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創業政策的內容

  為鼓勵農民創業,國家政府有什麼扶持優惠政策支援?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著力激發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熱情

  各級幹部要通過大量的宣傳鼓動和說服教育,幫助返鄉農民工認識當前有利於創業的形勢,讓返鄉農民工瞭解政府已出臺的鼓勵創業政策,幫助他們打消對創業的顧慮、克服害怕創業失敗的恐懼心理;主動發現返鄉創業的好典型,及時表彰優秀創業者,廣泛宣傳他們的創業事蹟、創業精神,增強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光榮感、責任感和自信心;引導全社會尊重、關愛和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吸引更多農民工返鄉創業。總之,要尊重返鄉農民工的創業意願,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營造人人想創業、個個敢創業的濃厚氛圍。

  :著力幫助返鄉農民工把握創業機會

  發現創業機會、捕捉創業機會是成功創業的第一步。在商品極大豐富、市場趨於飽和的今天,從事什麼行業、提供哪種商品和服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因此,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幫助返鄉農民工把握創業機會。各級幹部要大力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創業資訊,分析市場特點,預測創業前景,評估創業機會;鼓勵農民工利用自己在打工時掌握的一技之長和熟悉的行業市場開展創業,通過他們的創業把發達地區的產業“嫁接”、引進過來,形成本地經濟優勢;以當地的特色產業、主導產業為核心,提供參與機會,有意識地引導返鄉農民工創辦與當地主導產業相關的企業,扶持其中的優秀者最終成為重點企業。在經濟不很發達的地區,普通商品和服務的市場空間極其有限,發揮當地特色資源優勢,走特色化創業之路,是最為現實的選擇。

  :著力優化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專案

  有了創業機會,還得設計好具體的創業專案,比如,專案的技術選擇、投資規模、融資方式、創業團隊、組織形式***包括產權結構、內部機構設定等***、場地需要、商業模式、創業計劃,等等。返鄉農民工由於自身的能力所限,難以完全依靠一己之力做好這些事,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創業積極性和成功率。為此,需要設立專門的機構、配備專門的人員、提供專門的服務和幫助,這也是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的重要內容。返鄉農民工一旦發現了創業機會、有了創業意願,各級幹部和專業人員就要幫助他們設計創業專案,並根據他們的實際資源情況優化專案,包括選擇最合適的技術、確定最合適的投資規模與融資方式、組成較理想的創業團隊、設計最合適的組織形式等。

  :著力提高返鄉農民工的創業能力

  缺乏創業能力是影響返鄉農民工創業的重要因素,為此,必須加強對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的工作,努力提高他們的創業能力。培訓的重點應放在如何識別創業機會,如何開辦創業專案,如何與客戶、銀行等打交道,如何搞好經營管理***包括生產管理、產品營銷、員工管理、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上。各級政府的勞動部門要針對有創業意願的返鄉農民工開展創業培訓,培訓不能只講大道理,要結合實際,讓農民工有動手操作和親身實踐的機會;動員當地成功的企業家和經營能手參與培訓,用他們自己的經驗來教育農民工創業者,同時讓他們組成相關的諮詢、培訓教導隊伍,在正式培訓之外為農民工創業者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幫助;調動大專院校、職業學校、諮詢培訓機構、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各種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的積極性,讓他們都來參與農民工創業的培訓與諮詢工作。

  :著力改善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硬體條件

  返鄉農民工創業主要在縣城和鄉鎮所在地等中小城鎮,這些地方往往並不完全具備創業所需的各種硬體條件,因此,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有利的硬體條件十分重要。如果返鄉農民工創業從事的是加工製造業,那就應當提供廠房、交通、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同時解決工業汙染的集中排放和處理問題。一方面,可以利用現有工業園的空地新建相應設施,也可以利用園區內已有的閒置設施;另一方面,應以城鎮為中心,搞好小城鎮發展規劃,建立專門的農民工創業園,為返鄉農民工創業創造良好的條件。如果返鄉農民工創業從事的是商貿服務業,那就應當提供場地、店面,統籌規劃城市街面、道路設施,在城市管理方面可以適當放寬管制,在不對市容市貌產生較大影響的前提下儘量為創業的攤販和個體戶提供生存和發展條件。有條件的地方可在中小城鎮建設商品流通、專業批發市場等創業所需的公共基礎設施。如果返鄉農民工創業從事的是種植、養殖等農業生產,那就應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土地、山林、水面等生產資料和配套設施。總之,要加速新型城鎮化步伐,改善投資硬環境,營造農民工創業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