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勵志小故事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都選擇了創業而不是就業,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四川南充大學生村官帶頭創業
養牛,這可是農村人做的事,秀才怎麼會去養牛呢,你別看他是個秀才,養起牛來可頭頭是道。
“廣闊田野,大有作為”,自2007年7月中央啟動“一村***社群***一大”計劃以來,許多優秀大學生揹著行囊,懷揣著夢想,踏上了建設新農村的征程。在南充市嘉陵區禮樂鄉就有這樣一位有著創業夢想的村官,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創業風采。
來到禮樂鄉10村七組大學生村官徐樂軍辦的養牛場時,他和家人正在喂牛吃草。今年27歲的徐樂軍,瘦高的身材,黝黑的面板,一副眼鏡架在高高的鼻樑上,看上去十分斯文。見到筆者到來,徐樂軍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牛圈有點臭,你就在外面等我下,免得把你衣服弄髒了。”這番話,著實讓筆者感覺到這小夥子是一個真誠、細心的人。
當牛犢,迎難而上帶頭創業
徐樂軍說:“2008年我從西昌學院農學專業畢業後,同年9月考上村官,被分配到嘉陵區大興鄉保頭寨村任村長助理,2010年9月調到禮樂鄉銅鋼鋪村任村長助理。剛到村擔任助理工作時,我聽到周圍人說得最多的就是‘大材小用’‘學非所用’、‘娃娃官’、‘鍍金’、‘跳板’等等,雖然這些話不太好聽,但村民們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有一段時間,徐樂軍反覆思考著這樣的問題:如何改變群眾的看法,如何贏得村民、幹部的信任。為了拉近和群眾的距離,徐樂軍利用一個月時間,跑遍村裡所有的小組,瞭解了該村的基本情況。
“‘創業是大學生村官實現理想,在農村改變群眾觀念,引領群眾創業致富,發揮到村任職作用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徑。’在村官培訓結業典禮上,區委組織部領導的講話,讓我堅定了信心。”徐樂軍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帶頭創業,用本事說話,以業績服人。
牛勁足,養牛場半年收入20萬
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徐樂軍介紹說:“銅鋼鋪村沒有支柱產業,大部分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留守在家的老年人文化素質大多偏低,僅有致富的強烈願望,卻心有餘而力不足。選擇什麼創業專案,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困難如何解決,都是大難題。”
為了獲得更多的資訊,徐樂軍向當地農民請教,拜訪附近的致富能手。“我最後總結出來,銅鋼鋪村最適合發展種養業,利潤空間巨大,發展前景廣闊。不過村裡的養殖業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科技化,我當即就決定利用自身所學知識,再結合村裡的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徐樂軍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和妻子,全家人一拍即合。就這樣,徐樂軍走出了自主創業的第一步,投資30萬元辦一個養牛場,其中自籌資金27萬元,再通過信用社貸款了3萬元。
養牛場建立起來後,徐樂軍前期購進了100多頭小牛,通過他和家人的精心飼養,一年後將投資成本全部收回。今年上半年,徐樂軍的養牛場已出欄牛60多頭,收入近20萬元。現有存欄牛50多頭,山羊50多頭,價值近20萬元。為了實現產銷一條龍,他還找人合資經營“老黃牛牛肉牛雜火鍋店”,從而帶動了周邊農戶積極發展養殖業,增加經濟收入。“現在養牛場的規模,是我在創業初期想都不敢想的,看著自己的夢想在一點一點實現,流再多的汗水也值了。”徐樂軍開心地說道。
有牛氣,投資80萬建設生態園
徐樂軍的創業故事為嘉陵區禮樂鄉10村發展樹立了典型,為該村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和推動作用。徐樂軍告訴記者,他計劃在3年內建成一個佔地10畝的農業生態園,集養魚塘、觀光農業、農家樂於一體,預計投資80萬元,可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30人以上。
:大學生小本創業——校園裡的小商販
作者:李仕權
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山村,有兩個姐姐,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而且疾病纏身。我上大學的學費是貸的款,生活費須得由我自己掙。
以前,我做過家教、促銷員、助教員、臨時工,現在我是一個校園商販,當然是業餘的,也就是在校園裡兜售商品。我選擇這個職業也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為我忙於學習雙學位班的課程,沒有整塊的閒暇時間去做兼職了;其二,是我得了1500元的甲等獎學金,有了做小生意的本錢。
最開始我做的是賣嗓子藥的生意,這來自於一次偶然的靈感。那是開學的第三天,我從校體育館前面路過,見新生們正在進行軍訓,炎炎烈日下他們個個汗流浹背。訓練的科目是正步走和喊口號,我聽見他們扯著嗓子使勁地喊,但乾枯的嗓子都已顯得沙啞不堪。於是我想到了賣嗓子藥。
第二天,我販了三十袋“金嗓子喉寶”去碰碰運氣,沒想到竟特別火爆,我被新生們包圍著,“喉寶”一下子就被搶購光了。一位同學還叮囑我“明天務必要來”呢!於是,以後的每天早晨,我都到大藥店去批發50袋“金嗓子喉寶”和50盒“西瓜霜潤喉片”,然後到操場上去售賣,每天都能賣完,不少新生還成了我的回頭客。
這樣一天下來,我可賺50塊錢。半個月的軍訓,除去頭三天和下雨的兩天,我一共賺了500塊錢!這可是我有生以來做的第一筆生意的收入,我至今仍記得那天晚上我緊攥著數好了的錢激動得一整夜沒閤眼!
軍訓結束後,我只能“轉向”,賣一些日常用的小商品,比如鑰匙扣、髮夾、紙巾、筆袋、小飾物等等。我每星期去漢正街進一次貨。每天我都利用課餘時間,背一個大包,提一個小包穿梭在校園裡,大包裡裝的是各種小商品,小包裡裝的是課本、筆記本等。
我已經歷練出一雙商販才有的“生意眼”,我東瞅西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只要一發現有人有“買東西的傾向”,我便立即熱情地跑過去推銷我的商品。但我也不能不坦白我第一次的羞怯和失敗。
那天,我正在教室裡自習,發現前排的女同學感冒了,不停地用紙巾擦鼻子,一袋紙幣她很快就用完了。顯然,她正處於需要供給商品的“最佳狀態”。我見是個好機會,便鼓足勇氣拍了拍她的肩,說:“我這裡有紙巾,你買嗎?”“買?”她大吃一驚,但旋即變得很平靜地說了一個字:“買。”但她的這種“異常平靜”,卻像一根鋼針,將我勇氣的氣球一下子戳破了,我改了口,說:“不是,我說錯了,是送給你。”我的臉發燙,一直熱到了脖子。
事後,我找了幾百個理由為自己辯護,都不能原諒自己。不過,慢慢地我便不再怯陣了,我開始能夠做到不卑不亢。是的,做一個自食其力的校園商販,畢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儘管我們不要從“勞動價值論”的角度來論證它的合理性或者崇高性。當然了,這其間也還是有許多的辛酸的。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賣髮夾。那次,一位師姐想買一個髮夾,但只願出兩塊錢,我則堅持要兩塊五,結果竟惹惱了她,我被她狠狠地罵了一頓,她的許多話深深地傷害了我的心!一度讓我極度地自卑,甚至產生過退學的念頭。但是,這樣的為了“公道的五角錢利潤”而不惜惡罵勤工儉學同學的學友,畢竟是極少數,大多數學友卻給了我鼓勵和幫助,他們使我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和校園商販行為的“正義性”,使我有勇氣繼續做下去。
大二上學期我賺了400多,今年開學才一個多月,便已賺了200多了,可以說又是一個開門紅。
做一個辛勤的校園商販,使我能夠自食其力地順利完成學業,也為同學們帶來許多的便利。現在,我挺自豪選擇了這個“事業”,它鍛鍊了我,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收穫了“第一桶金”。當然,這絕不單純是金錢意義上的。
:浙江縉雲縣大學生回鄉創業
回鄉創業的縉雲大學生翁傑經歷了重重困難後,最終在多肉植物上找到了突破口。如今他的多肉植物基地規模步步擴大。3年前翁傑從浙江師範大學畢業,他放棄杭州高薪、有前景的體面白領工作,選擇回到縉雲老家創業致富。
放棄都市白領工作回農村 創業之初大學生挫折連連
出生於***的翁傑是個地道的農家男孩,個頭不高,面板黝黑,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我沒有其他優勢,唯一的優點就是能吃苦。”這是翁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翁傑的出生地是縉雲縣新建鎮丹址村,這是縉雲縣西部的一個小山村,務農收入低,村民多外出謀生。鄉親們為生計四處奔波的情形,暗暗在翁傑心中種下了“為村民們做點什麼”的種子。2012年6月,當時的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向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線路運輸專業的翁傑伸出了橄欖枝。面對一份專業對口的高薪白領工作,翁傑心中糾結萬分。推薦創業創富微信:cycf99,帶你創業致富。回農村:四年的專業知識相當於白讀;留在大城市:房子、車子重壓下,最初的夢想何去何從?綜合權衡下,翁傑還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回到農村創業。
回到縉雲老家後,翁傑先後經歷了家族企業縉雲縣七彩照明材料有限公司破產,為還外債瘋狂接單鎖具拋光加工的落魄經歷。
2013年底,五水共治浪潮襲來,由於鎖具拋光加工產生粉塵汙染,翁傑也不得不停下,那時他仍欠賬20多萬。
負債起家種植多肉植物
第一次創業失敗了,第二次創業又失敗了,還要繼續嗎?
“工廠倒閉後,我負債30萬元,雖然當時心裡有點慌,但我不後悔,更加堅定了要創業,要翻身,證明給自己也給別人看。”翁傑說。
翁傑根據家鄉多山、多竹林的特色,開始擺弄各種石製品、竹製品,並在淘寶網上開起了網店。各種新奇的根藝花盆、石頭花盆、竹子花盆等手工花盆一掛到網上,很受愛花人士的喜歡,訂單接二連三飛來。
在網店賣花盆、花瓶,翁傑常常會拿些花花草草當拍攝道具,多肉植物也在其中。翁傑發現,光顧網店生意的顧客除了購買花盆、花瓶外,還希望連帶多肉植物一起購買。顧客購買花盆後,也大多用來種植多肉植物,而且搭配起來非常好看。2014年春,經過慎重考慮後,負債30萬的翁傑,又向親戚借款10萬元,大膽建起了縉雲縣老翁家庭農場。“當時欠有外債,又摸不清整個行情,只能小心翼翼地推進。推薦創業創富微信:cycf99,帶你創業致富。”翁傑說。大棚裡種植的多肉植物,搭配石頭、竹製器具,再在植物根部鋪上鋪石、黃金草等,一個創意多肉盆栽躍然眼前,價格也比單買器具多了好幾倍。
為了學習多肉植物的栽培與管理經驗,翁傑花費2個多月時間走遍了山東、江蘇、安徽、福建、上海、雲南、廣東等10多個省市的多肉種植基地,並且帶了大量種苗回到了縉雲,建起了2個種植大棚。
品種引進後,就是種植技術的問題了。因為不懂多肉的習性,去年冬天凍死了一批夏天品種的多肉,今年夏天又熱死了一批冬天的多肉。“雖然代價有些慘烈,但通過自己的摸索,積累下來的就是實在的經驗。”翁傑說。如今他已基本掌握了各個多肉品種的習性和種植方法。做出名堂後,他又向銀行貸款80萬元擴大種植規模。現在翁傑的農場面積近30畝,種植大棚20多個,多肉品種600多個。
“小多肉”也可做成“大生意”
雖說多肉植物比一般的植物易養活,但翁傑還是走了不少彎路。剛開始買的2000多株幼苗,由於對它們的習性不熟悉,很多還沒長成就枯死了。翁傑便在網上遍訪名家,向種植大戶取經。比如,玉露等品種需要陰養,不能晒太陽,他就在大棚外面再加一層黑色的遮陽網;林賽、卡羅拉等品種對土壤透氣性要求很高,他就在配土時多加一些顆粒物……經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翁傑慢慢摸清了多肉植物的“個性”,有了自己的一套“種植經”。翁傑還專門開通了微信,和朋友們分享養“肉”心得,還不時地“晒”一下自己的“小新寵”。
對於自己的創業路,翁傑信心滿滿,“萌”感十足的多肉植物擁有大批粉絲。“我也在淘寶上‘試水’,市場反映很好。不到三個月,淘寶上的銷量就做到了三顆皇冠!”翁傑對創業魚介紹說,現在雖是淡季,但還是忙得不可開交。
“多肉”的銷路完全不是問題,但是缺乏資金流轉卻讓翁傑覺得很棘手。
縉雲縣就業管理服務處在瞭解到翁傑的的情況後,專門組織人員送政策上門,並且鼓勵其創業。“現在大學生創業,政府給予大力支援,並且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比如:一次性創業補貼、大棚的場地租金等,我們還提供不超過3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並且給予全額的貼息。”就業管理服務處負責人介紹說。
有了政府的鼓勵與支援,翁傑坦言,自己又多了一份信心。“現在創業雖然很苦,但我相信一定可以闖出一片新天地。”
現在通過不斷學習和研究,翁傑的大棚內培育的多肉植物品種也已越來越多,達到了600多種,價格從幾元錢到幾百元、幾千元不等。“老翁農場”也從起初月銷售2000多元發展到現在日均銷售3000多元,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1萬多元的日銷售額,月銷售額達到了10萬元左右,年收入將達到1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