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勵志奮鬥的真實名人故事

  有很多都是值得我們去看看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篇1:胡雪巖兩次跳槽改變命運

  胡雪巖是清末最有名的紅頂商人,富可敵國的大清首富。然而,胡雪巖在未發跡前,曾經跳過兩次槽。可就是這兩次跳槽,最終改變了他的命運。

  胡雪巖第一次跳槽,是在大阜雜糧行當學徒的時侯。那時,他才15歲。一天,一位從金華來的客商到雜糧行談生意,不巧的是,客商剛到大阜就病倒了,由於他在大阜舉目無親,無人照顧,拖著病體又回不了金華,心裡十分著急,一時急火攻心,病情更加嚴重了。心地善良的胡雪巖知道後,就主動趕到客商的病榻前,給他端藥送飯,忙前跑後,照顧得十分周到。在胡雪巖的精心照料下,客商很快就康復了。康復後,客商十分感動,主動對胡雪巖說:“我是金華火腿行的老闆,我的店鋪的規模比你所在的這個小雜糧行大,也更有發展前途,這樣吧,你跟我走,到我那邊去上班,如何?”面對客商拋來的橄欖枝,胡雪巖卻出人意料地拒絕道:“這個可不行,我得先問一下我的老闆。老闆同意了,我才可以答應你。如果老闆需要我留在這裡,即使我想去,也不能跟你走。”後來,當他去徵詢原來老闆的意見時,老闆見他如此懂事,就欣然答應了。胡雪巖於是就從雜糧行跳槽到了金華火腿行。

  到了金華後,因為金華火腿行的規模比較大,很多業務都要與杭州的錢莊打交道。和錢莊打交道的時間一長,向來善於觀察和思考的胡雪巖發現,開錢莊很賺錢。從此,他開始暗下決心,一定要到錢莊去當學徒。

  可是,怎麼去呢?對此,一般人可能就會直截了當地去問:你們那裡需要學徒嗎?我能不能去呀?或者暗地裡偷偷地遞上簡歷、找關係等等。但胡雪巖沒有這樣做,而是首先詳細瞭解當錢莊學徒所需的條件。當得知做錢莊學徒要算錢算得快、算盤打得熟、字寫得漂亮時。他馬上開始每天暗自苦練書法和珠心算。由於他刻苦用心,很快就掌握了這些技能。之後,在與錢莊掌櫃核對賬目時,胡雪巖就故意不用算盤,全靠心算報賬,且算得又快又準,這引起了錢莊掌櫃的注意。後來,錢莊掌櫃發現胡雪巖的算盤也打得快,還勤快好學,於是主動跟胡雪巖的老闆說:“我們錢莊非常需要像胡雪巖這樣的人,你願不願意把他讓給我呢?”看到胡雪巖有更好的發展前途,同時又能進一步加強自己與錢莊的聯絡,老闆自然是高興地答應了。就這樣,胡雪巖不用自己開口,也不用求人,便如願以償地進入了錢莊,不動聲色地順利實現了第二次跳槽。從此,胡雪巖通過錢莊,最終成就了他人生事業的輝煌。

  篇2:宮崎駿終身成就獎的自我修煉

  2015年2月23日,宮崎駿再次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宮崎駿的名字以及他的工作室吉卜力,是日本動畫的代名詞。宮崎駿是日本動畫產業的中流砥柱,一個最優秀的折中主義者。從手法來看,他的藝術語言一點兒也算不上前衛,他一直是在別人的實驗基礎上耐心打磨,然而就是這樣,他的技巧反而讓更多地人領略到。或許宮崎駿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他明白要想讓世人警醒,那他的語言反而要溫和,因為過分刺耳的吶喊有時會讓脆弱的人類掩起耳朵。或許宮崎駿吃了折中主義的虧,那使他不能成為一個耕耘者,但宮崎駿更多地佔了折中主義的便宜,他成了一個收穫者。其次,他完美地把握了現實和想象的平衡,他讓人知道想象世界的美好,一切如天花亂墜。看他的作品,就好像在人類狹窄的後腦上開了一扇廣闊的天窗,讓人不由自主地相信夢想的力量,因為夢想的存在是藉以人與神比肩的理由。1922年法國影評家埃利•福爾滿含感情的預言:“終有一天動畫片會具有縱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層次,會有德拉克洛瓦的心靈、魯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開朗琪羅的活力。一種視覺交響樂,較之最偉大的音樂家創作的有聲交響樂更為令人激動。”八十年後,世界動畫界最接近埃利•福爾夢想的,首推宮崎駿。

  搜狐網評價宮崎駿的動畫片是能夠和迪士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人生、生存這些令人反思的訊息,融合其中。他的這份執著,不單令全球人產生共鳴,更受到全世界的重視,連美國動畫王國迪士尼,都有意購買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發行版權***亞洲地區除外***。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沒有他日本的動畫事業就會大大的遜色。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時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後的精神支柱人物。宮崎駿在打破手冢治虫巨人陰影的同時,用自己堅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協的奮鬥精神為後代動畫家樹立了榜樣。

  篇3:邁過失敗那道坎

  作者:宋欣

  在外人眼中,他是幸運兒,創業僅僅4年的聚美優品已經在紐交所成功上市,年紀輕輕的他一夜之間就成了億萬富豪。他卻是這樣總結自己的創業之路:要想成功,先要邁過失敗那道坎。他叫陳歐,是“我為自己代言”的聚美優品CEO。

  在南洋理工大學讀書期間,他第一次嚐到失敗的滋味。大四那年,僅僅憑著一臺膝上型電腦,他就創立了一款線上遊戲平臺,迅速風靡世界,短時間內吸引了數量龐大的遊戲玩家。當遊戲平臺發展的不錯時,陳歐要去斯坦福讀MBA,他找來一個職業經理人打理公司,還從90%的佔股比例中分文未取地自願讓出40%給對方。隨著職業經理人引進其他天使投資人,對方所控制的股權比例已經超過50%,而陳歐只剩30%多,而且他發現公司已經改了名稱。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也失去了話語權。做了兩三年的企業白白送人之後,連名字都被改了,這個跟頭栽得有點大。

  失敗是痛苦的,但認輸更加痛苦,陳歐顯然不想做這個痛苦的人。

  第二次創業,陳歐選擇的還是遊戲行業,成立了公司,創業專案是在社交遊戲中內建廣告。當時這個東西在美國很火,但他很快發現,他們搬來的國外模式在中國行不通。當初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被現實潑了一桶冰水,剩下的是無助和焦慮。折騰掉數月之後,陳歐發現方向、資源、團隊,這些創業的基本要素幾乎一無所有,轉型的方向亦不明確,他再次嚐到了失敗的滋味。

  失敗不可怕,關鍵是要知道失敗的原因,還要從失敗中找到商機。

  2010年3月,陳歐、戴雨森聯合創立聚美優品,以團購模式切入化妝品電商行業。生意火得一塌糊塗,但很快遭遇“301”滑鐵盧。所謂的“301”就是聚美的三週年大促,在團隊歡慶的時刻,2013年3月1日凌晨時分,網站出現了崩盤的跡象,凌晨2點,聚美網站還是處於崩潰狀態。早上6點潮水般的使用者就衝向聚美,新一輪大癱瘓再次上演,無奈之下,技術人員開始往外踢使用者。隨後,壞訊息接踵而至,真正壓垮陳歐和聚美的不是伺服器崩掉,而是嚴重的爆倉。堆積成山的貨品發不出去,客服電話被打爆,幾十萬使用者十幾天收不到貨,也聯絡不到聚美。陳歐被網民謾罵,連微博都不太敢發。公司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品牌受到極大的傷害。從雲端直接跌進谷底,這更是極大的挫折。

  失敗不可避免,失敗是挫折、是痛苦,更可能是災難。人人都不想失敗,害怕失敗,但一定會有失敗的時刻。所以失敗需要學習、需要適應,更需要奮進和努力。

  他很慶幸,每次都沒有被失敗壓倒,每次都能從失敗中昂起頭來,從失敗中學習,努力嘗試不輸,把失敗變成成功。

  大學創業失敗的經歷,讓他明白一個公司沒有健康的股權組織架構,只是憑藉對人單純的信任感,很難保證未來不出問題,於是,他選擇了重新開始。

  第二次創業,他認識到單純照搬國外的模式是不行的,於是他積極轉型,開始調研國內化妝品市場。

  聚美“301”遭遇滑鐵盧,讓他認識到網站崩盤意味著技術的系統架構、程式碼質量存在問題,至於爆倉,則是發單能力遠落後預期。於是,他冷靜下來,正視公司發展中拔苗助長的過程,開始重視整個團隊的發展。

  陳歐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知道輸、如何輸、如何不輸、如何從輸到贏。

  現在,聚美優品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化妝品限時折扣網站,於5月16日在紐交所成功上市,陳歐也成了人人羨慕的億萬富豪。在聚美優品的廣告中,陳歐為自己代言,他一番勵志的話語激勵了更多正在創業的年輕人。他說:“也許會失敗,但人生很短,千萬不能讓自己後悔。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要想成功,先要邁過失敗那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