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小本創業專案

  對於大學生來說,有哪些小成本的創業專案是比較合適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親子坊

  創業派出招:嬰兒

  創業榜樣:沈曉琴夫婦

  80後大學生沈曉琴夫婦開的“親子坊”是嬰幼兒的世界,奶嘴、奶瓶、睡袋、童裝、玩具、科教用品、護膚用品一應俱全,小到嬰兒用的小別針、枕頭等,都有多種樣式多種價位的商品可供選擇。

  要把綜合性的嬰兒用品店經營好,沈曉琴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商品應力求全而新。嬰兒用品商店首先要以齊全的商品吸引顧客,以免去媽媽們分別採購的麻煩。在商品的選擇上力求新,可以觀察一些大型的商場或根據顧客的反映,及時更新換代。同時,還可依照客源、年齡段,對中高檔產品進行合理搭配。

  嬰兒用品店的利潤平均在25%左右,每月3萬-4萬元的銷售額基本可保本。一開始可能會有難度,但只要定位準,經營到位,路將越走越好,因為嬰兒用品黏性較大,顧客一旦認準了就不會輕易走掉。

  舉一招反三招:

  除了嬰兒用品外,專門為產婦、新生兒服務的專業“月嫂”的受歡迎程度已經體現出來。這些都屬於社群創業的範疇,目前這種氛圍已日益濃厚,對專業服務的需求給社群創業者提供了機遇。

  大學生創業專案一般分為經營類:如花店、日雜店等;服務類:如家電維修、房屋中介等;勞務類:如家庭保潔、嬰幼兒護理等。從整體來看,特色勞務類社群創業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如社群老人越來越多,他們生活孤單,情感寂寞,急需大學生創業者能夠提供老人日常生活照顧與料理的服務、看病住院陪護服務,甚至心理陪伴等較專業的服務。

  :會員店

  “創業派”出招:會員

  創業榜樣:小蔡

  80後創業者小蔡的湯品速遞店並非首創,而是師從一位香港女孩。據說這位湯品速遞的始祖以前也是一個辦公室白領,在每日的忙碌中為喝不到自己心愛的煲湯而苦悶不已。終有一日,她靈光一閃,何不開家湯品速遞店,為像我一樣的寫字樓白領們提供一份家常的體貼呢?於是,女孩辭職,開了家湯品速遞店,生意果然好得電話都快打爆了。小蔡的“湯e”開業半年,湯品店的會員已經超過800多名。小蔡對湯品店的未來相當看好,“一般嘗過我們湯品的顧客都會要求入會,還會不斷拉幫結派地請朋友一起來品嚐。”

  開店心得:首先是確定幾種經典湯品。撒手鐗是“外送”和“會員制”,“顧客只需要一個電話,我們就會送湯上門,這樣的服務是外面酒店難以相比的。”開店最好選址在高檔寫字樓或是高階公寓旁邊。

  :野菜

  “創業派”出招:野菜

  準創業者:李偉

  我對郊遊別感興趣,自從在懷柔嚐到一些農家菜之後,就念念不忘,常常帶一些朋友去吃,這些正宗的農家菜真是迷住了我。時間一長,我對很多野菜都有了瞭解,並對它們的做法也小有心得,就開始有了自己開一家農家菜館的想法。

  魚腥草、灰灰菜、薺菜、蕨菜……這些都是很普通的野菜,但做出來卻與城市的飯店相比特別清爽、別緻,絕對是綠色健康食品。我注意到,一些野菜已被市場開發,比如蕨菜、野生蘑菇等都有一些專業的批發公司,購買起來比較方便,另外我還想與郊區已經有些名氣的農家院合作,讓城裡人隨時可以吃到這些美味的東西,比如我經常去的懷柔“魚師傅”。

  舉一招反三招:

  的確,人們對超市裡“有機蔬菜”的態度已經從嫌貴悄悄變成青睞了。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已從“溫飽型”向“營養健康型”轉變,綠色食品如野生菌菇、無土蔬菜等,迎合市場發展和百姓消費需求,市場覆蓋面日益擴大,物價越來越高,這也引發了巨大的市場前景。與此有關的創業方向包括綠色食品開發與生產、淨菜社、藥膳館、素菜館等。

看了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