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志的小故事集錦
相信每一個年輕人都會喜歡找一些青春勵志的小故事來看看,那麼青春勵志的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青春勵志的小故事:不從眾,才會出眾
作者:柯玉升
葡萄籽成了無人要的垃圾。
葡萄籽外殼堅硬,牲畜不吃,漚糞不爛。甚至有廠家專門給種植戶簽訂協議,只收葡萄,葡萄籽歸種植戶拉走。處理掉這些堆積如山的葡萄籽,廠家一年不知要“墊”進多少費用。
在北京發展的鄭州女孩兒張麗雯卻不這樣認為,她說:“葡萄籽不是垃圾,而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
既然是寶貝,那些堆積如山的葡萄籽,張麗雯全都要了。訊息傳出後,北京市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廠老闆樂滋滋地找上門來,只要張麗雯收下一文不值的葡萄籽,都答應長期免費供應。
男朋友一時驚呆了!他萬般阻撓,並罵張麗雯:“這是傻子才肯作出的決定。人家都棄之不要的廢物,你卻這樣看好!”
“不從眾,才會出眾!越是別人不看好的葡萄籽,就越有商機。”張麗雯看著一臉焦急的男友,不忘幽默地開了一句玩笑:“這是商機!暫時保密!”
2009年8月,張麗雯說服男友,並一起籌資300萬元從法國採購回來一套壓榨裝置,建起了“葡萄籽榨油廠”。
葡萄籽能榨油?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張麗雯所說的“寶貝”,原來是把葡萄籽加工成葡萄籽油。
原來拿到農業大學碩士學位的張麗雯,很快和在法國留學的同學取得了聯絡。在世界著名葡萄酒產地法國波爾地區打過工的同學告訴她:葡萄籽能榨油!聽到這個爆炸性訊息,張麗雯高興得一夜未閤眼。同學還告訴她,葡萄籽油內含有4%左右的花青素,花青素具有很好的美容養顏的作用。亞油酸含量在70%左右,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A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葡萄籽油甚至比花生油的價值還高,在國外廣為銷售。
2010年初,葡萄籽油一上市就成了搶手貨。由於產品不愁銷路,原料又不花錢,這一年張麗雯就賺了500多萬元。
一下子賺了個盆滿缽滿的張麗雯,又遇到了新的麻煩——機器剝離出來的葡萄籽外皮漸漸地堆成了一座小山。相信葡萄籽不是垃圾的張麗雯,更不相信葡萄籽外皮成不了寶貝。男友又急了:別瞎折騰,葡萄籽外皮又榨不出什麼油,把它當垃圾扔了吧!
誰說葡萄籽外皮是垃圾,它同樣是放錯地方的寶貝!不從眾的張麗雯,又一次搬出了自己不一般的看法。這次,熟悉張麗雯的人,都等著看她的笑話:相信,張麗雯從葡萄籽外皮上再也折騰不出什麼新鮮玩意兒來了!
用葡萄籽外皮和杏仁殼混合,經過高溫炭化、活化後加工成活性炭,每噸活性炭市場價1.5萬元。這是中國農科院的專家替張麗雯支的招。一堆無人問津的葡萄籽外皮垃圾成了每噸1.5萬元的活性炭!每一個人聽了,都難以置信。張麗雯沒有就此止步,她還要在活性炭上做文章。活性炭具有韌性強、不易變形的特點,將它壓制成炭板後進行藝術加工,可成為市場上一個獨特的賣點,每年僅炭雕藝術品一項就能賣到上百萬元。
從葡萄籽到葡萄籽油,從葡萄籽外皮到活性炭以及炭雕藝術品的開發,葡萄籽的“油”可謂被張麗雯徹底“榨”幹了。到2012年6月,短短的3年時間內,張麗雯從廢棄的葡萄籽中挖掘出了2000多萬元的驚人財富。有人問:一粒咬之不爛,吞之無味,棄之不惜的葡萄籽,你是如何看好它的開發前景的?張麗雯說:“不從眾,才會出眾!當所有的人把葡萄籽看成是垃圾時,我卻說它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所以張麗雯成功了!
青春勵志的小故事:夢想是未來最好的保障
作者:梅寒
十幾年前,我們還是一群為藝術痴狂為生活痴狂的青澀丫頭。那時,我們是北方某藝術院校美術系大二的學生,一群別人眼裡的天之驕子。高雅神祕的盧浮宮,夢一樣閃著眼睛的塞納河,音樂,香檳,成熟優雅的男人,都是我們幾個掛在嘴邊上的話題,也是我們放在心裡的最美麗的夢想。
可那些,日後想來,也只能輕輕一笑。不過是年輕時不切實際的夢想而已。
10年後,我們早已在不同的城市,忙碌著各自的生活。學美術出身的我們,做著五花八門的工作。有人做了公務員,有人去外企做了白領,還有的乾脆什麼也不做,嫁一個鑽石王老五,找一張永久的飯票,安安心心做起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
雨晨就是那樣一位。她嫁了自己喜歡的男子,男人有錢有事業,對她還好。她曾經因此賺足了姐妹們羨慕嫉妒的目光。她說,女人的一生,就像花一樣,從綻開到凋零,不過一個春天的事,要趁著自己花開正好的時候,未雨綢繆,給自己的未來找一個最好的保障。一個有錢有情義的男人,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為此,她付出的代價就是拋開自己曾經最喜歡的專業,一心一意在家做起主婦。我們一幫姐妹還在灰頭土臉地為小康生活努力奔波的時候,雨晨已優雅地坐在自家寬大的陽臺上,聽著流水般的音樂品香茗。這就是生活,從來都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不同的人面前。
雨晨生命裡那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發生在6年前。那個陰雨綿綿的秋日黃昏,雨晨同我坐在那個城市一個小小的茶館裡,整個人蒼白得如同面前的那疊面巾紙。她的眼淚,無聲無息,在那張蒼白美麗的臉上緩緩蠕動。她成了一個從天堂摔到地獄裡的女人。曾經風光無限的男人,忽然有一天回家對她說,他投資失誤,可能面臨破產的威脅。最初聽到這個訊息,看到男人一臉的恐慌,她還能故作鎮定地安慰他:沒關係,就算真的破產了,我們還有一筆資金,可以稍作調整,東山再起。誰料男人接下來說:對不起,我把我們所有的資金全壓在這上面了。雨晨說,她真恨不得跳起來抽他兩個耳光。可事實卻是,她最終連抽他耳光的力氣都沒有了,因為她聽到了下面一個更壞的訊息:“我把我們的這所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炒股,全賠進去了。現在,我們真的一無所有了。”一個曾經在商海里叱吒風雲的大男人,蹲在牆角哭得像個孩子。他把那個家全部賠進去了,才讓她知道。她已欲哭無淚。
他們從頂峰一下子跌入冰冷的現實。丈夫失業,房產被沒收,他們搬到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出租小屋,開始另一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雨晨說,那時的她曾不止一次萌生自殺的念頭。那個念頭的打住,完全是因為一個4歲孩子的話。那天,她帶著4歲的女兒去市場買東西。在一個賣運動裝的櫃檯前,女兒指著一位男模身上一套白色的純棉運動服對她說:“咱們送給爸爸一件禮物吧,就送這個。”
為什麼要送他禮物,又不過年過節,她懶懶地答著就要往前走。“因為爸爸失業了,我們要祝賀他!”響亮的童音,把她一下子震住了。低頭看時,小小的女兒正認真地瞪大眼睛,等待她的肯定。祝賀爸爸失業!她的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4歲的孩子只知道,不用上班的爸爸可以天天陪在她身邊,就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她哪裡知道生活背後的艱辛。“為什麼要祝賀爸爸失業呢?”雨晨還是忍不住輕輕地問了一句。“因為爸爸失業了,就有時間做他喜歡的事,比如去跑步啦,陪媽媽和寶寶啦……”
那一刻,雨晨心裡如狂風掠過一樣,波濤洶湧。她開始認認真真坐在桌前給丈夫寫一封信。從相識到相愛,從熱戀到婚姻,她把過往的點點滴滴回憶了一個遍。她說,那是她在同過往作一次莊嚴的告別,然後開始新的生活。她把女兒的那段話,原原本本地寫給他:因為爸爸失業了,就有時間做他喜歡的事。信的最後,她對他說:現在,我們窮得只剩下兩樣東西,就是夢想和時間,你願意用這兩樣東西來贏未來麼?那個在頹廢邊緣遊走多時的男人,捧著那封信,眼淚紛紛,墜落如雨。
6年前,雨晨從茶館裡同我分手說再見,給我重複的仍然是那句話:我們現在窮得只剩下兩樣東西,就是夢想和時間。看著她挺直著脊樑消失在街道的盡頭,我陰鬱的心忽然就明朗了。有這兩樣東西,還有什麼樣的溝坎她不能走過?
6年後的今天,雨晨真的把失去的一切又重新找回來了。她和老公聯手開了一家陶藝公司。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學藝術出身,在那一行業,做得得心應手。雨晨再不是當年那個沉溺在家庭小幸福裡的女子,她身上被壓抑多時的藝術細胞彷彿在一夜間被喚醒,頻頻閃現的靈感,加上夫妻二人兢兢業業的經營,他們的生意越來越好。也因為那一場變故,老公對她更加珍惜。他們的婚姻生活,比以前更幸福。
再次同雨晨坐在一起,面前這個成熟知性的女子身上,沒有昔日白衣牛仔的清純,也沒有6年前茶館裡的蒼白落魄。打個比喻的話,如今的她更像一枚秋天枝頭上飽滿紅潤的果子,渾身透著被歲月的陽光撫摸過的清香。“當初年輕,以為找到一個有好事業的男人就給自己買好了永久無憂的長期飯票,現在想來,那種想法實在很可笑。什麼是未來最好的保障?種種的保險,還是鉅額的存款、豐厚的物質?其實,都不是。最好的保障,是每個人心裡不滅的夢想。夢想在,腳步就永遠不會停下來。”我相信,這些話,是一個女子,走遍人生的千山萬水後才能得到的一份生命體悟。
青春勵志的小故事:小剪刀,大財富
作者:黃龍霖
她是個“80後”,僅用了短短的4年時間,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大學生,一躍而成為一個人人羨慕的百萬富翁。她,就是李劍。
1985年,李劍生於寧夏海原縣興仁鎮。母親伏兆娥是一個剪紙高手,享有“西北第一剪”的美譽。受母親的影響,李劍從小就酷愛剪紙藝術,並夢想有朝一日,將母親的剪紙藝術變成商品,推向全世界。
為了這個目標,李劍一直在默默地努力著。2009年,李劍大學畢業了,可她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去找工作,而是向母親借來3萬塊錢,成立了寧夏藝盟禮益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李劍開發的第一款產品,就是剪紙賀卡。為了推廣產品,李劍天天帶著產品跑單位、進會場。可是,一段時間下來,她賀卡沒賣出多少,白眼和奚落倒“收穫”了很多。更讓她焦慮的是,她之前向母親借來的那點錢,也快花光了。幸好愛人郭海及時從福建給她帶回了4萬塊錢,才算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為儘快開啟生意的局面,李劍推廣賀卡更加勤奮了。終於,李劍的努力有了回報。第一筆訂單,是300多張賀卡,要求一星期內交貨。可是,當時李劍的公司,因之前沒有生意,一直都沒有請工人。情急之下,李劍就拉來媽媽、妹妹和小姨一起上陣。可一家人用小剪刀沒日沒夜地忙活了4天,也只是完成了賀卡的剪紙部分。剩下的印刷部分,本想請印刷廠做,但由於印數太少,印刷廠都不願意接活。無奈之下,李劍只好窩在辦公室裡,用印表機來列印。數九寒天,夫妻倆一個負責列印,一個負責將賀卡晾在地上。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印表機又出了故障。等最後完成賀卡時,兩人已是24小時都沒合過眼了。
這筆訂單做完後,雖然後面也陸續接到了一些訂單,但由於傳統的剪紙作品大多用白紙裝裱,不僅顯得檔次低,且時間一久,還會褪色,市場空間不大。故在第一年,李劍他們製作的剪紙賀卡,僅賣出了3000多張,收入還不到1萬元。照這樣下去,不但公司的租金付不起,就連生活費都成問題。李劍再次陷入了困境。
“這個傳統的剪紙市場,任憑自己再怎麼努力,目前也就只能做到這麼大了。要想突破,就必須進行創新!”想到這裡,從不輕言放棄的李劍,決定到外面的市場轉一轉,尋找剪紙市場的突破口。結果,在一次去杭州考察的途中,質地輕軟、色彩綺麗的杭州絲綢一下子就吸引了李劍的目光。“絲綢檔次高,耐儲存,我何不嘗試做絲綢剪紙畫呢?”
打定主意後,李劍咬咬牙,一口氣就批發了4000多元的絲綢,在家裡進行試驗。由於沒有經驗,她失敗了,4000多元錢就這樣打了水漂,自己也一下子消瘦了許多。看到妻子累成這樣,丈夫郭海很是心疼,就勸她說:“咱們還是放棄吧!畢竟,這個事情從老祖宗到現在,都沒有人去做過。”面對丈夫的規勸,李劍不但沒有放棄,還說服丈夫,同意了自己再次追加幾萬元投資的建議。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李劍終於成功地將剪紙藝術與絲綢和諧地融合在了一起。
由於融合後的絲綢剪紙畫不僅檔次高、耐儲存,而且還具有國畫的韻味和濃郁的回鄉民俗味。因此,李劍的這種新產品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到2011年,公司的總銷售額已達到370萬元,2012年則突破了500萬元。
如今,李劍的公司擁有聯盟藝術家3名,專業技術人員50多名,簽約婦女手工製作者200多人。其創立的“伏兆娥剪紙”和“回鄉剪紙”兩個剪紙品牌,更是名揚海內外。
小剪刀,大財富。只要心中有夢,堅持夢想,勇於嘗試,大膽創新,不怕失敗,你就是下一個“李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