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啟動資金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公司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由原來簡單的技術和產品競爭發展到更側重於商業模式的競爭。那麼創業啟動資金要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創業啟動資金到底要多少錢?

  你已經準備好創立一家新企業了?別這麼快回答,在起步之前,你需要知道究竟得花費多少資金來啟動  你可能有一個粗略的估計,但這還不夠詳細,無法支撐你製作一套可行的商業計劃書,並推動你的企業真正開始起步。要準確的衡量你需要多少資本,這是成功的關鍵。如果低估了需求,那麼在企業開始盈利之前,你可能就已經用光了運營資金。而過高的預測成本,你又可能永遠都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以起步。

  無論你的啟動費用為5000美元或是50萬美元,你都需要一個確切的數字。你面臨的挑戰是尋找到具有可信性和可靠性的資訊。好訊息是:你可以獲得一些真實的資料,再加上從各種渠道得來的寶貴見解。你可以從下面七個渠道獲得一些建議:

  1.正在運營公司的人。如果有些創業者與你正打算創立的企業經營者類似業務,他們應該是你獲取創業成本資訊的好渠道,專注於中小企業的諮詢公司Management Analysis Group的創始人斯蒂芬·貝茨***Stephen Bates***說。當然,你未來的競爭對手可能會不願意為你提供幫助,但在你所處地區以外的創業者往往願意幫助你。

  2.供應商渠道。供應商是研究創業啟動成本的另一個好資源。“打電話,告訴對方自己正在研究某一地區的成本,因為你打算創業。通常來說,他們是非常歡迎你的,因為你未來可能會成為他們的客戶。”美國南加州大學創業中心的凱瑟琳·艾倫***Kathleen Allen***教授這樣表示。

  但是,艾倫也警告,不要過度依賴你最初聯絡的那些供應商,“可以多做一些比較。”她建議道,“這可能會給你的啟動成本帶來明顯的差異。”詢問供應商是否有裝置租賃業務、大宗購買的折扣、各種信用付款條件、打包購買的優惠和其他服務選項,這些都可能會降低你的前期成本。

  3.貿易協會。與公司業主和供應商一樣,行業協會也是“一個極好的來源,因為這是你直接面對的特定細分市場。”艾倫說。根據不同的行業,貿易協會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創業啟動成本的工作表和財務報表,以及該行業的創業者和供應商資訊,市場調研資料和其他有用的資訊。供應商協會也是好的資源。

  4.創業指南。從一些獨立的出版公司和一些行業協會都可以得到創業指南。這些指南會成為研究創業成本的好資源,特別是在成熟的產業中。當然要確保你獲得的指南沒有過時,而且還要考慮到全國各地在成本上有很大的差別。當你在閱讀時,要尋找那些可以幫助你降低開辦成本的提示和建議。

  5.特許經營組織。如果你想購買特許經營權,特許授權人會給你大量關於啟動公司的資料。不要認為這些數字是絕對的,因為成本也取決於你所處的位置。“根據你自己的情況,測算特許人給你的資料。”貝茨建議道。還可以打電話給現有的特許加盟者,詢問他們的實際成本,看看與特許人提供的預測數字差距有多大。

  6.與創業起步相關的文章。報紙和雜誌上的文章很少會逐項的告訴你在某個地區、特定行業的創業成本。然而,通過這些文章還是可以粗略估計出總的運營成本,並幫助你逐項列出將需要調研的成本專案。要始終使用可靠的訊息來源。請別忘記關注你所在行業的雜誌,上面會有關於供應商、成本和行業趨勢等資訊。

  7.商業諮詢顧問。合格的商業諮詢顧問可以為你在創業啟動成本上提供很好的諮詢 意見,他們甚至還做了很多適合你的調研。諮詢顧問們還可以幫助你將自己的調研轉化為有用的財務預測和假設。

  如果你決定找一名諮詢顧問,那麼要找一個熟悉你所在行業、並且在服務初創公司、創立公司方面很有經驗的人。

  單一的渠道來源可能無法告訴你,創立一家新的企業究竟具體需要多少成本。但只要堅定的努力研究,這些數字最終會呈現在你眼前。艾倫建議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來計算,也就是所謂的“三角測量”,其中三個點分別對應一個數字,“你將權衡3個數字的價值,最後找出一個你認為準確的數字。”

  認真的調研最終會告訴你,你的經營理念是在財務上是否可行,並建議你如何提高自己的成功機會。一旦你調查出了公司的啟動成本,並制定了健全的商業計劃,基於這些數字,你就已經做好一切準備了。

  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啟動資金最少60萬?詳細賬單公佈!

  Bobo點評:一家做網際網路產品的小公司,創業之初最基礎的初創資金是多少?不廢話,乾貨奉上。

  邁出創業第一步:註冊公司

  核名+三證齊全+銀行開戶+各種章+不遇到辦證流氓≈¥2,000元

  遇到辦證流氓?成本增加¥5,000元,時間成本增加一個月。

  辦公場地

  如果你拒絕孵化器,或者說孵化器拒絕了你***其實來義創空間就不會***,你就需要租辦公場地了。

  最少50平,市區內,最基本標準辦公場地計算。

  直租/合租/聯合辦公+物業費+水電費+辦公耗材+沒有突發事件≈¥10,000元/月

  郊區很便宜,可不可以選在那兒辦公呢?

  首先,你要在郊區招得到人啊....

  所以,郊區就甭說自己是在市區創業了啊!

  辦公設施

  電腦+印表機+基本電器+辦公桌椅+辦公用品≈¥30,000元。

  電腦是一人一臺,每增加一個員工,就增加一份成本。當然有些員工會自帶電腦上班,公司只需要支付一部分補貼即可。

  基本電器有什麼?空調冰箱電風扇是基本需求。如果租的是民宅,你不配一套廚房用品給員工,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聽聞有一些初創公司請做飯阿姨給團隊做飯,這福利也需要花費不少錢。

  人力成本

  人員成本≈員工到手工資*2。

  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商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

  按稅前工資10000元計算,公司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4410元,員工到手工資7454元,企業實際支出14410元。

  10000元能招來什麼成員呢?現在ios開發都12000起價了…..

  低配團隊:老闆到位;會計到位;產品經理到位;技術開發小組到位;會PS/AI的人到位;小編到位……≈¥100,000元/月

  高配團隊:老闆到位;財務管理到位;產品經理到位;技術開發小組到位;設計師到位;市場人員到位;新媒體到位……≈¥250,000元/月

  最難控制的成本:運營成本

  所謂運營成本,就是圍繞商業模式所作出的一切成本支出。

  產品開發+管理支出+營銷推廣+各路應酬+其他≈¥150,000元

  為什麼運營成本這麼高?

  產品開發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要增加人員,做不了的也許還要部分外包,這都得花大錢;

  管理支出是什麼?差旅、業務招待、固定資產折舊、業務宣傳、招聘等等都是最基本的管理支出;

  營銷推廣這麼費錢,我可以選擇不做嗎?回答當然是NO!這年頭,使用者可不會主動來找你,去主動的尋找你的使用者,這筆錢數目不小。

  稅費成本

  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印花稅+教育附加稅+地方教育附加稅≈企業營收的9%-13%。

  直到開了公司,很多人才知道,以前抱怨的個人所得稅其實只是毛頭而已,這些稅費算起來就好像自己被半路打劫。

  按照以上基本需求,要想開始做一款網際網路產品,你需要≥¥600,000元的啟動基金。當然,三個月花完這些錢真是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