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顧客購買力

  購買能力是交易實現的保證,如果顧客缺乏購買能力,就會拒絕購買銷售人員推介的商品。如果銷售人員能夠確定這些顧客現在沒有那麼大的購買能力,就不要浪費時間一味推薦貴的商品,轉而為顧客推薦一款價格便宜的。如果顧客的購買能力很強,那麼不妨推薦價格與質量都比較高的商品。準確判斷顧客購買力,能夠有效推動交易的完成。

  案例:

  銷售人員:“先生,您好!我們這裡的熱水器種類繁多,為了節省您的時間,我想問一下您對熱水器的品牌和質量有沒有特殊的要求?”***問對品牌與質量的要求***

  顧客:“沒有,安全就行。”

  銷售人員:“哦,是買來自家用的吧?”***問使用的場合***。

  顧客:“對,接燃氣用的熱水器。”

  銷售人員:“哦,您說的對,安全性是使用燃氣熱水器的關鍵。您可以考慮一下xx的XX型熱水器,6升強排的才500多元。這款燃氣熱水器價格低、加熱快、出水量大、溫度穩定、故障率低,在消費者中間擁有良好的口碑,而且XX是連續多年獲得中國燃氣熱水器銷量第一的老品牌了,絕對值得信賴。您覺得這款如何呢?”

  案例二:

  銷售人員:“小姐,我們店的洗衣機種類很多,您是想選波輪的還是滾筒的呢?”

  顧客:“滾筒的。”

  銷售人員:“哦,那您喜歡外資品牌還是國產品牌呢?”

  顧客:“外資品牌,就品牌A吧!”

  銷售人員:“好,那我建議您可以考慮A品牌的烘乾型滾筒洗衣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洗滌、烘乾合二為一,對於那些不適合晾晒的衣物可以迅速進行高溫烘乾,具有快速除溼、免熨、蓬鬆、柔軟、除茵等功能,高效又快捷,最適合像您這樣生活繁忙的成功人士使用。現在有兩個款可供您選擇,您覺得6000元左右的能否符合您的要求呢?”

  案例三:

  銷售人員:“先生,您想看電熱水器,那您家裡幾個人洗呢?”

  顧客:“四五個吧。”

  銷售人員:“那80升就夠了,您是想選擇即熱式還是貯水式的?”

  在購買預算方面,任何顧客對準備購買的家電都有一個“心理價格”。如果銷售人員推介的家電價格高於顧客的“心理價格”,即超出了顧客的預算範圍,成交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

  如果銷售人員推介的家電價格低於顧客的“心理價格”,則有可能讓顧客對產品的品質產生疑問。因此,只有瞭解顧客的購買預算,銷售人員才能掌握對方真實的消費水平,推介符合顧客購買預算的產品。

  案例四:

  顧客的購買能力不是輕易就能判斷出來的。銷售人員最好不要直接問顧客需要什麼價位的產品,這樣顯得太沒技巧,而且有一種看不起窮人的嫌疑。

  銷售人員可以採用側面探詢的策略來:瞭解顧客的購買能力,例如詢問顧客對品牌和質量有沒有特殊的追求。如果顧客對家電的質量要求比較高,銷售人員就給顧客介紹價格中高檔的產品;如果顧客要求不高,銷售人員就給顧客介紹中低價位的。

  ***1***銷售人員在進行相關詢問後說:“這麼說吧,我認為您大致想買這樣的機型:價位在2000元左右,小點的,帶著方便,要超薄,其他以好用、夠用為原則,您說我說的對吧?”如果顧客認可,銷售人員即可向顧客進行有針對性的推介。如果顧客否認,銷售人員則可對需求進一步確認,然後進行鍼對性的機型推介。

  ***2***銷售人員:“您是家用還是商務使用?”如果顧客回答是自己使用即可進行以下推介:“那我建議您購買一款低端機。現在家電產品升級速度太快,低價位的產品淘汰不會心疼。3000元以內的就可以了。這是第一個原則。您認為是這樣嗎?”

  待得到顧客肯定後,再繼續進行下一個購買原則的確認:“還有一個原則,就是要買一款洗得乾淨同時又節能的機型,簡單說就是好用、夠用的機型……”

  待得到顧客肯定後,再繼續進行下一個購買原則的確認:“第三個原則是……”當把基本購買原則確認明瞭後,即可直接按以上原則進行推薦,比如:“我說的就是這款價格僅2860元,是我們第一部低於3000元的家用雙動力洗衣機,在日本它可是唯一一款打倒了日本本土品牌的中國洗衣機,它的最大優點是……”

  ***3***銷售人員:“請問您傾向於節能還是內部構造材質?一般節能型機型每年節省大約100元錢。而好的內部材料安全性較高,因為壓力鍋的安全性直接與鋼板材質有關。但材質好的要比普通的貴百十元錢……”此時觀察顧客的表情,可以說:“有點難以取捨,是吧?我的觀點是,安全性其實早就過關了,不存在大的安全隱患,內部材質好只是讓人主觀感覺更好些,您理解我的意思嗎?”如此反覆向顧客詢問,不斷縮小需求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