計師都是事務所的股東。事務所的業務主要為年報審計、法人離任經濟責任審計、改制審計、破產審計、代理記賬、資產評估等業務。

  我一直跟著事務所的高老師做事情。我很佩服她,佩服她之前考註冊會計師時的聰明與堅持,佩服她的處事能力,也佩服她那超強的專業勝任能力。高老師在成為一名執業的註冊會計師之前,一點會計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都沒有。她完全憑自己的努力,在5年內通過了註冊會計師的考試。這一點給了我很大的鼓舞,讓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今年的註冊會計師的考試中。在實習的那段時間,高老師一直都很照顧我。她告訴我,這家會計師事務所一般都是不接收實習生的,因為實習生的問題很多,會影響她們工作的效率。雖然這樣說,但是每次我問她問題,她都不厭其煩地耐心講解。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到審計這個東西,也因為是實施了審計程式就要直接形成工作底稿,所以我都不敢貿然下定論,每次我都要先去問問高老師,徵求一下她的意見。每次問她,她都會停下她手中的工作,仔細地跟我一起分析。

  為了能夠在實習過程中學到更多東西,就得先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在去參加實習之前,我花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學習審計的cpa教材,鞏固了審計的一些基本知識。比如一些基本的審計程式呀,還有就是各個業務迴圈的一些知識,還有關於風險導向審計,關於一些重點會計科目的審計要點。之前的關於理論知識的學習,對我後來的實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矗在實習那段期間,我參與了三個專案,一個年報審計,一個破產審計,一個改制審計。從第一天進會計師事務所學習他們做的工作底稿開始,隨著參加的專案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隨著對審計業務的熟悉,我開始喜歡上了事務所的工作。真的是一旦喜歡上了,就會積極地投入其中。每一天,我都按時去上班,改掉了我睡懶覺的習慣。每一天,我都勤勤肯肯地做事情。每一天,我都會解決一些審計實務方面的問題,讓我的理論知識得到運用的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了理論與實務的一些區別。

  實習的第一天,我沒有參加任何專案,而是學習他們以前審計時留下的工作底稿。以前學習審計工作底稿那一章的時候覺得很難記住審計工作底稿中應包括哪些內容。但是在他們做的底稿之後,一下子就把內容記住了。到現在,我總算是體會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的正效應。審計工作底稿,首先是要有一個關於底稿中的符號說明,還有索引號之類的。接著就是要有審計業務約定書、管理層宣告書、審計後出具的報告以及審計過後的財務報表。關於被審計單位的營業執照、納稅登記表、基本情況說明一類的也應該整理於審計工作底稿中。如果被審計單位屬於特殊行業,還應該提供相關的檔案。最後就是實施審計程式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工作底稿、各會計科目審定表和一些憑證抽查記錄。實施了盤點程式的,還要有相應的盤點表。實施了函證程式的,函證也應該包括在其中。

  我參加的第一個審計專案是一個破產審計。被審計單位是某農業機械公司,在1999年6月的時候宣告破產。第一天,我們去了公司清算組的辦公處,接收了公司從93年6月創辦以來的記賬憑證、總賬、明細賬、各期報表。因為是很多年前的資料了,所以看起來髒髒亂亂的。為了審計的方便,我們把這些資料全部帶回了事務所。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審計業務,所以老師只給我派了簡單的任務,那就是抽查憑證。因為是在1999年6月宣告破產,所以最後這半年的賬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最大,也是審計風險越大。根據風險導向審計的精神,這一半年的業務處理和會計加工就成為了審計的重點。我的第一任務就是把這半年的記賬憑證一張一張地看完,看看有沒有作賬依據不足的,看看有沒有賬務處理錯誤的。對於有些賬務的處理,我不太清楚的,就去問高老師,有問題的我就把其記錄在憑證抽查記錄上,並做好相應的本來在實施抽查審計程式過程中要記錄下來所以抽查到的憑證,但是基於我對1999年的憑證實施的是詳細檢查,就沒有必要把每一筆都記錄在抽查憑證底稿上了。在抽查過程中我發現,該農機公司的往來賬很混亂。與很多客戶的往來都莫名其妙地搭在安吉爾公司上面。最開始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都在底稿中作了調整分錄。但是檢查到最後發現,在收到相應貨款的時候也沖銷的是安吉爾的應收賬款。如此一來,我之前做了調整,到後來沖銷的時候也就要再做一筆調整分錄。這樣就會加大工作量,影響審計效率。所以到後來,我遇到往來搭錯的情況,就會看看後面有沒有相應的沖銷賬務處理。如果有就不作調整,如果沒有看到,就把其調整入正確的往來之中。其實在抽查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可能存在舞弊的現象。就是有些憑證中把一些往來賬隨便搭在一個客戶上以後,在後來又從現金中轉了出來。高老師告訴我,這些地方都可能存在著風險,應該把這些都記錄下來。

  範文篇二

  我的三個月實習是在天津一稅務師事務所進行的,從XX年12月25日到XX年年4月8日。公司規模不大,總共十幾個人,全職的有4個註冊會計師,4個註冊稅務師,底下有10來個科員,科員一般都在做代理記賬和代理報稅。所長原來是在財政局上班的,後出來自己創業,創辦了這家公司。公司主要業務有稅務籌劃,代理記賬,代理報稅等。部門有審計部,財務部***代理記賬***,稅務部***代理報稅***。我去分配到審計部,跟著一個註冊會計師做審計。

  剛去所裡,所長給我們進行培訓,講稅收政策,以及審計底稿如何做,代理記賬如何做等。

  一個月的實習期間我獲取了不少新知識也鞏固了許多老知識,並通過親身實踐體驗,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業務水平,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這個月主要的工作是出去審計,所以對審計程式比較清楚,也對其瞭解的比較透徹,故現對所有審計程式總結如下:

  一、審計準備階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為了進一步規範財務審計程式,加強審計管理,提高審計質量,須按照審計程式,在審計前制定詳實的審計計劃。

  1、安排審計任務、選派審計人員、組成專案審計小組、確定專案負責人;

  每有客戶要求審計,所長級領導人物就會根據註冊會計師們的時間安排情況,選中一個註冊會計師來負責,同時給安排幾個審計助理,在所裡一般為兩個實習生,組成審計小組。

  2,審計前,提前和被審計單位溝通交流,提出審計時須準備的資料;

  我們出去審計通常被稱為“下戶”,每次下戶前一天,會打電話和單位聯絡,先尋問一下單位的會計記賬情況,讓他們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資料,準備好我們審計的場所,一般是會議室。

  3、由被審計單位事先提供有關資料;

  審計資料一般包括營業執照、稅務證、驗資報告、上年度審計報告、企業所得稅申報表草稿,企業總賬,明賬,資產負債表,原始憑證上,記賬憑證等,

  4、制定審計工作方案;

  負責審計的註冊會計師具體安排各個小組成員的審計任務,所裡一般是兩個實習生負責資產負債表,主任會計師負責利潤表的審計。

  二、審計實施階段

  1、召開審計準備會議,明確審計意圖;

  審計當天,在審計之前負責某公司的審計小組成員會開個會,使各成員都明白審計目的,和審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2、辭職信檢查評價討論公司內部控制制度;

  通過在公司審計,發現公司中存在的問題,小組成員討論公司的內部控制問題,進而在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給予更多的關注。

  3、查閱有關檔案及會計資料,審查會計憑證、帳簿、報表及其所反映的經濟活動情況,被審計單位應當配合審計機關的工作,並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對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上發生的各科目,逐項進行審計。對有問題的科目,可查閱公司明細賬,原始憑證,並要求公司提供有關證明檔案等。

  4、按規定做好審計記錄,編寫審計工作底稿,對需進一步核查的問題應及時調查、取證。

  審計底稿要按照所得稅審計底稿要求的格式和內容來編寫,保證審計底稿的完整,清晰。證據必須充分。

  三、工程部年度工作總結審計報告階段

  1、分析、整理、複核審計工作底稿;

  所裡的客戶一般都是賬比較簡單的,所以一天都能夠審完。回到所裡再分析、整理工作底稿。

  2、撰寫審計報告初稿,並提交討論稽核後定稿;

  通過審計底稿,寫審計報告初稿。並且經過三級複核。

  3、審計報告初稿送被審計單位徵求意見,被審計單位有異議的即時告訴審計單位;

  所裡初稿定了時,要就初稿內容徵求被審單位意見,如果被審單位有意見時,雙方即時協調。

  4、審計小組對被審計單位返回的意見應進一步複核查清,經討論後並修改審計報告;

  審計小組綜合被審單位意見,對審計底稿進行再一次審查。

  5.按照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出具審計報告,同時報所領導審批,並送達被審計單位。

  在按照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下,雙方就審計初稿達成一致意見時,則可以報所領導審批,並送達被審單位。

  6、對審計結果的落實情況進行回訪、後續審計。

  7、在審計專案終結後,歸納整理好有關專案的檔案資料,移交檔案室統一歸檔管理。

  審計結束,則所有資料歸檔案室統一管理。

  一個月的實習時間過去了,幾乎天天出去審計,面對如此種種形形色色的大中小企業,看到不同行業不同的賬,不同公司不同的問題,不同問題不同的解決方法,天天接受新鮮事物,給我一個剛出校門的學生增了很多壓力。涉獵知識的廣泛性和複雜性,諸多的會計政策和稅種優惠政策,對我的工作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同時人與人之間如何溝通,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並傳遞出準確而有效的資訊,都是我以後應當多加學習的。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