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正能量勵志小故事

  每天分享一些正能量的故事給身邊的人讓他們充滿正能量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挫折是雙溫暖的手

  上大學時,志剛是公認的才子。專業學得好,琴棋書畫無所不能。畢業後踏入社會時,志剛的心裡充滿自信。

  現實卻以變幻莫測的面目出現。

  志剛求職的第一份工作,是報社記者。報社裡昔日的師兄鼓勵他:以你的才氣,考入報社,一點問題也沒有。筆試那天,雖然偌大的考場,坐滿考生,可志剛一點也不怯場。他用了不到一半的時間就將考卷做完。環顧四周,許多考生正皺著眉頭,苦苦思索。志剛在心裡輕輕地笑了。考試結果出乎意料,他落榜了。志剛感到非常難過。考慮再三,找到報社主考人員,希望能給他一個機會,志剛保證:我一定會把這份工作做好的。可不管怎麼請求,主考人員都不為所動。

  走出報社大樓,雖然外面陽光明媚,可志剛覺得,眼前到處灰濛濛一片。

  求職的第二份工作,是報考公務員。在報紙上看到徵考啟事的當天,志剛就買來參考書。知道這種競爭非常激烈,考取的機率微乎其微,可志剛還是決定試一把。他在租來的地下室裡看書、做題,餓了,啃一口涼饅頭,渴了,喝一杯白開水。第一次考試,志剛以二分之差落榜,雖然很失落,卻還是看到了希望。他決定再試一次。第二年,他差了五分。志剛彷彿跟命運較上了勁,他堅信功夫不負苦心人,他不相信那些考取的人員水平更高。第三年,志剛終於一舉獲得報考崗位第一名的好成績。

  在電話裡查到這個結果時,志剛的淚水,從眼裡慢慢流進嘴裡。

  下一步是面試。志剛找到以前考取公務員的朋友,朋友耐心指點,告訴他要注意的問題。志剛一一牢記在心。而後對著鏡子,一遍遍模擬練習。

  面試那天,志剛確實緊張。可看到其他面試人員比他更緊張時,志剛反而鎮定下來。面試者一共五人,志剛排在第三位。時間蝸牛般一點點爬過,第二位面試者快要結束的時候,志剛整裝待發。就在這時,手機響了。一時間,大家面面相覷,而後將目光投向志剛。志剛一下子懵了。智者千慮,卻在關健時刻掉了鏈子。誰都知道,面試時不得將任何通訊工具帶進來。志剛違規了,他被取消面試資格。

  那天下午,有人看見志剛在海邊發了瘋似地狂跑,將手機遠遠拋向大海。他跌倒在沙灘上,雙手抓緊沙子,淚水和著沙子,滿臉橫流。

  以後,志剛求職無數:企業文員、廣告公司策劃……可不是工作不滿意他,就是他不適應工作。志剛碰壁無數。

  求職之路山重水盡。志剛已在社會上飄泊數年,生存成為最根本的問題。志剛問自己,還能幹什麼?思來想去,只能辦一個繪畫班了。

  畫畫一直是志剛的愛好。小時候父母為志剛請過名師指點,這麼多年,只要有閒暇,他就會拿起畫筆,在紙上塗抹一陣子。畫室設在一間地下室,最初的學生只有兩名,志剛沒有洩氣。因為志剛知道,除此之外,他沒有別的路可走。志剛耐心地教學生作畫,慢慢地,學生變成五名、六名,直至十多名。每到學習日,小小的地下室,明顯地擁擠了。

  生存問題得以解決。不教畫時,志剛便揹著畫夾,四處寫生,他畫旭日初生的大海,峰瀾壯美的高山……畫畫讓志剛有一種寧靜的感覺。遠離了喧囂,遠離了熱鬧,內心充實無比。把畫技傳授給學生時,志剛會由衷地喜悅。命運彷彿是在悄悄間發生變化的。志剛選了幾幅寫生畫,掛在地下室的牆上。那天,一位學生家長對著一幅畫很久,而後轉向志剛,凝視著他問,真是你畫的?志剛點點頭。那位家長緊緊握著志剛的手,表示願意高價購買這幅畫。

  名聲就是這樣傳出去的。求畫的人漸多,更多的家長,希望能將孩子轉到志剛的門下。有人對志剛簡陋的畫室評價:臥龍藏虎之地。他的畫室後來改在市中心……彼時,志剛已將畫畫視為生命,終日勤學苦練不止。

  如今,志剛已近不惑之年。一年前,他成為這個城市一所畫院的院長。他的畫作,享譽國內外。

  說起當年的挫折,志剛感慨不已。曾經以為,挫折是一雙魔爪,要將你撕裂成片,流血不止。回過頭來才知道,挫折是一雙最溫暖的手,它不斷地將你從錯誤的軌道上推開,幫你找到正確的路,雖然這個過程會疼痛,會流淚。

  :寫給怕走彎路的你

  生涯規劃,的確能幫助人們躲避風險,少走彎路。但是人生真的有直路嗎?或者說,一條直線的人生,真的幸福嗎?

  1993年奪得NBA總冠軍後,已擁有3枚冠軍戒指的喬丹開始覺得籃球生涯變得平淡,“沒有什麼可以挑戰的了”。喬丹對於籃球的熱情開始減退。

  1993年8月,喬丹的父親詹姆斯開車前往一個朋友的葬禮。回來的路上,他把車停在一個小鎮上休息。兩個年輕的歹徒盯上這輛車,搶劫並槍殺了他。

  噩耗傳來,喬丹陷入毀滅性的打擊。

  喬丹和父親的關係很獨特。他們既像父子,又像兄弟,他們會一起打高爾夫,聊天泡吧,甚至偶爾一起去小賭一把。

  在父親去世前一年,他們曾經討論過關於打棒球的事情。他父親對他說:“別再打籃球了,為什麼不試試看,給棒球一個機會呢?”那正是他父親教他的第一項運動。

  父親的離開推動了喬丹想要做些什麼的念頭。他的選擇是在一片唏噓中退役,半年後,他開始了棒球手的職業生涯。

  喬丹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他把對待籃球的認真和努力加倍帶到了棒球場:他是棒球場上最努力的人。

  “每天,他是第一個到達賽場,又最後一個離開的人。”他的教練說。喬丹會每天早上6點到達運動場,自己練習,在隊友來之前做一些訓練。然後練習擊球前向後引34盎司***0.96公斤***重的球棒300至400次。在一天的訓練結束後,喬丹還會對他的擊球教練說:“我們可以再練一會兒嗎?我覺得我已經有點上手了。”

  這樣努力的喬丹,是不是如某些大師所說,人生無極限,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很可惜,真的不是。1994年4月8日,喬丹首次參加職業棒球比賽。但一個賽季下來,他在參加的127場比賽中,擊打成功率僅有20.2%;30次盜壘,114次被三振出局。在436次擊球中只打出3個本壘打,50個有效擊球。成績徘徊在棒球運動傳說中的挫敗底線“門多託線”附近。

  人們對此惡評如潮,有運動週刊用他來做封面:“喬丹讓棒球難堪了。”另外一部分人則說:“至少他在嘗試。”對於這些聲音,喬丹,那個曾經為了勝利不顧一切的喬丹,他自己怎麼看?

  教練有點擔心喬丹,他問:“你的感覺如何?”喬丹說:“我每天早上起床,給自己做份早餐,然後開上車,去球場開始晨訓。當時路上一個人都沒有,我看看旁邊的位置,我看到父親。我會對他說話,說:‘爸爸,我們可是在一起打棒球哦。’”喬丹內心深深地享受這份寧靜,他的棒球生涯是獻給父親的,並不精彩,但很溫暖。

  在父親離開的頭兩年,他重新觸到了自己在籃球場上無法觸及的生命的溫度。喬丹的生涯走出一個巨大的曲線,父親的離開讓他直面生命的其他維度,他決定遵循自己的內心,為自己和父親打兩年球。誰又能說,那兩年的喬丹,那個在籃球場上宛若上帝親臨,卻在棒球場內四處碰壁、灰頭土臉的喬丹,他的手指上,沒有戴著自己心中的冠軍戒指?

  生涯無直線,當你看到一個人在高度、深度上都沒有什麼發展時,也許他並不是在墮落,他只是在填充自己的內在維度,找回自己的平衡。

  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人既沒有提升,也沒有變得更加專業,那就一定是在無所事事、不務正業。其實也許那個人正在你看不到的維度努力挑戰著自己的極限,修煉著自己的功力。

  喬丹幾乎集中了所有人覺得可以成功的理由:為父親出征的意志,對於勝利的渴望,無人懷疑的強大自制力,比別人都努力的投入,以及優秀的運動員天賦。但是這樣也無法讓他超越個人極限,成為棒球好手。一個人一輩子,也許只能在一個領域成為絕頂高手。

  喬丹的收穫是什麼?

  我想喬丹的收穫有三。第一個是父親的心願已了,他可以安心地打籃球了。第二是他在棒球場上深刻地重新認識了自己的籃球天賦。第三,他了解了失敗,更加珍惜成功。

  正如公牛隊的主教練傑克遜所說:“我想打棒球的經驗是讓他重新回到籃球場上的原因,他理解他被賦予的天分,在***籃球***這項運動中,他如此與眾不同。”你敢說,這不是一次偉大的成功?

  所以回到文章的開頭,我想現在的你也如我一樣,能夠很堅定地回答那個問題:如果喬丹沒有去打兩年棒球,那麼他一輩子也許只能拿3個冠軍戒指。

  人生不一定每一步都要走直路,因為彎路上有我們必做之事。

  :上帝偏愛奔跑者

  2013年,英超豪門阿森納足球俱樂部的官方網站釋出了一部短片,紀念一位越南的“Running Man”***奔跑者***。片頭是:每一個故事裡都有一個英雄,在這一次的旅途中,英雄出現了——The Running Man。

  短片一經發布,這位越南球迷即刻風靡全球。

  釋出前一天,阿森納隊剛剛抵達越南。作為一支英超球隊,此番訪問越南尚屬首次。因此,他們一到,立即引起了轟動。一群狂熱的球迷一路奔跑,追趕著偶像乘坐的大巴車。可是,路途很長,車速也不慢。許多人在追趕一段後便放棄了。可是,有一個小夥子卻一直堅持著。

  小夥子20歲上下,膚色黝黑,笑容爽朗。儘管大巴車一直以較快的速度前行,可是,他奔跑的速度也不慢,總能適時跟上。小夥子不斷地朝車內的群星微笑,向他們揮手,向他們豎起大拇指。車內,球星們也不斷迴應,露出善意的笑容。

  大步奔跑,不斷揮手示意,始終不渝地微笑著。這樣的奔跑畫面感染了每一位阿森納球員。他們不斷地朝他揮手、微笑、吶喊。車有多快,奔跑便有多快。那是一條長長的道路,途經鬧市、街道、人群……一邊望向車內,一邊急速奔跑,他免不了摔跤。是的,他因一根燈柱而摔倒過,他因一棵大樹而撞著了頭……每一次,當他摔倒的時候,球星們便發出遺憾之嘆。可是隨即,他們又歡呼起來:這位了不起的小夥子迅速從地上爬起,仍然保持著那爽朗的笑容,向他們揮手,跟著他們繼續前行。他不曾停歇。他只知道,他要一直追趕他們。就如夸父一樣,這是一個奔向太陽的史詩般的“英雄”。

  目睹這位充滿激情的小夥子奔跑、跌倒、爬起、微笑、再奔跑的過程,球星們對他肅然起敬。所有的球員都跑向車廂那一側,對他唱了起來:“Sign him up***簽下他***!Sign him up……”當然,這是玩笑話,但是,這位球迷身上的熱情與激情深深打動了他們。

  他跑了足足5公里。

  他終於乏了。不過,他沒有停下,而是換乘一輛摩托車,繼續他的“追夢”之路。

  看著他如此不懈地追逐,帶隊教練終於發話,停下車,為他開啟了一扇通向夢想的大門——他有了與阿森納球員零距離接觸的機會。見自己的奔跑沒有白費,他振臂歡呼。與他一齊歡呼的,還有車上所有的隊員和教練。

  車內,所有的球星一一起立,迎接這位他們剛剛“簽下”的新成員。小夥子與他們握手、擁抱、合影,求取簽名。他與阿爾特塔並肩而坐,一隻手友好地搭在這位著名球星的肩上,另一隻手則振臂高呼。這樣的一張照片成了阿森納與球迷合影的經典之照。前鋒吉魯把這一過程完整地拍了下來。當他把視訊放上Facebook時,全世界的人都驚歎了。有網友評論:“驚人的耐力、體力和忠誠度!難道他就是溫格傳說中的7000萬引援?簽了他!”

  這是幽默而善意的評論,還有很多人為他喝彩。

  可是,更令人意外的是,2013年7月17日,當阿森納隊與越南隊一同出現在綠茵球場時,這位“奔跑者”居然獲得了與阿森納球星一同出場的機會,成為阿森納“名副其實”的“首發”球員。站在球場上,他與波多爾斯基談笑風生。他參加雙方球員例行的握手儀式。賽後,他還獲得了溫格贈送的機票、球票和酒店住宿待遇。於是,在將來的某一天,這位幸運的“奔跑者”將前往倫敦,去觀看足球比賽。

  對於一位追夢的人來說,這也是他獲得的最高禮遇。這位紅透全世界的越南小夥子,在忘我的奔跑中追尋到了他的夢想。這不僅僅是一個球迷對於球星的嚮往和追求,更是關於青春、關於“夢”的追求。就在那樣瘋狂的奔跑中,他實現了原本遙不可及的夢想。

  所有的球迷在為他高興的同時,也在豔羨他的境遇。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因為,世界上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奔跑者,一種是觀望者。

  而上帝,往往偏愛那些拼盡全力的瘋狂的奔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