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
如果可以時常找一些來看看也是很不錯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巴菲特與流浪漢
紐約曼哈頓第三大道的史密斯·沃倫斯基餐館熱鬧非凡。2012年度的“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活動正在此隆重舉行。
來客大都是華爾街的金融巨頭、財團大鱷,一餐飯人均消費逾一萬美元!這次活動餐費拍賣總價值3456789美元,約合人民幣2202萬元。
餐會進行了整整3個小時,準時結束。
一臉酒氣的巴菲特站在餐門旁,與一個個滿臉冒光的賓客熱情握別。
之後,巴菲特長長舒了一口氣,正要離去。突然,他發現餐廳外的垃圾桶旁,一位流浪漢正在撿吃垃圾桶內剛剛被拋棄的剩餘牛排。這位流浪漢大快朵頤一番之後,又撿起一瓶XO,將剩酒痛痛快快地灌入肚裡。
巴菲特走上前去,和藹地對流浪漢說:“請您進餐廳吧!我免費請您美餐一頓,而且還可以送您一批您能拿得動的美食!”
“謝謝您的善意!”流浪漢拍拍自己鼓鼓的肚子,說:“我吃飽了,也喝足了。吃飽這餐,下餐自有吃處。拜拜。”流浪漢腆著大肚子大搖大擺地走了,走姿從容而瀟灑!
巴菲特望著流浪漢不失尊嚴的背影,頓然有所感,事後他對人說:“流浪漢此刻的神態與金融精英們沒有什麼兩樣,他們的胃都容易填滿,肚子都可以鼓起來。所不同的是,流浪漢餵飽了肚子,腦袋裡也感覺滿足;而我們中的許多人,肚子填飽了,腦袋裡永遠有裝不滿的貪慾!”
:曾國藩手段與哈佛規則
張冠生先生在《曾國藩的手段》一文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曾國藩手下有一名青年將領叫李金,不到30歲就已經勇冠三軍。有一次,李金戰敗,陷入敵人陣營中,後來逃了回來。有人以此誣陷他通賊,曾國藩明辨其冤,將誣告者繩之以法。
某日,李金謁見,稱讚“中堂明見萬里”。不料,曾國藩卻突然傳令:李金雖然不是通賊,卻打了敗仗,著以軍法從事。旋即李金被綁赴東門外處斬。
這就是曾國藩,明察於秋毫之末:被誣告,還你清白;打了敗仗,則必須軍法從事。
我不禁想到發生在哈佛大學的一件事。1764年,一場大火燒燬了哈佛大學的圖書館,很多珍貴的書籍毀於一旦。這場大火把一個學生推到了風口浪尖。在這之前,這個學生違反圖書館規則,把哈佛牧師捐贈的一本書帶出館外,準備讀完後再歸還。突然之間,這本書成為哈佛捐贈的250本書中唯一留下的珍本。一番思想鬥爭後,他敲開了校長辦公室的門。霍里厄克校長接下來的舉動令人吃驚,他收下書,對學生的勇氣和誠實予以褒獎,接下來卻把這個學生開除了。
原來,哈佛大學的理念是:讓校規看守哈佛,比用其他東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一個是晚清重臣,一個是世界名校,兩者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對比起來,卻可以清晰地看到:曾國藩治軍靠的是紀律,哈佛治校靠的是規則。
:良心的檢票口
1986年,世界盃在墨西哥舉行。在阿根廷與英格蘭的四分之一決賽中,球朝阿根廷主將馬拉多納這邊飛了過來。他凌空飛躍,跳起來企圖頂球。但由於個頭矮小,情急之下,他用手將球砸進了對方球門。
當時,這一細節逃過了多數人的眼睛,就連裁判納塞爾也宣判進球有效。英格蘭門將希爾頓捶胸頓足,發出了嚴重的抗議。但事已成定局,容不得更改。結果,英格蘭隊士氣低落。阿根廷隊趁勢追擊,再次贏得了一粒漂亮的進球。最終,阿根廷隊以2∶1戰勝了英格蘭隊。英隊慘遭出局,而阿隊則加冕當屆世界盃。馬拉多納本人也由此成為了本次賽事的最佳球員。
馬拉多納載譽而歸,得到全國人民的擁戴。可以說,他因“上帝之手”而紅極一時。不過事後,曾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但馬拉多納的解釋卻相當狡猾:“這完全是上帝的舉動”“這粒進球一半出自迭戈之腦,一半出自上帝之手”……眨眼間,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上帝之手”似乎再也無人提起。
作為一名橫掃千軍的球壇大腕,馬拉多納經常會被問及同一個問題:對於您和貝利,您認為誰更配得上“球王”的稱號?每次,他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要麼無可奉告,要麼支支吾吾地搪塞過去。一時間,攪得他很心煩。這天,鬱悶的他來到一個教堂裡,參加了一個禱告。“一個人可以騙過全天下的人,但卻唯獨騙不了自己的心。”當這句話一個字一個字地從他嘴裡蹦出後,他腦海中當即浮現出了當年的那個手球。突然,他怔住了,並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此後的半年裡,他因無法忍受內心的煎熬,而近乎崩潰。
2008年2月1日,他終於鼓起了勇氣,公開向英格蘭隊道歉。時隔22年,雙方握手言歡,前嫌盡釋。他在英國《太陽報》上刊登了一封致歉書,其中有這麼兩句話:你犯下過錯,縱使逃過了法律和道義的懲罰,但卻永遠逃不過良知的拷問。在良心的檢票口,每個殘缺的靈魂都會被卡住,然後等待著懺悔前來救贖。等做完這一切後,他對著天空,長長地吁了一口氣。至此,懸掛在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一個記者用“誰才是球王”的問題,故意刁難過馬拉多納。因為在他們看來,馬拉多納就是當之無愧的“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