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創業政策法規

  越來越多高校畢業生離開學校後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那麼對於效畢業生的創業又有哪些政策法規支援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享受的創業服務

  一是享受培訓補貼:對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參加創業培訓的,根據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或就業、創業情況,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二是免費創業服務:有創業意願的高校畢業生,可免費獲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創業指導服務,包括政策諮詢、資訊服務、專案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各地在充分發揮各類創業孵化基地作用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並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對基地內大學生創業企業要提供培訓和指導服務,落實扶持政策,努力提高創業成功率,延長企業存活期。

  高校畢業生怎樣提升自主創業的能力

  有意願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可以參加創業培訓和實踐,接受普遍的創業教育,以系統學習創辦企業的知識、完善創業計劃、提高企業盈利能力、降低風險、促進創業成功。

  目前,許多高校已經開設了創業培訓方面的課程和創業實踐活動,在校大學生可以選擇參加;另外,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也開辦了創業培訓班,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參加有補貼的培訓,以提高創業能力。如“GYB”***產生你的企業想法***、“SYB”***創辦你的企業***、“IYB”***改善你的企業***。

  國家有哪些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各項創業扶持政策,改善創業環境,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創業。持《就業失業登記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附著《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指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對於高校畢業生創業的要求

  一要自信

  大學生中有創業想法的很多,但實踐的卻很少。主要原因是有太多大學生有創業失敗的經歷,造成不少人如今有想法無行動的局面。這樣的現象歸根結底還在於大學生對自己信心不足,創業是需要激情和信心的,只有建立了自信,才能繼續往前走。

  二要創新

  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新甚至可以決定創業成功與否,這是創業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包括了技術和思維的創新,一些具有智慧財產權的發明創造,可能為創業者帶來廣闊的市場。

  三要務實

  如今的許多大學生不乏創新精神,但創新一定要建立在務實的基礎之上。現在的很多大學生,提到創業想到的就是高科技,開大公司做大買賣。其實,哪怕是擺個地攤,這也是創業。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從小做起,從實際做起的。

  四要積累

  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地積累。比如行業經驗、社會人際關係、管理能力等方面,這就需要一個知識的整合,經驗的積累,這也是為何要求大學生要懂得務實、從小做起的原因,因為這些能力要不斷地積累才能獲得。

  五要吃苦

  無論你問哪個創業者,都會無一例外地告訴你創業的艱辛,這種艱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因此,大學生創業一定要做好吃苦的準備,調整好心態。有了良好的心態,又勇於吃苦,自然就為創業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