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廣告

  廣告是一種商業現象,也是一種文化,廣告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成為商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廣告日益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那麼接下來小編跟讀者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案例一

  白加黑——治療感冒,黑白分明

  1995年,“白加黑”上市僅180天銷售額就突破1.6億元,在擁擠的感冒藥市場上分割了15%的份額,登上了行業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國營銷傳播史上,堪稱奇蹟,這一現象被稱為“白加黑”震撼,在營銷界產生了強烈的衝擊。

  一般而言,在同質化市場中,很難發掘出“獨特的銷售主張”***USP***。感冒藥市場同類藥品甚多,層出不窮,市場已呈高度同質化狀態,而且無論中、西成藥,都難於作出實質性的突破。康泰克、麗珠、三九等“大腕”憑藉著強大的廣告攻勢,才各自佔領一塊地盤,而蓋天力這家實力並不十分雄厚的藥廠,竟在短短半年裡就後來居上,關鍵在於其嶄新的產品概念。

  “白加黑”是個了不起的創意。它看似簡單,只是把感冒藥分成白片和黑片,並把感冒藥中的鎮靜劑“撲爾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麼也沒做;實則不簡單,它不僅在品牌的外觀上與競爭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別,更重要的是它與消費者的生活形態相符合,達到了引發聯想的強烈傳播效果。

  在廣告公司的協助下,“白加黑”確定了乾脆簡練的廣告口號:“治療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廣告傳播的核心資訊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產品名稱和廣告資訊都在清晰的傳達產品概念。

  案例二

  天貓:用創意講故事的「雙 11 全球狂歡節」

  雙十一已經日漸成為電商一年一度的狂歡節,為了吸引更多的「剁手黨」,2015 年天貓又開展了一系列營銷活動,以全天交易額 912.17 億元的新資料重新整理了世界記錄。除了在電視、樓宇、平面上砸了鋪天蓋地的廣告,他們還花了心思設計了一個開場 H5 頁面,推出系列 TVC 廣告,甚至還把創意的故事搬到線下,拉近品牌和顧客的距離。

  這次狂歡節最先由天貓贈飲 500 萬瓶定製版可口可樂拉開的序幕,為此他們做了一個顏值與巧思並存的 H5 微網站,演繹這個名叫「由我開場」的活動。在這個 H5 介面中,他們把你的朋友圈變成了一個紅紅火火的舞臺,有憨態可掬的天貓,有無限暢飲的可口可樂,還有活力四射的樂隊,讓「你」來為雙 11 開場,把朋友圈裡的朋友都喊出來狂歡。除此之外,他們還推出了一支「七年之癢」文藝片和四支腦洞大開的「Ready 購」廣告片為活動造勢。之後,天貓還攜手蘇寧易購、吉列、kindle、New Balance、歐萊雅、美寶蓮、無印良品、微軟等 14 個品牌,以及 20 多位藝術家們一起在 1 平米的貓頭形畫框裡,講述有關雙 11 的故事。這些作品中不乏創意的元素,許多更是成為平面海報在各大城市的地鐵公交站臺出現。10 月 31 日,「雙 11 分之一」創意主題藝術展還在北京國貿站、北京青年路站、上海徐家彙站上線。

  案例三

  腦白金——吆喝起中國禮品市場

  在中國,如果誰提到“今年過節不收禮”,隨便一個人都能跟你說“收禮只收腦白金”。腦白金已經成為中國禮品市場的第一代表。睡眠問題一直是困擾中老年人的難題,因失眠而睡眠不足的人比比皆是。有資料統計,國內至少有70%的婦女存在睡眠不足現象,90%的老年人經常睡不好覺。“睡眠”市場如此之大,然而,在紅桃K攜“補血”、三株口服液攜“調理腸胃”概念創造中國保健品市場高峰之後,在保健品行業信譽跌入谷底之時,腦白金單靠一個“睡眠”概念不可能迅速崛起。

  作為單一品種的保健品,腦白金以極短的時間迅速啟動市場,並登上中國保健品行業“盟主”的寶座,引領我國保健品行業長達五年之久。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於找到了“送禮”的軸心概念。

  中國,禮儀之邦。有年節送禮,看望親友、病人送禮,公關送禮,結婚送禮,下級對上級送禮,年輕人對長輩送禮等種種送禮行為,禮品市場何其浩大。腦白金的成功,關鍵在於定位於龐大的禮品市場,而且先入為主地得益於“定位第一”法則,第一個把自己明確定位為“禮品”——以禮品定位引領消費潮流。

  案例四

  三改變模式,合生元奶粉推行O2O

  在當今這個社會,如果打算乾點什麼的話,似乎不帶上“網際網路思維”,就會馬上被時代所拋棄。但對於奶粉這個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年前的行業來說,如何既能用網際網路最大限度地覆蓋最廣大的人群,同時又能協調好線上空間與線下實體店的關係呢?合生元給出的答案是O2O。

  當很多企業還在為自己的O2O 模式迷茫時,一個奶粉企業已經累計了近180 萬會員,最震驚的是,他的會員已經貢獻了總銷售額的84.7%,這個企業是合生元,他們還給自己的會員起了一個品牌名稱:媽媽100,而不是簡單的某某會員卡。

  合生元之所以在5 年之內從0 做到33 億,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利用O2O 模式建立的獨特會員營銷體系。也正是這種營銷體系,使得企業與終端成為一個蜂群般的超級有機體,數量龐大,但卻有序。

  其實,合生元的O2O 分配方案遵循了這樣一個邏輯——老客老店,新客就近分配——消費者購買的最終還是合生元的產品。這個原本只是品牌商希望掌握消費者資料的計劃,意外闖入了O2O 核心——分配,最終成為一次讓人驚歎的營銷事件。

  案例五

  樂百氏,27層淨化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水戰”,飲用水市場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娃哈哈、樂百氏、農夫山泉,就連實力強大的康師傅也曾一度被擠出了飲用水市場。縱觀各水成敗,樂百氏純淨水的成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其“27層淨化”的營銷傳播概念。

  樂百氏純淨水上市之初,就認識到以理性訴求打頭陣來建立深厚的品牌認同的重要性,於是就有了“27層淨化”這一理性訴求經典廣告的誕生。

  當年純淨水剛開始盛行時,所有純淨水品牌的廣告都說自己的純淨水純淨,消費者不知道哪個品牌的水是真的純淨,或者更純淨的時候,樂百氏純淨水在各種媒介推出賣點統一的廣告,突出樂百氏純淨水經過27層淨化,對其純淨水的純淨提出了一個有力的支援點。這個系列廣告在眾多同類產品的廣告中迅速脫穎而出,樂百氏純淨水的純淨給受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樂百氏純淨水經過27層淨化”很快家喻戶曉。“27層淨化”給消費者一種“很純淨可以信賴”的印象。

  27層淨化是什麼?是其它純淨水廠家達不到的工藝嗎?非也。U·S·P,一說而已,營銷傳播概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