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創造力而成功的事例

  創造力不僅能使一個人發生改變,甚至能使社會發生改變。因創造力而成功的又有哪些呢?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曾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並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畫家的長處,不斷改進自己作品的風格,他 60 歲以後的畫,明顯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後,他的畫風再度變化。

  據說,齊白石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後,能仍然馬不停蹄地改變、創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齊白石先生經常告誡弟子的一句話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認為畫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說,在學習別人長處時,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創造性地運用,不斷髮展,這樣才會賦予藝術鮮活的生命力。

  篇2:氧的發現

  物體為什麼會燃燒?18世紀時的權威理論的回答是“燒素說”,認為能燃燒的物體內含有一種名叫“燒素”的特殊物質。

  1774年,英國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學家,他在給氧化汞加熱時,發現從中分解出的純粹氣體可以促使物體燃燒。這是一種什麼東西呢?普列斯特列習慣地從“燃素說”的常識出發,就將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氣”。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帶著他的實驗到法國遊歷,受到化學家拉瓦錫的接待。當拉瓦錫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實驗後,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種新的氣體,並第一個命名為氧,再通過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燒的氧化理論。這是化學史上的一次革命。為此,我們除了對拉瓦錫敢於從“常識”頭上邁過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欽佩外,對普列斯特列被“常識”像夢魔一樣拉著,不能不為之嘆惜。

  篇3:沃德曼和自來水筆

  1884年,沃德曼是歐洲一家公司的職員,一次他從好幾位競爭者中為自己的公司拉到一筆生意。但是當他遞上一瓶墨水和一支當時人們使用的羽毛筆,請對方在合同上簽字時,不料從筆尖滴下幾滴墨水,把合同給弄髒了。

  更糟糕的是,合同上的關鍵的字句被染得模糊不清。沃德曼只得請對方稍等片刻,讓他去重新拿一張合同紙來。可是就在沃德曼離開的那一會兒,另一家公司的業務員乘機搶走了這筆生意。這使沃德曼十分沮喪,他認為問題出在那支羽毛筆上。強烈的悔恨與憤慨的感情,變成了一種巨大的力量,他決心研製一種使用方便、墨水能自動地均勻流出的筆。經過努力,沃德曼終於發明了自來水筆。雖然當時的自來水筆遠遠不如現在的鋼筆這樣精巧,但也不再像羽毛筆那樣使用不便和容易滴出墨水了。

  由於沃德曼是這樣研製出自來水筆的,所以有人把自來水筆的誕生叫做“盛怒之後的發明”。我們把象他這樣因為激憤的心情促進創造性思考叫做利用情緒思考法。

  篇4:魯班發明鋸的故事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們只好上山用斧頭砍木,當時還沒有鋸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時候,由於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這兩件事給了魯班很大啟發.於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杆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魯班想到了鐵片,便請鐵匠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麼單單隻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人只是認為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後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鑽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造性發明.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幹思考,會增長許多智慧. 鋸發明以後,魯班又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古書對此有很多記載.

  篇5: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

  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優勢的設想並進行科學實驗。1970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1972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並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優勢利用”的戰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篇6:清潔工的建議

  美國聖地亞哥的克特立旅館是一座重要建築的誕生地。當時旅館的管理人員覺得原來的電梯太小,必須擴建。於是,找了很多工程師來一起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設計的方案是從地下室到頂樓,一路挖一個大洞,就可以建一個新電梯了。

  他們的談論被一個清潔工聽到了,清潔工問他們要幹什麼,於是這些人解釋了方案。清潔工聽後說:可這樣會搞得很髒、很亂呀,而且如果停業的話很多人會失去工作。 一個工程師聽了清潔工的話,於是挑戰性地問:“你有更好的主意嗎?

  清潔工想了想說:“為什麼不在旅館的外面修電梯呢?”於是,克特立旅館成了現在已被廣為採用的室外電梯的發源地。

  就算不是專家,也會有很棒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