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創業成功的故事

  不放棄,始終懷揣著創業夢想,用敢拼敢闖的韌勁一路微笑著,終究會把磨難走成風景。看看那些創業成功的故事,學習他們,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成功的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80後3D列印創業故事,風投在國內3D列印的首筆投資專案

  這個80後小夥叫賀琦,一個自稱創業界“純屌絲”的青年創業者。

  創業兩年,他獲得樂博投資創始人、中國青年天使會會長楊寧500萬元的風投,他和合夥人楊成也成了楊寧的徒弟。

  投資界人士都知道,這是風投機構2014年在國內3D列印領域的首筆投資。

  一起來看這個自稱屌絲的80後小夥3D列印的創業故事

  撕掉工作簽證回國創業

  1米82的高個,尚未脫去稚氣的臉蛋,這是賀琦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殊不知,在被人認為高階大氣上檔次的3D行業,他已經摸爬滾打兩年有餘。

  “什麼工作簽證,什麼綠卡,我們都不要了,回國!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情。”2007年回國前,賀琦和4名室友趴在就讀的加拿大某大學17樓宿舍陽臺上,將工作簽證撕得粉碎。

  “他們是不是瘋了?”朋友笑他,在那時,不少人可是想盡辦法移民加拿大,想享受那裡的高福利政策。

  “我不想被現實束縛,總得拼一下,創造自己喜歡的生活。”賀琦說。

  回國後,在家還沒待夠一天,賀琦就被母親“逮”去父親的公司,當了一名包裝工。隨後,他一步步進入公司的核心部門事業部。“現在的公司管理有很大一部分是從父親公司的事業部學起的。”在父親公司三年,賀琦所在的事業部將銷售額做到了1000多萬元,佔整個公司產值的三分之一。

  然而,陳舊的經營模式,讓不滿於現狀的賀琦抓狂,“不能簡單地做外貿,應該有自己的品牌。”2010年,在公司的經營思路上,賀琦與父親第一次產生了衝突。

  “那時,天貓商城剛起步,我認為這是公司打品牌的最好時機,我家每年有400~500個新款式,隨便挑一點到天貓上去賣,慢慢會有自己的品牌……”他將自己的商業計劃書擺在父親面前,沒料到被全盤否定。

  在他父親看來,做天貓不僅需要庫存,還需要運營團隊,就現狀而言,一年有3000多萬元賺,沒必要分出精力去做經營之外的事。

  2013年,賀琦結婚了。他本可以過得舒坦、暢快。可就在這一年,他出人意料地辭職,創業!

  賀琦說,他骨子裡不是一隻“乖乖鳥”,而是展翅高飛的雄鷹。

  2012年春節,他和父親做了一次深入交談,並將兩份商業計劃書擺在父親面前,一份是單晶銅專案,一份是3D列印專案。

  這兩個專案,賀琦在加拿大求學期間就接觸過,其中,他的光纖鐳射器還申請過國家“3315”計劃。

  因為單晶銅投資高、風險大,他最後選擇了3D列印專案。

  結婚禮金做啟動資金

  賀琦沒有向父親要一分錢,帶著激情開始了他的創業之旅。

  他將結婚時所收的禮金和妻子的嫁妝全部拿出,湊了100萬元,註冊了公司———寧波喬克兄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喬克兄弟***。

  他的第一個合作伙伴是西安交大的幾位博士。“他們做研發,產品由西安交大生產,雙方品牌共享。”賀琦說,當初的合作形式是純哥們合作。

  2013年年底,因為利益分割問題,雙方停止了合作,賀琦的第一次創業歷程戛然而止。他帶著團隊開始另外尋找合作伙伴。

  在朋友的介紹下,賀琦遇到了如今的合夥人楊成———萬里學院的畢業生,他同樣對3D列印充滿了熱情。

  “那時,我在代理杭州一家3D列印公司的銷售業務,只要我們有需要,琦哥一定幫。”楊成說,賀琦直率的性格讓他很欣賞。

  2014年年初,楊成索性關掉了自己的公司,全身心地投入到喬克兄弟中來。

  “公司組建初期,我們的團隊10人就擠在幾十平方米的辦公室內。”如今,在鄞州商會喬克兄弟辦公室已經拓展到100多平方米,他們還在一樓租了一個房間作為裝置展示區。

  3D列印進軍珠寶首飾領域

  “中國的3D列印很火熱,但找不到一個出路。3D列印什麼都能做,卻又什麼都做不了。”楊成說,就目前而言,低附加值的產業不適合3D列印,只有高附加值的產業才能支撐起市場。

  他們選擇了珠寶這一高附加值、高利潤的行業。

  因為,珠寶行業的製作方式仍沿用了失蠟鑄造***失蠟鑄造需要手工雕蠟模進行倒模鑄造***,可失蠟鑄造法效率低、成本高、工藝複雜。一個普通雕刻師月薪至少6000元,一個雕刻部門需要3~5個雕刻師,光人工成本就需要十幾萬元,而完成一個蠟塊雕版需要5個小時以上。

  “我們用3D列印兩個小時能做7~8個雕版,而一臺機器只需要8萬元。”

  將產品賣入珠寶門店,打造門店、設計師、工廠三方合作的平臺,真正做到珠寶首飾私人定製。

  賀琦估計,這一產值將達上億元。

  在大賽中與楊寧結下師徒之情

  去年下半年,在寧波市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上,喬克兄弟受到了樂博投資創始人、中國青年天使會會長楊寧的關注。

  賀琦清楚地記得,當天,他們將裝置擺在大賽門口的過道上,一個青年男士在他們的攤位前轉了又轉,當時他們並不知道對方是投資圈內的知名人士楊寧,只是互相留了號碼。

  沒想到,幾天後,楊寧和他的合夥人竟然神祕地出現在喬克兄弟的會議室內。“我正在開會,沒想到他竟會親自到我們這樣的小公司來考察。”

  “他根本沒與我們聊專案,而是聊團隊管理,為人處事各方面。”賀琦說。

  不久,楊寧決定向喬克兄弟投入500萬元,並收了賀琦和楊成為徒弟,還為喬克兄弟提供了專司國際事務的律師。

  今年,楊寧還將推薦喬克兄弟參加CES***北美消費電子展,全球最大的電子展之一***,介紹雷軍等業界精英與他們認識。

  大學生創業大賽後,喬克兄弟的銷量增了三四倍,但賀琦和他的團隊並不滿足於此,他們開始向珠寶細分市場進軍,用一種新模式顛覆傳統產業。

  此外,他們還與杭州某掃描公司合作,進軍利潤更高的齒科,用3D列印改變齒科的傳統商業模式。

  楊寧在各個場合不止一次說過:“3D打印出現後,我與很多公司有過密切交流。喬克兄弟所做的跟大部分公司不同,他們專注於利用3D列印去改變現有的產業結構,並以此來創造更多的可能,他們的企業文化也有很強的凝聚力,我們有非常大的信心。”

  二:

  農大碩士女孩葡萄籽榨油創業 300萬變2000萬

  常人眼裡,葡萄籽成了無人要的垃圾。葡萄籽外殼堅硬,牲畜不吃,漚糞不爛。甚至有廠家專門給種植戶簽訂協議,只收葡萄,葡萄籽歸種植戶拉走。處理掉這些堆積如山的葡萄籽,廠家一年不知要“墊”進多少費用。

  在北京發展的鄭州女孩張麗雯卻不這樣認為,她說:“葡萄籽不是垃圾,而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

  既然是寶貝,那些堆積如山的葡萄籽,張麗雯都全要了。訊息傳出後,北京市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廠老闆樂滋滋地找上門來,只要張麗雯收下一文不值的葡萄籽,都答應長期免費供應。

  男朋友一時驚呆了!他萬般阻撓,並罵張麗雯:“這是傻子才肯作出的決定。人家都棄之不要的廢物,你卻這樣看好!”

  “不從眾,才會出眾!越是別人不看好的葡萄籽,就越有商機。”張麗雯看著一臉焦急的男友,不忘幽默地開了一句玩笑:“這是商機!暫時保密!”

  2009年8月,張麗雯說服男友,並一起籌資300萬元從法國採購回來一套壓榨裝置,建起了“葡萄籽榨油廠”。

  葡萄籽能榨油?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張麗雯所說的“寶貝”,原來是把葡萄籽加工成葡萄籽油。

  原來拿到農業大學碩士學位的張麗雯,很快和在法國留學的同學取得了聯絡。在世界著名葡萄酒產地法國波爾地區打過工的同學告訴她:葡萄籽能榨油!聽到這個爆炸性訊息,張麗雯高興得一夜未閤眼。同學還告訴她,葡萄籽油內含有4%左右的花青素,花青素具有很好的美容養顏的作用。亞油酸含量在70%左右,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A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葡萄籽油甚至比花生油的價值還高,在國外廣為銷售。

  2010年初,葡萄籽油一上市就成了搶手貨。由於產品不愁銷路,原料又不花錢,這一年張麗雯就賺了500多萬元。

  一下子賺了個盆滿缽滿的張麗雯,又遇到了新的麻煩——機器剝離出來的葡萄籽外皮漸漸地堆成了一座小山。相信葡萄籽不是垃圾的張麗雯,更不相信葡萄籽外皮成不了寶貝。男友又急了:別瞎折騰,葡萄籽外皮又榨不出什麼油,把它當垃圾扔了吧!

  誰說葡萄籽外皮是垃圾,它同樣是放錯地方的寶貝!不從眾的張麗雯,又一次搬出了自己不一般的看法。這次,熟悉張麗雯的人,都等著看她的笑話:相信,張麗雯從葡萄籽外皮上再也折騰不出什麼新鮮玩意兒來了!

  用葡萄籽外皮和杏仁殼混合,經過高溫炭化、活化後加工成活性炭,每噸活性炭市場價1.5萬元。這是中國農科院的專家替張麗雯支的招。一堆無人問津的葡萄籽外皮垃圾成了每噸1.5萬元的活性炭!每一個人聽了,都難以置信。張麗雯沒有就此止步,她還要在活性炭上做文章。活性炭具有韌性強、不易變形的特點,將它壓制成炭板後進行藝術加工,可成為市場上一個獨特的賣點,每年僅炭雕藝術品一項就能賣到上百萬元。

  從葡萄籽到葡萄籽油,從葡萄籽外皮到活性炭以及炭雕藝術品的開發,葡萄籽的“油”可謂被張麗雯徹底“榨”幹了。到2012年6月,短短的3年時間內,張麗雯從廢棄的葡萄籽中挖掘出了2000多萬元的驚人財富。

  有人問:一粒咬之不爛,吞之無味,棄之不惜的葡萄籽,你是如何看好它的開發前景的?張麗雯說:“不從眾,才會出眾!當所有的人把葡萄籽看成是垃圾時,我卻說它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所以張麗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