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藥材利潤高好種植

  種植什麼藥材最賺錢?這是很多農戶們都很關心的問題,選擇好的種植專案,可以帶來豐厚的利潤,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最賺錢藥材之葉可作保健茶飲用。對土壤無嚴要求,適應性強,山區、丘陵、平地均可種植,較耐寒,南方可自然越冬,可連作。2~5月播種,8~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350~40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25~28元/公斤。

  金銀花:以花入藥。近年來不僅製藥企業增加了該品的投料,以其為主要原料的“王老吉”等茶飲料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導致其商品用量加大。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高山、丘陵、平地均能栽培,適應性強。春季3~4月栽種,當年有少量開花,次年進入盛產期,一年栽種,多年收益。以“樹型”金銀花品種產量較高,常年畝產量150~20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150~

  最賺錢藥材之旱半夏:以塊莖入藥。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能,是藥廠生產多種止咳化痰中成藥飲片、劑、露的主要原料。對土壤無嚴要求,但以砂質壤土種植為佳,最適合半陰半陽的環境生長,可與果樹或髙稈作物套種,忌積水。2~4月播種,8~10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120~15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70~85元/公斤。

  白朮:以根狀莖入藥。具有補脾健胃、化溼利水、安胎、止汗的功能。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並稍有傾斜的緩坡地種植為宜,新開墾的荒山地栽培最好。2~4月種子育苗,11~12月將培育好的“術栽”進行定植,次年10~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2年。畝產200~250公斤,目前市場價格為40~45元/公斤。

  瓜蔞:以皮、仁、根入藥。具有清熱化痰、寬胸理氣的功效,其仁炒熟後可作食品。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為好。2~3月播種,9~10月始果,次年秋盛果,一年栽種,可連續採果三年。其品種分為搭架瓜蔞和地竄瓜蔞,前者主要收果實,後者主要收根***天花粉***,引種時注意區分。常年畝產皮70~80公斤,仁150~200公斤,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場價格為皮17~19元/公斤,仁26~29元/公斤,根6~8元/公斤。

  種植效益好的藥材

  1、桔梗

  畝產量200~300千克,近期市場價格上漲為55~65元/千克,為近年來最高價格。

  2、板藍根

  畝產量300~400千克,由於流感的影響,原料需求大增,價格漲到近期的15~25元/千克,隨著去年生產的恢復,價格今後趨於穩中有降的趨勢。

  3、生地

  畝產量300~500千克,近期市場價格12~16元/千克。由於幾年生產調減,今後還有上漲空間。

  4、白朮

  畝產量200~300千克,近期市場價格25~35元/千克之間。

  5、柴胡

  畝產量100~200千克,目前市場價格30~40元/千克,因需求量大,貨源緊俏。

  6、黃芪

  畝產量300~400千克,目前市場價格10~16元/千克,由於功效優異,優質品貨源更是緊俏。

  7、水飛薊

  畝產量100~200千克,目前市場價格15~25元/千克,由於採收不方便,老產區種植年年在調減,隨著飛薊素的價格上漲,今後原藥材的價格將會好轉。

  8、金銀花

  畝產量100~200千克左右,由於需求量逐年遞增,金銀花價格一直在穩中上漲,目前市場價格120~280元/千克,因產區不同,價格區別較大。

  9、丹皮

  畝產量300~500千克,目前市場價格15~25元/千克,由於生產週期長,今後價格將逐漸走高。

  廣東種植最賺錢的藥材

  砂仁

  砂仁別稱陽春砂仁,長泰砂仁,又名小豆蔻,多年生草本,是熱帶和亞熱帶姜科植物的的果實或種子,中醫常用的一味芳香***材,種子氣味芳香而峻烈,用作香料,稍辣,其味似樟,在東方是菜餚調味品,特別是咖哩菜的佐料。在斯堪的那維亞則常用於麵食品調味,也是中醫常用的一味芳香***材。

  藥用的砂仁成熟果實或種子入藥,一種較為溫和的草藥,主產於東南亞國家,中醫認為主要作用於人體的胃、腎和脾,能夠行氣調味、和胃醒脾,常與厚朴、枳實、陳皮等配合,適合於治療胸脘脹滿、腹脹食少等病症。

  益智

  益智別名益智仁、益智子等,為姜科山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3米,莖叢生,根莖短,果實橢圓形,果皮薄而較韌,與種子團緊貼,種子團被隔膜分為3瓣,每瓣有種子6~11粒,種子呈不規則的扁圓形,直徑約3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外被淡棕色膜質的假種皮,花果期3~9月。

  由於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迴歸大自然的思潮日漸強勁,人類的醫療模式已從原來的治療型逐漸轉向預防與治療相結合型,而一些具預防與保健功能的中草藥也將逐漸受到青睞。專家們分析,保健食品、天然綠色食品開發將成為黃金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原料。

  廣藿香

  廣藿香為脣形科植物廣藿香的乾燥地上部分,枝葉茂盛時採割,日晒夜悶,反覆至幹,按產地不同習慣上分石牌藿香***歷史上主產於廣州石牌***、海南藿香***原主產於萬寧等地,現主產於化州、電白等地***、高要藿香***主產於高要***,石牌藿香歷史上以莖粗結實,斷面發綠,葉厚柔軟,香氣濃郁,藥效佳而馳名中外。

  廣藿香主要提取物為廣藿香醇,是良好的定香劑,廣泛應用於藥品、食品及日用化妝品行業。還可以深加工,製成廣藿香精油,作為香水定香劑,所以廣藿香的種植前景非常好。

  陳皮

  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採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晒乾或低溫乾燥主產於新會、潮州、普寧、博羅、四會等地,以新會陳皮為地道,又稱廣陳皮。

  廣東新會合作社成立後,將引導成員單位從零星種植轉向規模化、規範化、標準化種植,通過組建專家團隊,為種植戶提供種苗、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服務,並建立農產品溯源系統,搭建新會柑交易平臺,對柑桔的種植、加工、銷售、貯藏實施統一、規範管理,推動鮮果交易,全方位服務果農,促其增產增收。

  沉香

  沉香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樹脂的木材,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之功效,常用於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主產於陸豐、廉江、電白及海南各縣,以海南所產品質最佳,為歷史上的進貢佳品。

  沉香用途廣泛,經濟價值高。由於人們對珍貴沉香的大量採挖,沉香樹原始林遭到嚴重破壞,加上天然林更新能力弱,現廣東省內僅存零星散生的殘存植株,全國野生資源已近枯竭。沉香樹被國家列為珍稀瀕危二級保護植物,人工種植林罕有,產量嚴重不足,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供需矛盾突出,資源再生週期長,人工種植少,市場貨源緊缺的情況將長期難以改變,市場價格亦將堅挺並不斷上揚,因此種植沉香前景廣闊。

  高良薑

  高良薑為姜科植物高良薑的乾燥根莖,夏末秋初採挖,除去鬚根和殘留的鱗片,洗淨,切段,晒乾,主產於徐聞、海康、定安、陵水、屯昌、儋縣等地,產品主要出口東南亞。

  高良薑隨著醫藥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良姜含有揮發油、高良薑素、高良薑酚等,其煎劑對炭疽桿菌、白喉桿菌、溶血性鏈球菌、枯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人型結核桿菌等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是生產鎮痛、麻醉、避孕、抗腫瘤等類藥的中間體原料。

  白朮的種植方法

  播種與繁殖

  4月中、下旬播種,條播每畝用種子4~5kg,撒播每畝用種子5~7.5kg。播種前選擇子粒飽滿的種子,與砂土混合播入田間***乾旱地區宜先將種子在溫水中浸泡24小時***。條播按行距15cm,播幅6~9cm,開3~4.5cm淺溝***溝底要平,使出苗一致***,播種後覆土3cm,稍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在出苗前土壤應保持足夠溫度,一般澆2~3次水可出苗。

  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拔草間苗,間去密生苗和病弱苗。苗高4.5~6cm時,可按株距6~9cm定苗。苗期追肥1~2次,以有機糞尿為好,用量不宜過多;乾旱時適當澆水或在行間鋪草防旱。

  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開始挖取白朮種栽,去除莖葉和鬚根***注意勿傷主根和根狀莖表皮***,陰乾1~2天,選擇乾燥陰涼的地方進行貯存。先鋪3cm厚的砂,再鋪一層術栽***厚9~12cm***,然後再鋪一層砂、一層術栽。堆至30cm左右高時,在堆放的中央插幾束草以利通風,上面蓋層乾溼適中的砂或土。冬季嚴寒時,應蓋草保溫。術栽貯藏期間,每隔15~30天需檢查一次,發現病栽應及時挑出,以免引起腐爛。如果術栽萌動,要進行翻動,以防芽的生長。

  栽植

  翌年3月底~4月上旬開始栽植。要注意挑選生長健壯、根群發達、頂端芽頭飽滿、表皮柔嫩、頂端細長、尾部圓大的種栽做繁殖材料;而術栽畸形,頂部莖杆木質化,主根粗長,側根稀少者栽後生長不良。栽植按行株距24×12cm或18×12cm下栽,深度6~9cm***以埋著術栽,上有3cm土為度***,密度每畝10000~12000株,種栽量每畝50kg左右。

  中耕除草

  要勤除草,淺鬆土,原則上做到田無雜草,土不板結。雨後露水未乾時不能除草,否則容易感染病害。

  合理施肥

  在白朮栽培中,藥農總結有“施足基肥,早施草肥,重施追肥”的生產經驗。一般基肥每畝需施入有機肥500~1000kg,過磷酸鈣25~35kg;5月上旬苗基本出齊時,施稀薄人糞尿1次,每畝500kg;結果前後是白朮整個生育期吸肥力最強,生長髮育最快,地下根狀莖膨大最迅速的時期,一般在盛花期每畝施有機肥1000kg,複合磷肥30kg。

  澆水排水

  白朮喜乾燥,特別是前期溫度高會發病,田間積水易死苗,要注意挖溝,理溝,雨後及時排水。8月下旬根狀莖膨大明顯,需要一定水分,如久旱需適當澆水,保持田間溼潤,不然會影響產量。

  摘除花蕾

  為了使養分集中供應根狀莖生長,除留種植株每株留5~6個花蕾外,其餘都要適時摘除。一般在7月中旬~8月上旬分2~3次摘除,摘蕾時,一手捏莖,一手摘蕾,需儘量保留小葉,不搖動植株根部。摘蕾應選晴天進行,雨天摘蕾,傷口浸水易引起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