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苗的培育方法

  在中國,黑魚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個體大、生長快,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下面是Sara小編給大家分享了,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拉網分養

  經過3周左右的培育,魚苗長達2.5~3釐米,個體之間的差異相對增大,因此食弱現象比較嚴重,特別是在投飼量不足的情況下食弱現象更為嚴重。通過拉網,過篩分養,適當降低養殖密度、力求規格大小一致,可避免以強食弱。拉網分養應選擇晴朗的天氣,拉網時魚苗不能飽食,所以拉網前需停食1天。若池中魚正在浮頭也不能拉網,否則會引起大批死亡。拉網時間一般安排在上午8~9時之後進行,拉網操作時要謹慎細緻,防止苗種受傷。網最好選擇軟質材料***維尼龍線、尼龍線***織成,搬動魚苗時一定要帶水操作。再經過3周左右的培育,魚苗長到6釐米以上,成小規格魚種,可以出塘繼續培育大規格魚種。這時正處在6月底、7月初,氣溫、水溫比較高,同樣要選擇晴天,上午7~10時捕撈。10時之後水溫不斷上升,不宜捕撈。捕撈時操作要小心,動作要快,減少對魚種的損傷,同樣要按規格大小分別放養。

  2.水質管理

  隨著培育池的施肥、投飼和魚苗的成長,水質很容易過肥,甚至惡化,影響魚苗的成活率,因此需要適時注入新水,調節水質。一般1周左右的時間注水1次。投苗時水位只有40~50釐米,早期以加水提高水位,淡化水質,每次加5~10釐米,以後每次可以加10~15釐米,直到應有的水深。保持一定的水體積,可增加魚苗的活動空間,降低水中有害物的濃度,改善水體中的化學狀況,促進魚苗的生長。加水時要注意及時調節池水的肥瘦度,尤其要防止池水過肥。以後採取邊進邊排的換水方式調節,嚴格控制好水質,使魚苗在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健康成長,提高魚苗的成活率。

  3.巡塘

  每天要有專人定時巡塘。這項工作是日常管理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可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特別是早晨和晚上巡塘更為重要。早晨要注意魚苗是否浮頭,若有浮頭要注意水質是否太肥,並根據浮頭情況採取注入新水等相應措施加以控制,防止出現死魚事故。晚上巡塘時若發現魚苗叢集現象較為嚴重,應及時驅散或移動其位置,特別是在下風口叢集時應設法將其移至上風口或其他地方。白天觀察巡塘時若發現魚苗沿著池邊來回遊動,這是魚苗飢餓尋食現象,說明投飼量不足,應增加投飼量。白天還要注意水質的變化情況,特別是天氣炎熱、水質較肥、藻類豐富過盛時,會出現早晨水質較清,中午水質較綠,傍晚水面上漂浮著大量的水華***藻皮***現象,應適當換水,降低肥度,撈除藻皮。

  4.魚苗培育成活率

  根據歷年來對烏鱧苗繁殖的報道統計,在魚苗培育階段,即培育到全長達3~4釐米的魚苗,其成活率一般達60%~65%。

  黑魚苗種培育關鍵

  黑魚仔魚剛從卵膜中出來時,個體發育還很不完全,非常嬌嫩,管理難度大,具體表現在:

  ①黑魚苗很容易受波浪、水流等的影響而粘附在紗絹上死亡;

  ②晚間結群棲息容易造成缺氧死亡;

  ③體表無鱗容易受傷感染水黴和遭原蟲***車輪蟲、小瓜蟲、斜管蟲等***的侵襲;

  ④死卵、死苗腐敗時釋放出大量有害物質和油珠,汙染水質環境等。因此,在網箱中或孵化器中繁育時,當魚苗攝食活動正常以後,才可將魚苗更換到大網箱或直接下池培育。

  黑魚如何繁殖?

  黑魚,學名稱之為烏鱧,民間俗稱為烏棒、孝魚、財魚、生魚、蛇頭魚等。它肉細刺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撥毒生肌的功效,是病後康復和老幼體虛者的滋補珍品。

  養殖黑魚有許多優點:烏鱧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對池塘水質的要求低,可以高密度養殖、產量高、效益高;黑魚生長速度快,早春繁育的魚苗當年就可以養成商品魚;黑魚發病少,成活率高;成魚運輸簡單,便於遠距離銷售。

  魚卵的孵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人工模擬自然環境,將黑魚注射催產劑後把雌雄魚按1∶ 1的比例放入池裡讓其自然產卵、受精、孵化;二是人工網箱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