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春裡的那些年華的青春勵志文章

  青春的世界裡,只要有了夢想,有了奮鬥,我們綻放的青春就永遠不會褪色。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一個善良的謊言挽救了我們的青春

  “王老師用一個善良的謊言,挽救了我們的青春。”

  那時,我還在初三讀書,正是情感懵懂的時候。同桌是個女生,一個很美的女孩,一笑,讓人心中一片明亮,好像面對一片春草,一片山花,十分舒暢。

  女孩愛笑,愛嘰嘰喳喳地說話。說話時,望著人,長長的睫毛一眨一眨的,彷彿蝶翅一般,給人帶來一片清涼。

  有一天上午第四節課,是班主任王老師的。他是帶語文的,戴著一副眼鏡,能說會道,而且古詩詞基本功很好,隨便一首詞,分析得鳥語花香春光燦爛,讓我們沉浸其中,難以自拔。

  可是,他又有一個缺點。

  他把班上女生男生看得忒緊,不許走得太近,不許有戀愛跡象,用他的話說:“豆子大的娃娃,好好讀書。”

  誰知,那天上課時,就發生一件事。

  當時,他正在滔滔不絕地講課,眼睛突然一斜,馬上停下了,然後快步走到我面前,伸出手說:“拿出來!”我紅了臉,左顧右盼,假裝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暗地裡,把手中一張紙條揉成團,悄悄丟在地上。誰知,這個細小的動作仍被他看見了。他俯下身子,拾起那個紙團,嚴肅地對大家說:“這是吳曉蒙給周至的紙條。”吳曉蒙,是那個女生。周至,就是我。

  他說,自己最近經常聽到有同學反映,說我們兩人走得很近,總有些不信,不料,今天竟讓自己抓了個現場。

  說完,他得意地轉身問同學們:“我曾經說過,這樣的紙條抓住該怎麼辦?”

  大家聽了,異口同聲地回答:“讀!”

  他開啟來看看,眉毛一跳,瞪大了眼。大家以為他不想讀,都起鬨道:“讀,讀。”他點點頭,咳嗽一聲,字正腔圓地讀起來:“周至同學你好,你的英語那麼棒,能教一下我嗎?我特想考上重點高中。”

  他讀完,露出一臉失望的神情,笑著道:“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回事。”

  大家都不說話了,望著我們倆。

  他嘆了口氣:“看來,是我想錯了,把同學們的關係想得太複雜了。現在,我得向他們道歉。”

  他說完,真的向我們道歉了。接著,他向全班同學號召,向吳曉蒙和周至同學學習,一個桌子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而且,他當場預言,吳曉蒙同學和周至同學有如此認真的學習態度,中考一定能考上重點中學。

  全班同學聽了,都鼓起掌來。

  他笑著,把紙條隨手裝入衣兜,也跟著鼓起掌。

  我和吳曉蒙都紅了臉,很不好意思地低著頭。

  以後,我們班竟然沒有早戀現象發生,即使有這樣苗頭的學生,也停止了。大家整日擠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學習,如一群鳥兒。我,還有吳曉蒙,竟然成了大家效仿的物件。我們當然不甘落後,不只是我們成了大家的榜樣,更因為,王老師在課堂上為我們打了保票,說我們一定能考上重點高中的。

  那年,我們班考得出奇地好。

  我和吳曉蒙都如願以償,考上了重點高中。

  臨走,王老師拿出那張紙條,悄悄還給了我。那張紙條上寫:周至,我很喜歡你,你呢?

  紙條的背面,是一行龍飛鳳舞的字,是王老師的:芽兒只有茁壯成長,將來,才會長成大樹,才會在事業上開出紅碩的花朵,否則,只能早早凋謝。我相信,我的學生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張紙條,我一直夾在筆記本中。

  多少年過去了,很多事情都已經忘記,獨有那件事,還有那個善意的謊言,以及那張紙條,我永遠忘不了。因為,王老師用一個善良的謊言,挽救了我們的青春。***作者:餘顯斌***

  2.我們的青春紀念冊

  本以為,這輩子再沒有給別人寫紀念冊的機會了。高三快離別的那些日子,班級中的每個人都會手裡存放著一本或厚或薄或清雅或絢爛的紀念冊。在每一個“無關緊要”的自習課上,都在沙沙的作響,或光明於課桌上,或潛伏在課桌下,從走廊的視窗向教室裡側眼望去,每一個的臉上都帶有一絲認真的神情。

  那時的紀念冊上,寫得千奇百怪,包羅了整個高三畢業年級的永珍。或工整,或潦草,或認真填寫,或匆匆揮就,或洋洋灑灑千言,無論哪種,都賦予了簽名人各自的氣質。多年之後,拿出再看時,依舊見字如面,好似他***她***們鮮活地坐在你的面前,用著他***她***們最自我的語氣神態,和你“聊”著那些話。記憶,真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

  2.我們的青春紀念冊

  記得那時自己把寫畢業紀念冊當成一種很虔誠的儀式,每一本紀念冊我都寫得那樣認真。但是現在已全然忘記當時都胡言亂語些什麼了。我唯一敢保證的是,每一份紀念冊的內容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我那唯一的自我簽名一樣。

  那天和我的高中英語課代表打電話。她說,我們班的小姚明現在怎樣了,籃球是否依然那樣棒,對籃球的熱愛是否依舊那樣虔誠呢?我才恍惚想起那個青春歲月擁有的執著的熱烈的不切實際的激情澎湃的無關風月的夢想。那些夢想那麼的不著邊際,然而卻真實地存在過,就像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長大後能當個偉大的科學家,初中時能成為頂級的設計師,高中則想以後會變成一個著名的作家一樣...飄渺而搖曳,讓自己現在回想,依然能悠然神往。

  如今大學生活已經近一年,在一年的摸爬滾打中我們或許感到滄桑,在現實接二連三的打擊中我們也許會感覺激情早已消磨殆盡,是否該堅持最初的夢想也可能在你我心中打下一個問號,但是在不斷的摸索中知道了我們不能沒有目標,也不能沒有夢想,更應該為了心中的夢想努力奮鬥,就像最初那樣。同樣我們也知道,有了夢想,有了奮鬥,我們綻放的青春就永遠不會褪色。***作者:王慧***

  3.致青春 80 90後的飛揚青春

  青春,它不比鋪天蓋地的八卦新聞那麼引人注目,也不是高談闊論的人生哲學那麼發人深省。可當我們每每談起,它總會成為每一代人樂此不疲的談資,顯得那麼耐人尋味。因為在“青春”的世界裡,沒有階級之別,沒有年齡之分,更沒有成敗之說。

  初生於這個繁花似錦的世界,80後的我們總是有著對青春的無限憧憬,盼望著自己能夠早些長大,期待著精彩紛呈的未來。這時候的夢想很小,只要能夠加入少先隊、加入共青團,下課便和朋友們一起踢球、打沙包,我們奔跑於學校和家之間的每一條大街小巷。在歡笑追逐中,我們也開始知道努力學習,懂得知書達理,明白尊師重道。

  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國也開始進入了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考試成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話題,成績也被突顯地越來越重要,為了無悔的青春,我們坐在教室裡沒日沒夜地為高考奮鬥,記得高三的教室黑板上總會有類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no pains no gains”之類的勵志宣言。可我們仍然堅持著兒時的青春夢,有了更加清晰的人生目標,也有了更多為之奮鬥熱情。

  考進大學,畢業步入社會,我們開始品味青春。在這個爆炸的資訊時代,卻在競爭愈發激烈的生活中懂得了應該怎樣去珍惜和麵對這期間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種種滋味開始在心中生起,我們不斷地品嚐著、體會著,開始放肆地大哭、大笑、大鬧,也開始沉澱自己、善待他人。這時的青春或許是美好的、幸福的;也或許是苦澀的,是遺憾的。

  時代發展,青春飛揚,它就像人生的一步階梯,沒有終點,也沒有界限。我們永遠站在青春的佇列裡,平等地行走於這步階梯之上,每一個人都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向認定的頂點攀爬。對於我們而言,只要拼搏了,就算失敗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