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職場勵志文章
每一個在職場中奮鬥著的白領工作者都能從一些關於勵志白領的職場文章中有所收穫,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同事之間將心比心
文/林少波
在工作中,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抱怨:抱怨薪水與付出不相符,抱怨績效考核不公正.抱怨領導不識才,抱怨公司制度不規範……唯獨沒有人抱怨自己:我為什麼有這麼多抱怨?把抱怨變成善意的溝通,把抱怨變成合理的建議,把抱怨變成積極的行動......
作為單位的員工,你要做的是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完成公司交付的任務,而不是做一個抱怨者。指責和抱怨不會給你的工作帶來任何的好處,反而暴露了你的幼稚和無能。
在同事這種充滿利益衝突的關係中,由於利益分配不公、受到排擠或者個人好惡等因素,可能會導致很多的摩擦和不愉快。這個時候,最直接、最容易出現的反應就是抱怨。
辦公室裡,有把你當小孩訓斥的“大姐大”,有時常討好老闆的“兩面派”,還有喜歡磨蹭時間的“後進分子”……總之,每個人的行為都“可圈可點”。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工作越難做,火氣就越大,同事間的相互抱怨當然在所難免。
美國心理學家傑森·道格拉斯指出,辦公室裡80%的敵對情緒都可以被克服。可情緒一旦產生,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把對方的缺點擴大,並在潛意識裡扮演“無辜者”的角色。而對方會很快意識到你的情緒變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於是,你的抱怨就更多,同事也越來越可憎。
其實,職場不過是個大江湖,恩怨不過是一時之事,如果你想在辦公室裡與眾不同,只要減少抱怨次數,忽視同事的百般不是,才能向老闆展示你能夠勝任未來管理者的基礎素質:行動力、親和力和不抱怨!
那麼,在與同事的相處中,如何做到“將心比心”呢?在這裡送上三句話,簡單有效。
第一句:把自己當別人。當“我”得志或者做出選擇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跳出自己的思維方式,以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讓自己的心態更平和,讓自己的頭腦更清醒。
第二句:把別人當成自己。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要,而且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第三句:把別人當別人。要充分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總而言之,如果你能靈活運用“將心比心”,多多考慮同事的利益和要求,那麼你一定能在職場左右逢源,遊刃有餘,無往而不利。
:與其抱怨薪水低,不如提升自己
文/林少波
你只要留意身邊的人,你就會發現,很少能聽到誰對自己的薪酬十分滿意,對自己的工作狀況十分滿意;與此相反,大家好像都在抱怨,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如人意,抱怨收入太低等等。
事實上,抱怨不但絲毫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人失去更高的目標和更強勁的動力,帶來以下3種後果:
***1***應付工作。他們認為公司付給自己的薪水太微薄,只要對得起這份工資就行了。他們工作時缺乏激情,以應付的態度對待一切,能偷懶就偷懶,能逃避就逃避,以此來表示對老闆的不滿。
***2***到處兼職。兩線作戰,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最終職業道路只會越走越窄。
***3***時刻準備跳槽。他們抱有這樣的想法:現在的工作只是跳板,時刻準備著跳到薪水更好的單位。但事實上,很大一部分人沒有越跳越高,只是在頻繁地換工作,因為他們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大的提升。試想,這樣的員工,企業敢委以重任嗎?
現實生活中,員工往往非常看重薪水和工作環境,很少有人把學習技術、提升自己擺在第一位。鋼鐵大王卡內基說過:“總有人抱怨公司支付他的薪水不夠高,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支付他工資的並不是公司,而是他自己的業務能力與工作表現。”
公司是根據你的業績來支付工資的,如果你對待遇不滿意,那隻能說明你的實力還不夠。實力到了,工資自然也就上去了;實力不到,抱怨也是徒然的!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抱怨待遇,不如提升自己。
一位20多歲的年輕記者去採訪日本著名的企業家松下幸之助。
年輕人很珍惜這次採訪機會,做了認真的準備,因此,他與松下先生談得很愉快。採訪結束後,松下先生親切地問年輕人:“小夥子,你1個月的薪水是多少?”
“薪水很少,1個月才1萬日元。”年輕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松下先生微笑著對年輕人說:“很好!雖然你現在的薪水只有1萬日元,但是你知道嗎,你的所得遠遠不止這1萬日元。”
年輕人聽後,不由得一臉疑惑,松下先生接著說:“小夥子,你要知道,你今天能爭取到採訪我的機會,明天你也同樣能爭取到採訪其他名人的機會,這就證明你在採訪方面有一定的潛力。如果你能多多積累這方面的經驗,這就像你在銀行存錢一樣,錢存進了銀行是會生利息的,而你的才能也會在社會的銀行裡生利息,將來能連本帶利地還給你。”
松下先生的一席話,讓年輕人茅塞頓開。
許多年後,已經做了報社社長的年輕人,回憶起與松下先生的談話,深有感慨地說:“對於年輕人來講,注重才能的積累比注重目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因為它是每個人最重要的生存資本。”
馬雲說過:“在職業上升期,不要把錢看得太重,而要將錢看‘輕’,一個人頭腦裡面老想錢,那他成不了大事。”抱怨工資微薄於事無補,掌握真才實學才是最過硬的安身立命之本。
:職場競爭,永遠不相信眼淚
文/永誼
有一部很知名的電影,片名叫做《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它講的是一個年輕姑娘如何通過努力、戰勝了?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恍液兔?頌粽劍?鈧粘晌?a href='//' target='_blank'>成功人士的故事。
而職場上的全部“規則”,似乎都可以概括成為一句話:職場競爭,永遠不相信眼淚。
在崇尚效率和結果的現代社會中,一個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他對自己不良情緒的調節能力和速度。的確,現實的職場,不會永遠是玫瑰色的,更不是一個總能讓人感覺公平和開心的場所。人們難免遇到挫折,甚至是遇到不公正的待遇,也難免因為自己的脆弱而發出抱怨。
可是永遠不要忘了,抱怨的話一旦出口,聽在耳朵裡的是別人,你可以圖一時之快,也無法阻止另人對你的看法和印象。這樣一來,抱怨就開始不按我們的意志發展了——沒有老闆會喜歡愛抱怨的員工,因為抱怨太多意味著缺少工作的積極性。也沒有人喜歡愛抱怨的朋友,因為害怕沾染了他們的不良情緒。愛抱怨的人甚至在家庭中也是孤立的,沒有人喜歡和愛抱怨的人待在一起,更沒有人喜歡充當別人的垃圾桶。
而不論任何工作領域,任何工作場所,我們需要的,都是那些任勞任怨的人、不用抱怨就把事情做好的人。二戰名將巴頓將軍在他的回憶錄《我所知道的二戰》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我要提拔軍官的時候,常常把所有符合基本條件的候選人集合到一起,讓他們完成一個任務。我說:‘夥計們,你們要在倉庫後面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說完就宣佈解散。我走進倉庫,通過窗戶觀察他們。
“我看到軍官們把鍬和鎬都放到倉庫後面的地上,開始議論我為什麼要他們挖這麼淺的戰壕。有的人抱怨說:‘6英寸還不夠當火炮掩體。’還有一些人抱怨說:‘我們是軍官,這樣的體力活應該是普通士兵的事。’
直到後來,有個人大聲說道:‘你們都好好想一想吧!如果我們想早點離開這裡,唯一的辦法就是先把戰壕挖好!”
最後,巴頓寫道:“那個傢伙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不抱怨就能完成任務的人。”
也許有人覺得巴頓太無情了,但我們要知道:比巴頓更無情的是戰場!只有先適應了指揮官的“殘忍”,這樣的士兵才能可能在更殘酷的戰場上生存下來。當然,職場也不例外。
如果我們真的下決定適應這個社會,勝出我們的職場,我們就必須明白,在每個領域,無論我們的領導、上司,還是朋友、親人,都需要那些不抱怨的人。
正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這個電影講述的故事,在職場中,也沒人會“相信”我們的抱怨,也沒有人願意認真傾聽我們的抱怨。職場競爭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它要求每個人提供最佳的業績。在職場上,我們別無選擇,就是要做個強者。
過多的抱怨,無疑會限制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的視野變得非常“近視”,由此把自己侷限在抱怨本身上,而不是努力地去適應變化,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當我們遇到困難,我們可以向師長、親友、同事們請求幫助,但不宜說太多不理性的抱怨話。因為人在抱怨時,難免誇大事實,把不太嚴重的問題說得很嚴重。比如,把輕微的頭疼說成“我頭疼得要死”,把和老闆之間的一點小摩擦,說成“老闆故意想要整死我”,等等。
這些誇張的抱怨,會像那個“狼來了”故事裡所說的:當狼真的來了,獵人們也不再相信小男孩的話了。同樣,如果一個人總是有抱怨,還誇大自己的不幸,親友們也不再相信他真的需要幫助了。
愛抱怨的人,會被工作排斥,會被上司和同事排斥,也會被晉升和成功排斥,更會被生活本身排斥。我們可以發現,那些在工作中常常抱怨的人,他們都是些公司裡的“邊緣人”,離“炒魷魚”往往只有一步之遙。
讓我們記住,企業用人的原則是“用效率來說話”和“請給我結果”。我們的抱怨,既不會顯示出我們的業績,也不會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同樣,職場也不會相信抱怨。甚至會給我們自己貼上“無能”和“煩人”的標籤。既然如此,就請別再做那些百害而無一益的抱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