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自謀創業案例

  創業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行為。有學術觀點認為,創業的成功率為1%。對於殘疾人來說,創業在諸多方面面臨著比健全人更多的困難和障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殘疾人創業典型事蹟

  初見康建忠,感覺他是一個非常幹練踏實的漢子,但是,讓人很難想到的是,眼前這個在石家莊將化工生意做得十分紅火的老闆竟然是個殘疾人。而的的確確,就是這個康建忠,用他殘缺的身軀為八旬老母和妻兒撐起了一個家,用堅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個屬於自己的事業,用自己博愛之心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讚譽……

  身殘志堅再苦也要幹事業

  康建忠1968年出生,一歲時因患上了小兒麻痺症,最終落下了右下肢的終身殘疾。而從康建忠懂事起,他就從別人異樣的目光裡,過早地體會到了命運的不公,但同時也磨練了他不服輸的個性。

  18歲中學畢業前夕,看著年事已高的父母依舊每日早晚操勞,康建忠決定放棄學業挑起家裡的重擔。他顯示在一個村裡當起了裝卸工,裝卸沙土、磚塊,這種工作連正常人都會覺得又苦又累的,剛剛走出校門的他,雙手很快就磨出了許多血泡,每天都累得腰痠背痛,一回到家就只想躺在床上,什麼也不想幹。

  可第二天,他看到父母疲憊的身影時,咬咬牙又走出家門。就這樣他堅持了一年多。1993年又在一個村辦搪瓷廠當起了工人,後來調到了業務科跑業務。在這段時間裡,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他去了很多地方,也飽嘗了許多的酸甜苦辣。同時,他也看到了改革開放後,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受觸動,於是,決定嘗試自己創業,創辦一個屬於自己的公司。

  一再創業十幾萬元“打了水漂”

  1994年,康建忠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去了令許多人羨慕的業務工作,在所有人詫異的眼神和冷嘲熱諷中開始了第一次艱難的創業。在廣安街市場,他租下攤位搞海鮮批發,因為沒有經驗賠光了近萬元的本錢。那段時間,家人的責怪和不理解,使他很痛苦。第一次創業失敗的他去了印刷廠跑業務,每天騎著破自行車起早貪黑地往返於正定和石家莊的路上。

  隨著閱歷的增加,康建忠心中的創業熱情又高漲了起來,又開始籌備創業的事情。沒有資金,他就從親朋好友手裡借來了十幾萬,於1997年籌建了物資供應站。然而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毫無經驗的他被人騙了,十幾萬元轉眼間打了水漂。外面還欠下了很多外債,要賬的人整天賴在家裡不走,弄得家無寧日。為了還上康建忠創業所欠的外債,賢惠的妻子羅菊英就用自己當村醫院護士的每月幾百元工資,除了用於老母親每月必須服用的藥和家庭開支外全部還了債。“那段時間,簡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自信心嚴重受挫!”康建忠自己總結道。

  自強不息創業終成功

  兩次創業的傷痛時刻刺痛著康建忠的心,然而埋藏在他心底的夢並沒有破滅。2003年,當他把重新創業的想法跟家人一說,自然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妻子甚至以離婚相威脅。然而,他不相信命運,只相信自己。康建忠說:“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我不比別人差!”就這樣,倔強的他擦乾眼淚,拖著殘缺疲憊的身軀又一次奔波在創業的征程上。

  2004年,康建忠決定成立一個工貿公司主要經營化工生意。專案考察、公司佔地、人員手續都有了頭緒,可是資金又遇到了困難,他找到了多年來一直支援他的表哥,談了自己的想法後,通情達理的表哥很快幫他從朋友那裡籌措到了20萬元,他自己又從朋友那裡籌集了一些,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工貿公司開業了。從此以後,康建忠日夜吃住在公司裡,憑藉著誠信經營的理念,他很快打開了自己的產品銷路。他總結之前的失敗教訓,精打細算,誠信經營,理性管理,和許多客戶建立了良好的業務關係,並取得了國內多家優質化工產品的代理權,公司當年就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兩個事業一起抓

  規矩做人,踏實做事,良好的信譽必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慢慢地,康建忠還清了所有債務,然而,下一步自己做什麼,怎麼做呢?在常人看來,擴大企業經營是第一位的,而康建忠卻決定用自己的一顆感恩之心來回報親人,回報社會。

  2004年由於康建忠熱心幫助殘疾人朋友,被石家莊南高營鎮殘聯指派為南高營村殘疾人聯絡員,負責村內100餘名殘疾人的各項工作。這個工作其實沒有任何報酬,完全是義務的。由於之前沒有任何資料和資訊可用,工作量非常大。和各種各樣的殘疾人打交道,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可是他卻看得比公司業務還重要。由於村子比較大,住得比較散,康建忠自己行動也不方便,工作非常困難。為了方便聯絡,他做了聯絡卡發放到每個殘疾人手裡,並給每個人做了檔案……出色的工作年年受到殘聯表彰。

  一方面是康建忠的事業順風順水,一方面康建忠的愛心事業也是處處開花,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康建忠捐款2000多元;2009年全國助殘日前,康建中慷慨解囊自費組織了由南高營村殘疾人和河北東化化工公司共100多名殘疾人蔘加的遊園活動;為滄州重病村婦倪玉豔捐款1000元……

  幾年來,康建忠的無私大愛和許多助人為樂的行為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康建忠表示,在條件成熟的時候,他會辦一個福利企業,把更多的殘疾人組織在一起,讓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自身價值,自強#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 息、奉獻社會!

  案例2:殘疾人創業典型事蹟

  張玉平,男,1963年出生,1987年參加工作,失業前在牟平輕工機械有限公司工作。

  1996年,張玉平因患病導致雙目失明,無法繼續從事原工作。雙目失明對張玉平打擊很大,丟了工作,生活失去了來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想離開這個世界。後來在家人和朋友的勸說和開導下,在殘疾人創業典型事蹟的感召下,他堅定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深刻地認識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朋友和家人的幫助下,1996年,他踏上了去西安求技學習的征程,到西安盲人按摩醫院學習按摩推拿技術。

  1998年,學習了2年按摩推拿技術的張玉平,按摩推拿技術有了很大長進,並取得了按摩推拿技師證書。因為工作和技術出眾,他被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留用。

  中國推拿是中醫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民間這種療法已經流傳很久。它簡單有效,而且極少創傷,目前不少人被頸肩腰腿疼痛、內婦疾病或兒科疾病所折磨,因懼怕藥物的毒副作用或手術的疼痛而不願採用藥物或手術,或手術藥物也不能解除病痛。看到被頸肩腰腿疼病折磨得患者,更增強了他掌握一流推拿技術的決心。平時,他虛心向老中醫學習,與老中醫切磋技術,掌握了不少推拿技法。2年後,他的按摩推拿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找他按摩推拿的人絡繹不絕,聲譽很高。

  1999年年底,學有所成的他,謝絕了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的挽留,毅然踏上了回家的旅途,開始了他人生的創業奮鬥歷程。

  2000年年初,他租用親戚的草鋪,在牟平區牟山路開了一家按摩推拿店。剛開始,店裡冷冷清清,無人問津,殘酷的現實,讓他有了關門的念頭。但他又不甘心。心想:這推拿按摩技術就這樣白學了?是不是自己的技法不好?還是收費過高?他開始反思,不能讓學到手的技術,就這樣沒有用武之地。他試著免費為有頸肩腰腿疼的熟人和朋友推拿,經過他的推拿按摩,都說效果不錯,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他的推拿按摩店一下火了。這樣4年來,他克服了常人都難以克服的困難,生意越來越好。創業成功後,不忘回報社會,他用學到的知識,又培訓了2名學員。

  2004年,為了長遠發展,他又花5萬元在東油小區購買了一處門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

  案例3:殘疾人創業案例

  浙江省日前公佈的一份殘疾人生活狀況和小康實現程度監測資料公報,引起社會對殘疾人生存狀況的關注。公報顯示:作為全國最富庶的省份之一,浙江的殘疾人小康實現程度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3.5%。

  不過,公報也透露出一些積極的資訊。特別是網路的普及和應用,正在為殘疾人的生存就業開啟一片廣闊的天地。記者在採訪中接觸到這麼一個特殊的“商業聯合體”:7位殘疾人開出有分有合的7家網店。他們中,3人截癱,另4人手、眼等有殘疾,網上創業讓他們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殘疾人就業不容易,重度殘疾就業更難,這7位殘疾人走過的就業路同樣不平坦。去年,杭州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開展了第一期電子商務培訓課程,家住臨安的蔣近旭成為第一批學員中的一位。今年40歲的蔣近旭,三年前因一場車禍失去了右臂。“在朋友的鼓勵下,我參加了電子商務培訓,第一次接觸到網路買賣。”

  回憶起第一單買賣,蔣近旭眼裡充滿了感激和興奮。“我的第一位客戶來自新疆烏魯木齊,她需要買窗簾,通過網路找到了我的淘寶店。”當時的蔣近旭,對網路交易實際上只有課堂上學來的一些模糊概念,到具體操作時,手忙腳亂了。幸運的是,那位女士不但沒有嫌棄,還教她如何一步步實現網上交易。最後,客戶挑了一塊帶蝴蝶邊的簾子,小蔣賺了260元,開心極了。

  截癱的潘金華,經過培訓成為千萬網商中的普通一員。去年6月,潘金華向其他6個同在培訓中心學習的臨安殘疾人同學發出倡議,希望大家可以聯合起來做網上生意,這樣可以解決貨源分散、無競爭力的劣勢,倡議很快得到擁護。

  7個人依然各自在家辦公,且各有各的網店,但很多時候,他們又聯合“作戰”。比如,乾貨是臨安的特產,銷路也不錯,被大家一致看好。於是,他們明確分工:行動方便的負責找貨源,口齒伶俐的負責和貨源供應商進行談判、溝通。很快,7人中的一個通過網路和電話找到了“娟妹子”乾貨店,老闆娘在瞭解到他們的特殊情況後,表示願意提供貨源。兩個腿腳靈便的趕緊上門去簽訂了合作意向書,以較低的批發價拿到了所需的乾貨。“這樣,我們從根本上改變了大家各自為政、資訊不靈、貨源分散的情況,生意變得順暢多了。”不僅如此,他們還相互幫忙推銷各自的特產。

  據瞭解,僅網路交易這一塊,他們每人每月可賺700~1000元左右,基本上可解決生活問題。另外,潘金華還經營著一家網咖,收入可觀。高位截癱的大學生徐志清,通過替人進行網店裝飾、製圖等,每月可收入二三千元。

  這7位殘疾人對電子商務培訓都充滿了感激,認為這為他們開啟了一扇全新的視窗。杭州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職教科王科長告訴記者,電子商務因為具備不需門店、成本小、可自行在家交易等特點,特別適合殘疾人,可作為殘疾人就業的重點之一。杭州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