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淨利潤現金含量內容

  淨利潤現金比率是指企業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與淨利潤之間的比率關係。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講講淨利潤現金含量,歡迎閱讀。

  什麼是淨利潤現金比率

  損益表提供的淨利潤是以權責發生制、配比原則、歷史成本原則以及幣值不變為前提確認的,由於受判斷和估計的準確度影響,加之通貨膨脹和一定會計期間資本性支出、存貨週轉速度以及商業信用的存在,使淨利潤和現金淨額產生了差異。在一般情況下,比率越大,企業盈利質量越高。

  如果淨利潤高,而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很低,說明本期淨利潤中存在尚未實現現金的流入,企業淨收益質量很差,即使盈利,也可能發生現金短缺,嚴重時會導致企業破產。在分析時,還應結合企業的折舊政策,分析其對經營現金淨流量的影響。

  公式

  淨利潤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淨額 /淨利潤

  淨利潤現金含量

  淨利潤現金含量:是指生產經營中產生的現金淨流量與淨利潤的比值。該指標也越大越好,表明銷售回款能力較強,成本費用低,財務壓力小。

  公式:淨利潤現金含量=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淨利潤

  現金淨流量是根據現金流量計算的,淨利潤是根據權責發生制計算的,比如一家公司收到大量預付款,沒有確認收入,不計算利潤,但是收到現金,所以這個比例會非常高。

  現金流量表是以現金為基礎編制的,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內現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業獲得現金的能力,如何利用現金流量表提供的會計資訊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是現代企業財務分析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還缺乏系統完善的分析方法,本文擬就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方法作一探討。

  一、利用現金流量表對企業淨利潤的質量進行分析

  利潤表中的淨利潤是建立在權責發生制基礎上的,對應計收入、應記費用等專案存在著估計成分,對有關資產、損益專案的確認和分配也因存在不同方法而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樣就可能出現帳面反映有較高利潤,但資金週轉卻發生困難,缺乏足夠的現金支付能力。而現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實現製為基礎,通過分析調整利潤表中各專案對現金流量的影響計算編制的,它能揭示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和淨利潤的關係。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有的企業有盈利卻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工資、股利和償還債務,有的企業沒有盈利卻有足夠的現金支付能力。那麼,如何解釋這一現象?我們認為以"淨利潤現金含量"、"淨利潤經營活動現金含量"指標大體可揭示箇中原因。其公式為:

  淨利潤現金含量= 現金淨增加額/淨利潤

  該指標反映企業當期實現淨利潤的可靠程度,若該指標大於"1",反映企業當期淨利潤有足夠的現金保障;反之,若該指標長期低於"1",則說明與已經確認為利潤所對應的資產,可能含有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如長期不能收回的應收帳款或呆滯存貨等。

  淨利潤經營活動現金含量=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 淨利潤

  該指標反映企業當期經營活動對淨利潤現金流量的保證程度。借鑑上市公司衡量標準,我們認為該指標的理想狀態值應不低於"0.7",利用該指標可剔除企業因投資、籌資籌財務活動對現金流量的影響,更準確地反映企業通過經營性資產的流動獲取現金的能力。

  二、利用現金流量表對企業取得和運用現金的能力進行分析

  將現金流量表提供的資訊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提供的資訊綜合起來考慮,可以系統評價企業獲得和運用現金的狀況。企業可以通過計算有關"收現率"和"付現率"指標予以揭示這一資訊。如:

  銷售收入收現率=當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100%/ 當期銷售收入

  銷售成本付現率=當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100%/ 當期銷售成本

  應收帳款回收率=當期收回前期應收帳額×100%/ 應收帳款期初餘額

  應付帳款付現率=當期支付前期購入商品、勞務款×100%/ 應付帳款期初餘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