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原則體系的內容
財務管理原則是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和協調處理財務關係的基本準則,下面小編就來和你探討。
之一般原則
1.科學性原則。財務管理活動是財務管理主體從事管理活動的內容之一,財務管理的物件是資金及其流轉,財務管理的主體是一定的組織或個人。財務管理的物件及財務管理所面臨的環境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這就要求人們在開展財務管理活動、處理財務關係時應當遵守財務活動的規律;而財務管理主體的意志又具有主觀性,在開展財務管理活動時應當在尊重財務管理活動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科學性原則,就是要科學理財,要尊重客觀經濟規律,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科學性原則不僅是開展財務管理活動的行為規則,也是我們從事其他一切實踐活動時必須遵循的原則。
2.成本——效益原則。成本——效益原則要求財務管理主體在開展財務管理活動時講求投入和產出的比較,要求以儘可能少的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創造出儘可能多的財富。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資金的籌措、運用和分配,其中每一項都要充分考慮成本和效益的權衡。財務管理就是要在講求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節約資金的佔用和降低費用,不斷增加產出,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經濟效益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目的,而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3風險——收益平衡原則。風險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所導致財務成果的不確定性。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人們無法消滅它,但是可以通過技術分析、規範操作,達到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對財務決策負面影響的目的。由此可見,在財務管理活動中,權衡風險與收益是每個財務管理主體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通常企業為了獲得較多的收益,往往不得不冒較大的風險;相反,不想冒風險,則收益必然較小。風險與收益平衡原則要求企業不能只顧收益最大而不顧風險,應當在風險與收益的比較中作出正確而謹慎的抉擇,趨利弊害,確保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4.依法理財原則。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財務管理必須依法辦事,貫徹依法理財原則。就我國當前的財務管理環境而言,各類企業必須以《企業財務通則》和財務制度為依據,根據生產經營的特點合理組織財務活動,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做好財務管理基礎工作;依法合理籌集資金並有效使用資金,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各項財務收支範圍和標準,做好各項財務收支的計劃預測、控制核算和分析考核;正確計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依法計算和繳納稅金;按照規定順序和要求分配利潤,保證投資者的權益不受侵犯。
5.誠信原則。所謂“誠信”就是誠實不欺,恪守信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的含義已經超出個人品德修養的範疇,而是市場微觀主體從事各種活動的行為規則。因此,財務管理主體從事財務管理活動時必須恪守誠信原則,這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理論意義。
之專用原則
1.貨幣時間價值原則
貨幣時間價值,是指貨幣資金在投資和再投資過程中所發生的價值增加。在財務管理活動過程中,長期投資專案時間跨度大,等量的貨幣在不同時點的價值量不具有可比性,這就需要將不同時點的資金按照一定的方法折算到相同時點。
因此,在對待長期專案時,財務管理主體必須堅持貨幣時間價值原則。
2.現金流原則
現金流是投資專案在其計算期內可能或應該發生的各項現金流出的統稱。在財務管理活動中,應當採用現金流概念,不能直接按會計利潤進行專案決策。貫徹現金流原則的優點體現在:首先,現金流量揭示的未來期間投資專案貨幣資金的收支運動,可以序時和動態地反映資金的流向與回收的投入產出關係,便於決策者更完整全面地反映投資效益;其次,可以擺脫在貫徹財務會計權責發生制時面臨現金流量不足等闌境,有利於提高資訊的相關性、透明度和可比性。
3.適當利用財務槓桿原則
在企業全部資金的息稅前利潤率高於同期負債的成本率時,負債比率提高,財務槓桿利益增加:負債比率降低,財務槓桿利益減少。當企業的全部資金的息稅前利潤率低於同期的負債成本率時,財務槓桿的作用將會給企業帶來損失。由此可見,財務管理人員不能盲目運用財務槓桿,運用財務槓桿原則要適度。
4.效組合原則
根據現代理財學的資產投資組合理論,不同型別資產的收益和風險是不同的。如果我們能夠科學地選擇資產併科學地確定各項資產在投資組合當中的比重,能夠有效地消除部分風險,達到儘可能提高收益的目的。堅持有效組合原則對於開展多種經營的大公司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公司事先無法確知某個或某些經營專案所在行業的好壞,無法預先確知專案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經營的好壞,採用投資組合這種類似於賭博的方式可減少風險。
5.變現能力與盈利能力平衡原則
變現能力是指企業支付到期債務的能力,而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提高變現能力和盈利能力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兩個子目標,這兩個子目標作用的方向有時一致,有時相互矛盾。例如,增加資金資產有利於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但現金是非盈利資產,現金增加又必須導致盈利能力某種程度的降低,所以在財務管理活動中,必須合理安排各種資金的比例以實現變現能力與盈利能力的平衡,達到既能提高盈利能力,又能確保償還各種到期債務的目的。
6.合理配比原則
合理配比原則是指企業資產的配置要與資金的來源相一致,用於購置流動資產的資金可通過舉借短期債務來獲得,用於購置長期資產的資金應該通過長期資金渠道獲得。這樣一方面能夠有效地降低企業總的資金成本,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地防止不能按期償還債務的風險。
7.權責結構和利益關係協調原則
正確處理財務關係是現代財務管理學的基本內容之一。要恰當地處理好財務關係應當從權利與責任的安排和利益分配兩個方面著手。權利與責任的安排體現在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職能的劃分上和由現代產權制度引發的財產權與經營權的劃分上。利益分配主要體現在財務成果的分配上,實現財務成果在國家、企業、投資者、勞動者等相關利益主體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