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創業養殖種植故事

  創業活動是人類商品生產活動中的最高層次的複雜勞動形態,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創業活動與經濟增長、勞動就業等都表現出了愈來愈緊密的聯絡。在這個創業時代裡,很多人從養殖業找到了致富之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養鴿賺錢從上當開始

  核心提示:放棄年薪三萬的工作回鄉養鴿子,遭遇挫折不氣餒,利用新技術和先進裝置把養鴿事業做大做強。

  致富專案:肉鴿

  養殖案例地點:平頂山舞鋼市

  致富人物:楊明軍

  適合人群:喜歡養殖業的人

  所需場地:固定場地?

  2006年12月10號,在平頂山舞鋼市武功鄉的一個養鴿場裡,33歲的楊明軍正滿面春風的和工人們一起卸貨。雖然已是身家上千萬的養鴿場的董事長,但他卻依然習慣於和工人們一起幹活。

  冬天在普通的養鴿戶那裡,一般兩三對種鴿一個月只能出一隻乳鴿,而在楊明軍這裡,憑藉這套電腦孵化裝置,一對種鴿每月可以出3到4只乳鴿。目前,楊明軍已經擁有將近五萬對的種鴿,年產乳鴿100萬隻左右。按一直乳鴿十五塊錢來算,楊明軍的養鴿場的產值已經超過千萬元了。

  1992年,高考落榜的楊明軍決定開始養鴿子,當時鴿子的價格高,而且還不愁銷路,這讓他看到了希望。

  楊明軍:沒有聽說鴿子有大批的傳染病,好養、好管。

  然而楊明軍面臨的大問題,就是技術問題。雖然自己平時比較愛看養殖類的報紙和雜誌,但畢竟沒有實踐經驗,無奈之下,他就開始跑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去請教養殖業有名的專家。

  楊明軍:他們對農村出去的人有一種同情心,感覺著有這種上進心,最後可以說被感動了。

  他的樸實和上進心打動了專家們,專家教會了他很多知識,有的甚至還推薦他到一些養殖基地去參觀、學習。有了一定經驗之後,1997年年底,楊明軍東拼西湊的2萬多元錢,買了180對種鴿,開始在自家的幾間石棉瓦棚裡試養鴿子。

  楊明軍:經過選育後,留下了不到三十對鴿子。

  原來是種鴿場老闆欺騙了他。由於種鴿品種不純,給接下來的乳鴿繁育帶來了很大困難。於是他開始狠抓鴿子的良種培育工作,經常參加各種行業展會,跟業內精英和專家交流,然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剩下的三十對種鴿中,多次選育、優中選優、提純復壯。1998年春天,第一批成品乳鴿終於進入了市場。

  楊明軍妻子:有了第一筆收入吧,一萬元左右。

  經過認真的市場分析後,楊明軍發現,乳鴿和鴿蛋的主要客戶是一些較大的賓館、酒店.,屬於較高層次的消費。

  楊明軍:他們有一道菜叫掌上明珠,就是一個鵝掌上面放一個煮熟的鴿蛋。一百多元一道。.?

  於是他開始把目光盯向了大城市。然而,事情操作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的。.?

  揚明軍妻子:有一次往鄭州發了兩批貨,就7000元,要了幾次賬,他總是推。最後他只給我1500塊錢,還讓我寫保證以後不準再要。

  長時間的打拼之後,楊明軍的生意逐漸有了起色。然而這時候,意外發生了。他的幾百只種鴿被偷了。

  楊明軍:因為價值十幾萬,全是精華部分,派了十多個人去尋找。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說在離當地百十公里外的一個禽類市場上,看到有一批鴿子很像他家的。

  楊明軍:因為腳環在***鴿子***不到十天時戴上,終生去不下來。有場名、鴿舍號、它的系譜,還有我的名字和***。

  在警察的幫助下,楊明軍終於要回了這批種鴿。事後瞭解到,偷種鴿的人是附近去廠裡參觀學習的人,因為楊明軍向他們介紹過這批種鴿最珍貴,他們當晚就把鴿子給偷走了。即使如此,楊明軍對前來參觀學習的人依然敞開大門。

  楊明軍:通過來學這個東西,有心人會提出很多問題,普通職工不提問題,對企業發展沒有好處,這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

  楊明軍把養鴿子所得的收益全部用來擴大生產規模,形成了企業滾動發展的良性迴圈。如今,楊明軍的新鴿場佔地60畝,引進了自動調控光照系統、微型探頭顯示、自動飲水、人工育肥等國際先進技術程式,產量和效益成倍增長。

  武功鄉副鄉長劉俊紹:楊明軍同志是一個青年養殖能手,是一個懂經營善管理的人才。

  楊明軍取得今天的成就,在這中間他不但體會到了辛酸和失敗,還總結出了很多獨到的養鴿經驗。

  楊明軍:第一是不斷引種,每年都要引進新鴿種,看它的適應性,提純撫壯、優中選優、雙優結合,給它編上編號,把它的系譜資訊都存留到上面,保證不會近親繁殖。最優良的品種再雜交選育進行八次選育。

  在引進裝置方面,楊明軍也嚐到了甜頭。

  楊明軍:這是自動飲水器,可以自動控制流量,不用人提水加水。

  技術員:我們過來後,種鴿出現驚悸,這種應激現象把它的表皮就蹬破了。像這種就不用管它,所以人在室內待的時間比較短,這樣鴿子按它自身的生活規律最恰當的調配自己的時間。

  企業規模擴大以後,重用人才是成功的關鍵。

  楊明軍: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傳統農民那種自由散漫、自以為是等很多缺點都暴露出來了,來實習的大學生我們擇優選用,留作為技術儲備。他們進步的過程也就是咱企業進步的過程。

  二:

  大學生回家養豬致富

  龍波:與豬為伍其樂無窮。

  龍波、2000年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企業管理系、創業專案:養豬、創造財富:2000萬元。

  在大學生豬倌龍波的養豬場裡,像這樣對豬彈吉他唱歌,已是司空見慣。從養豬的第一天起,龍波就提出了快樂養豬,養快樂豬的新理念。在這裡,一頭成年母豬的食量從一頓十幾斤減少到一斤至一斤半,減了食量的豬卻沒有減重。一個人可以輕鬆地飼養1000多頭豬,這是人們原來想都不敢想的。龍波的這種理念,顛覆了人們沿襲幾千年的養豬模式。他成了當地養殖界的一個傳奇人物。

  對豬彈吉他唱歌,外人感到啼笑皆非,但龍波的女朋友王旭,卻覺得是一件樂事。

  龍波的女朋友 王旭:“龍波有時候還跟我在豬場裡面彈一下吉他,我聽了,豬也聽了。”

  這個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大學生豬倌,是怎樣快樂養豬,養快樂豬的呢?

  2000年上半年,在四川農業大學讀了四年本科的龍波就要畢業了。當同學們都忙著四處投簡歷,找工作的時候,他卻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 - -回家養豬。

  龍波的大學同學 謝強:“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前途不大。”

  成都市市民 左方金:“各行各業都大有前途,看怎麼去開創,怎麼發展。”

  成都市市民 葉池華:“掙了錢就對。”

  龍波家境貧寒,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靠飼養5頭母豬的收入,供龍波完成了大學學業。兒子能跳出農門,做一個體面的城裡人,是龍波父母的最大心願。得知龍波要回家養豬,父親火冒三丈。

  龍波的父親 龍義富:“我都會養豬,你回來養豬,你何必讀大學你。養豬說起來都不好聽。自己的兒子考上大學了,回來養豬,老百姓說句不好聽的,沒有本事。”

  龍波回家養豬,並不是一時衝動,這與他上大學期間的一次經歷有很大的關係。讀大二的時候,龍波曾到學校的養豬場勤工儉學,在那裡,他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龍波:“我一去根本不知道這是豬場。你在這個豬場的任何一個地方,你就是躺下去打一個滾站起來,那衣服都是很乾淨的,哎呀我就感覺你看,別人養豬都養成這個樣子了。”

  從小目睹父母養豬,在龍波的印象中,這是一種又累又髒的活。而大學裡自動化養豬場的狀況與父母在家裡的養豬,有著天壤之別。

  龍波:“從中我就發現,這個養豬業還有很大的空間,它落後,它傳統,它就有發展空間了。”

  也就從那個時候起,龍波產生了養豬的念頭。自己上的又是農業大學,有很深的畜牧養殖理論基礎。更加令他高興的是,女朋友王旭也支援自己的選擇。王旭是成都市人,在大學裡比龍波低一年級。

  王旭:“他會經常跟我講,他對農村的感情。我和他慢慢的就有這種感覺。我們的農村,很多人不願意回去,我們有知識有技術,我們回去做,肯定是能夠做好的。”

  龍波:“她說哥你放心,你先回去幹著,我畢業之後就回來和你一起養豬,哎呀,我聽了這個,我勁就大了。”

  沒想到,信心百倍的龍波卻邁不進父母內心的門檻。他苦悶,父母更苦悶。 在這段時間,女朋友王旭成了龍波最大的精神支柱。

  龍波:“她每次都要告訴我,她說哥沒事,她說你等我,她說我畢業就和你一起養豬。”

  王旭:“有時候被愛情衝婚頭腦了都不考慮那麼多了。”

  2001年,王旭大學剛剛畢業,父親已經託人給她安排好了銀行的工作。這是很多人羨慕的職業,但王旭卻感到左右為難,一連幾天她都沒敢說出自己的打算。最後,她終於說出了要跟龍波一起養豬的事。

  王旭:“我爸媽第一反映就是是不是龍波是個騙子,我腦袋是不是有問題了。因為那個太掃面子的事情了。”

  三天後,王旭卻做出了令父母出乎意料的選擇。

  王旭:“把我的小包提著。然後我給爸媽深深地鞠了一躬,就是說對不起,這麼多年,你們辛勤地養育了我,但是我現在不得不讓你們傷心失望了。當我拿著包,走出家門,把那個門砰地一聲關上的時候,我聽見我媽媽在家裡面哭了。”

  王旭找到龍波後,經過周密的籌劃,建一個小型的養豬場大約需要10萬元錢。在大學裡勤工儉學,兩人積攢了8萬元錢。可剩下的2萬元錢又到哪裡去找呢?

  2001年8月,龍波和王旭批發了牙刷、牙膏和一些勞保用品,在新都區的一家建築工地上擺起了地攤,想掙夠建豬場差的2萬元錢。

  一天中午,一輛小車突然停在了他們的攤位前,從車裡下來的一個人,使正在吆喝著賣貨的龍波和王旭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龍波:“我心裡一樂,來生意了,結果下來一個人,我一下子就傻了。”

  王旭:“我看到我爸爸下來了,當時的第一個反映就是跑,就趕快跑掉,讓爸爸看見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會很傷心,很難過的。”

  這個時候,王旭離家出走已經半年多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和父親相見,是他們都沒有想到的。

  龍波:“然後他就看著我們兩個,話都不說,熱淚盈眶,他就問他女兒,他說你是不是一定要跟他在一起,王旭當時說不出話,就點頭,使勁點頭。”

  王旭:“我爸就什麼都沒說了,他就從包裡拿了3000塊錢給我,他說你拿去吧,他說你還是回去看一下你媽媽,他說自從你走了以後,她基本上每天都是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

  王旭沒有接受父親的3000元錢,父親卻接受了她的選擇。

  擺了8個月的地攤,他們終於攢夠了2萬元錢。出於無奈,龍波的父母也勉強同意了他們養豬。2002年11月,龍波投資10萬元錢,利用自家的1畝自留地,建起了一個養豬場,養了30頭母豬。

  龍波:“建好豬場那天晚上,我就和王旭我們兩個人在豬場中間,站了很久,我拉著她的手。”

  王旭:“雖說它不大,但是我們覺得我們的事業肯定能夠從這個不到一畝地的養殖場發展起來。”

  這個時候,看著身邊沉浸在喜悅中的王旭,龍波卻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壓力。如果養不好豬,不僅對不起自己的努力,更對不起女友的一片痴情。

  養豬場建起之後,龍波和王旭的做法,卻讓龍波的父母感到極其的不理解,甚至非常氣憤。一頭母豬,居然一頓只喂1斤到1斤半的飼料。還提出了什麼快樂養豬的口號。

  龍波的父親 龍義富:“你賣豬你要對得起豬,你給它吃那麼一點,怎麼對得起豬呢,你豬都對不起,還能賺了錢。”

  養豬是一件繁瑣而又勞累的活,掙的是辛苦錢,又怎麼能輕鬆快樂呢?龍波的父親養了十幾年豬,其中的辛苦,他有很深的體會。

  龍波的父親 龍義富:“要切豬草要煮,要把它煮爛。母豬吃二三十斤,一鍋嗎,一大鍋。”

  龍波:“有的根本沒什麼營養,也就脹脹肚子。”

  從開始養豬起,龍波和王旭就想改變傳統的飼養方法。王旭學的是營養學專業,她請教了一些專家教授,從營養學的角度嘗試著給豬搭配飼料。他們決定從飼餵方法上尋找改變的突破口。

  王旭:“按照它這個每天豬所需要的,比如說需要多少的蛋白質,多少能量。比如說,一些玉米缺少某些東西,那麼給它搭配一些進去就可以了。”

  龍波:“像這個一碗,就是一斤多一點,可以喂一頭成年母豬,兩百多斤重,一頓就夠了。這個我們喂一頓大概也就是8毛錢。”

  龍波和王旭用自己搭配的飼料餵豬,一頓不超過1斤半,照樣長得很好。但是,他們的這種飼餵方法卻讓龍波的父母憂心忡忡。

  龍波:“我把豬餵了。我父母他們兩個又偷偷過來,幫我把那個豬又喂一遍,又補料。”

  龍波的父親 龍義富:“也不放心呀我們,豬那麼大就吃那麼一點點。”

  龍波:“後來我把鑰匙都拿走了。”

  2003年春天,突然發生的一件事,讓快樂養豬的龍波和王旭變得恐慌起來。他們飼養的第一頭懷孕的母豬,到了該分娩的時候,卻沒有任何動靜。

  龍波:“我爸媽早就說了,那樣餵養是不可能下仔的,什麼什麼的,我們也很擔心。”

  王旭:“挺害怕的,害怕萬一失敗或者產了死胎怎麼辦。”

  儘管他們的飼養方法,從理論上沒有什麼問題,但畢竟沒有人實踐過。如果這次出現了異常,龍波和王旭心中理想的養豬王國,將會轟然倒塌。兩天以後,懷孕的母豬順利分娩,所有的擔心都變成了一場虛驚。

  龍波:“那一窩下了10多個,還大個大個的,就比我爸媽那邊的豬還大個。”

  事實驗證了他們的養豬方法,父親不但接受了兒子的飼養理念,而且也開始按照龍波的方法養豬了。

  龍波的父親 龍義富:“像原來這個豬你起碼要喂一個多小時,我現在喂10多分鐘就喂完了,就輕鬆,隨時乾乾淨淨可以餵豬。”

  王旭:“我們的標準是一個工人,就可以管60頭母豬或者1200頭肥豬,那麼應該說,是他們都覺得工作起來都很輕鬆愉快的。”

  2005年10月,龍波又投資100多萬元錢,建造了一個年出欄量可達2000頭商品豬的大型養豬場,年創產值200多萬。並形成了快樂養豬,養快樂豬的理念。在龍波的養豬場裡,規定飼養員每天至少跟豬親近三次。

  養豬場場長 王東:“我每天來三遍,早中晚,它只要聽到我的聲音,聽到我的腳步聲,它就感覺到我要來了。它全都抬著頭等著我給它們刷,跟它們談談話,他們就感到很愉快,很高興。”

  龍波:“豬的這個情緒好,有利於它的健康。如果它每天很鬱悶就很容易生病。”

  快樂養豬的飼養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不僅當地的村民找到龍波,要求跟他一起快樂養豬,全國其它地方的一些養殖戶也慕名而來。龍波除了給養殖戶們提供仔豬,還進行技術培訓。

  成都市新都區養豬戶 黃桂琴:“現在喂6個母豬,還有2個親豬。我還要帶孫子,還要種田,我還要餵豬,我就覺得,我養豬輕鬆的很。”

  山東省淄博市養豬戶 戴濤:“讓我們當地的養殖戶也能夠輕鬆快樂地養豬,也能夠輕鬆快樂地賺錢。”

  現在,除了這個佔地40畝的大型養豬場之外,龍波還在全國其他省市與人合作,建有12個養豬場,年出欄商品豬達到了2萬多頭。他的事業正逐步邁向成功,但龍波的心裡始終有個願望- - -女朋友王旭的父母,能來自己的養豬場看一看。龍波一直盼望著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