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鼓勵創業措施

  為鼓勵創業促進就業,吉林省出臺了什麼新的政策措施?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吉林省創業創新政策措施。

  :發展創業服務業

  鼓勵發展創業孵化服務。鼓勵發展新服務、新生態、新潮流、新概念、新模式、新文化 “六新”特徵的新型孵化機構,形成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的孵化培育體系。支援各類園區整合場地、人才、技術和產業資源,吸引區域骨幹企業、投資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眾創空間建設。引導和鼓勵各類創業孵化器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相結合,完善 “天使投資+合夥人制+股權眾籌”等新型投融資模式。引導和推動創業孵化機構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完善技術支撐服務。

  加快發展第三方創業服務。加快發展企業管理、財務諮詢、市場營銷、人力資源、法律顧問、智慧財產權、檢驗檢測、現代物流等第三方專業化服務,培育和發展一批創業服務企業。推動中介機構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向技術整合、產品設計、工藝配套等領域拓展。

  發展 “網際網路+”創業服務。加快建設 “網際網路+”創業網路服務體系,建設一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建設培訓平臺,開展線上培訓。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示範基地、示範企業建設,實施小微電子商務企業培育計劃,推進中小城市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完善創業創新服務平臺

  建設創業創新公共平臺。搭建幫扶創業資訊平臺,增強資訊透明度,完善 “一站式”服務功能。支援和鼓勵有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建立創新型孵化器,為有創業意願、有創業能力的科研人員和青年學生提供創業支援。依託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平臺,健全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開放共享機制。鼓勵省級以上產業園區、產業集聚區建設專業化創業創新平臺。加快建設中德工業園、中俄科技園、中韓產業園等園區,落實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援政策。

  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搭建風險投資與創業創新成果對接平臺,推進科技成果熟化轉化。建設和完善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等公共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長春北湖科技園和吉林青年創業園。推廣遼源東北襪業園 “平臺+服務”的發展模式,為創業者提供廠房、裝置等標準化設施,配套金融、人力資源、研發檢測、資訊網路、營銷策劃、投資諮詢等專業化服務,推動實現“零成本投資創業 ”。鼓勵大型企業建立專業技術孵化平臺,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開展技術成果轉化和交易。

  推動創業創新發展聯盟建設。構建區域創業創新發展聯盟,以企業為主體,加快產業鏈整合,佈局全產業鏈的產業協同發展體系,促進各地差異化、互補式發展。圍繞傳統新興特色產業組建各類產業創業創新發展聯盟,實現創業創新資源的共享和流動。

  :激發創業主體的創業活力

  調動科研人員創業積極性。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有關政策。對於離崗創業的人員,經原單位同意,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係,與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將財政資金支援形成的,不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專案承擔單位享有其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單位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科技成果在境內的使用、處置不再審批或備案。科技成果轉化所得收入全部留歸單位,納入單位預算,實行統一管理,處置收入不再上繳國庫。高校、科研機構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在本省轉化所獲淨收益***或成果形成股權、股權收益***,以不低於70%的比例獎勵給成果完成人***團隊***和為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人員,獎勵比例上不封頂。鼓勵國有科技型企業建立科研人員激勵機制,對職務發明成果發明人給予股權和分紅激勵。

  支援大學生***技工院校畢業生***創業。實施大學生***技工院校畢業生***創業引領計劃,鼓勵高校***技工院校***設立就業創業基金。建立健全大

  學生***技工院校畢業生***創業指導服務機構,推進創業俱樂部和創業園建設,強化創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建設。設立大學生創業服務中心,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政策諮詢、資訊對接、產品展示等一站式服務。依託大學科技園等創業創新平臺打造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利用各級工商業聯合會、協會、商會資源為大學生提供零成本實習見習。引導和鼓勵成功創業者、知名企業家、天使和創業投資人、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創業導師,提供創業方案、創業渠道等創業輔導。鼓勵在校大學生創業,支援有條件的學校實行彈性學制,放寬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程序和保留學籍休學創業。依託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開展各類創業創新大賽,積極參加國家組織的各類創業創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