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勵志故事短篇

  蘇格拉底曾說,人生就是一次無法重複的選擇。每個人都會時常面臨來自生活、工作和社會的各種各樣的壓力與問題。當難題迎面而來的時候,充分汲取、掌握並運用睿智的哲理來指明人生的方向,領悟人生的意義,就能加速我們成功的程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登上國際頒獎臺

  2000年8月13日上午8時,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國際體育場內坐無虛席,第五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拉開了序幕。來自54個國家的800多名選手,緊張地進行著有34個專案、為期3天的國際大賽。吳洪生與其他28名中國選手也參加了比賽。

  在女裝製作組,吳洪生是近百名選手中惟一的男性,評委要求參賽者3個小時內自行設計、製作一件女式襯衣,很多選手沒按時做好,而他卻僅用了2小時20分鐘就完成了製作。他的作品以款式新穎、做工精美贏得了大賽評委的一致認可,眾多富有經驗的外國選手也都“OK!OK!”地讚歎不已。最後,吳洪生榮獲了該專案比賽的金獎。當布拉格市長把金燦燦的獎牌掛在他的胸前時,賽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吳洪生的淚水打溼了金牌,他百感交集:“我終於夢想成真了!這不僅是對祖國、對親友的回報,更是我人生價值的體現。一位韓國記者問我這次拿到金牌能得到多少萬獎金,我回答他:‘這獎牌是我的無價之寶,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成功之刻,到處是掌聲與鮮花,然而隱藏在掌聲與鮮花後面的汗水、淚水又有誰知呢?

  不幸孩子的幸福童年

  1962年,吳洪生出生於山東省棲霞市寨裡鎮吳家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裡,排行第五,自幼天真活潑,極受家人喜愛。誰料,3歲那年,他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問藥,小洪生在痛苦的煎熬中一躺就是5年。8歲時,他的病情突然好轉:雙手可以活動了,大小便有了知覺,兩條癱瘓的腿也能動彈了。吳洪生說,這一輩子也忘不了當時的情景:母親抱著他失聲痛聲,熱淚在他臉上恣意流淌。病情好轉後,小洪生就纏著父母要上學讀書。剛開始,由哥哥姐姐揹他上學,很快,聰明伶俐、好學上進的小洪生就贏得了師生的喜愛。漸漸地,老師和同學們主動輪流揹他上學。

  後來,同學中的吳柯平、吳柯勇主動承擔了接送任務。夏天,烈日炎炎,孩子們喜歡穿一件紅色背心,而吳洪生和他的兩個小夥伴總是要多穿一件,因為天天背送,時間長了,背與被背者總是一個後背破洞,一個前胸破損。冬天,寒風裹雪,兩個孩子揹著他相互攙扶著蹣跚而行。一個雪後的清晨,吳柯平揹著洪生去上學,不小心滑到了路邊1米多深的雪溝裡,溝沿上的雪融化結冰了,兩人怎麼爬也爬不上去了,在雪中折騰了半個小時,最後被一位過路的大爺救了出來。師生們對洪生的關心愛護,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就這樣,在師生的背上,小洪生讀完了小學和初中的課程。

  走過去,前面是個天

  1978年,吳洪生以全縣統考第5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了重點高中,然而在體檢時卻被無情地刷了下來。眼巴巴地看著朝夕相處的同學升入高中,而自己只能面壁獨處,洪生一手抱著母親的腿,一手捶著床,哭喊著:“媽媽,我要上學,我要讀書……”母親心痛欲裂,卻也只有偷偷地抹眼淚。村裡人也議論紛紛:“小瘸子撈不著***不能***讀書了!”“小瘸子”的字眼象皮鞭一樣抽打著洪生,隱隱傳來的“鐺鐺”的上課鈴聲像針扎一般刺著他的心。吳洪生意識到了殘疾將給他帶來可怕的人生,痛苦、失落、絕望籠罩著。

  一天,洪生趁家人不在,扶著板凳,挪到了父親保管生產隊農藥的屋裡,想喝藥自殺。看著眼前的農藥,他禁不住淚如泉湧,就在打開藥瓶的一剎那,昔日同學們風裡雨裡、汗裡淚裡揹著他上學的情景歷歷在目。“難道大家不辭辛苦地照顧我,換來的竟是我的自殺?”“不,決不能!我要戰勝命運,用自己的雙手去實現自身的價值!”他擦乾眼淚,將藥瓶放回了原處。

  為了自立更生,洪生開始學鐘錶修理。兩個月下來,家裡的兩口鐘被他折得七零八落,卻怎麼也組裝不到一起。失去耐心之後,他徹底絕望了,死亡的陰影又一次佔據了洪生的頭腦,他選擇了跳井自殺。然而他幾次剛爬到井口邊,就被家人發現並攔住了。

  慶幸的是,吳洪生有一直牽掛、愛護他的良師益友。老師和同學們給他帶來了書報,如《把一切獻給黨》、《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等等,而洪生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夥伴吳柯平送給他的一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自傳體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歷經戰火的洗禮,出生入死,身殘志堅的動人事蹟深深打動了他。“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給予人的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當洪生看到這段時,不禁為自己的過去羞愧不已,他把這段話工工整整地抄錄下來,貼在自己的床頭,激勵自己不斷奮進。

  見洪生喜歡繪畫,父親就為他買來了一套服裝教材。他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初時,在報紙上臨摹、剪裁,後來,家裡的舊衣服成了他的試驗品。沒有老師指導,他就自己對照書本中的尺寸裁剪;無法站立,便坐著板凳,伏在炕沿上剪裁……4個月後,在姐姐的幫助下,他把炕當作剪裁桌,門為燙衣板,搪瓷缸為熨斗,開始為親朋好友免費做衣服。洪生承諾:做好了不要錢,做不好賠償。他這樣逼著自己做好每一件衣服,因為一旦做壞,自己根本無力償還。漸漸地,他成了十里八鄉有名的裁縫。1979年,他到村裁紉組做了一名技術工人,由於他為人忠厚、技術過硬又肯吃苦,在1982年至1996年間,洪生先後被鎮供銷社服裝廠、縣二輕局服裝廠、煙臺佳佳服飾有限公司聘為廠長、經理。

  吳洪生的自尊、自強、自立精神贏得了人們的敬佩,也贏得了鄰村姑娘徐秀麗的心,兩人偷偷相愛了。世俗的冷嘲熱諷和家庭的反對沒能阻止他們的相愛,不久,身高1?68米、端莊秀麗的健全姑娘徐秀麗做了雙腿殘疾的吳洪生的妻子,這在當時成了鎮裡的頭條新聞。

  有人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一個堅強的女人。每談及自己的家人,吳洪生總是一臉的幸福與自豪:“在我眼裡,妻子徐秀麗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美麗、最可愛的人,沒有她的支援,就沒有我今日的成功。”

  1996年,在當地政府和妻子的鼓勵支援下,吳洪生辭去了佳佳服飾有限公司經理的職務,創辦了自己的服裝設計中心——夢迪製衣公司。公司成立後,最忙的不是洪生,而是徐秀麗。公司的大小事秀麗都要參予決策,丈夫每到一處她都要攙扶照顧,尤其是上下樓時,怕洪生摔著,她就揹著他樓上樓下地跑,每每總是大汗淋漓,她卻從無半句怨言。看著揹負著自己的妻子渾身被汗溼透的樣子,吳洪生的心裡便會洋溢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激情,是疼愛更是感激,是依靠更是力量!於是他加倍努力,也不斷取得了新的成績,在短短4年間,他先後奪得了山東省殘疾人技能選擇賽女裝製作專案第一名,全國此類專案第一名,併成功地登上了國際頒獎臺。

  盡我所能,回報社會

  在吳洪生的札記中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我是個苦命的孩子,但有幸生長在充滿友愛和真誠的社會主義大家庭裡。作為一個大寫的人,與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其他生命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的生存必然有著剛毅和執著的成功,他的發展必須有著為社會作出最大貢獻的責任。”

  在吳洪生被聘任為廠裡、經理期間,他毫無保留地把裁縫技術傳授給職工,無償對200多名職工進行技術培訓。1996年,為了讓當地的下崗職工“看到一種希望,一種精神,一種鼓舞和激勵”,他主動為黨和政府排憂,他辦的公司當時招收的30名職員都是下崗職工,他常以自己為例,鼓勵他們學一技之長,走自立自強的道路。4年來,公司先後安置了30名下崗職工,15名殘疾人,使他們走上了富裕之路。公司為國家上交利稅5萬多元,並且,每年都為幹休所的老同志送去衣服和禮品,為社會福利院捐贈款物。

  如今,夢迪公司已從負債20萬元發展成為淨資產達50萬元的,集設計、製作、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企業。談及將來,洪生還有許多想法:“我想擴大企業的規模,再安排50名下崗職工和殘疾人就業,成立‘夢迪殘疾人服務社”,免費為殘疾人提供脫貧致富技術、資訊及用品用具,把服務社辦成‘殘疾人之家’,讓‘夢迪’為更多的下崗職工和殘疾人創造擇業機會,提供技能培訓,與他們共拓堅實的人生之路,我要盡我所能,回報社會!” 霍金是誰?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或許,他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

  :智慧的大腦誕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後,他們的鄰居回憶說,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他的頭顯得很大,異於常人———這多半是因為霍金現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於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裡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不過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鎮上的確顯得與眾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他的父親是一位從事熱帶病研究的醫學家,母親則從事過許多職業。小鎮的居民經常會驚異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駕駛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穿過街道奔向郊外——汽車在當時尚未進入英國市民家庭。然而這輛古怪的車子卻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動的天地。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他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他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為他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裡與同學們一同遊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病魔出現了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裡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然而,一個女子出現了。

  輪椅出現了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

  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著。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後,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後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影象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裡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

  當然,霍金也嚐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著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現實取代了愛情的浪漫,他和簡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來自直覺的啟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物件是宇宙,但他對觀測天文從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與傳統的實驗、觀測等科學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覺。

  “黑洞不黑”這一偉大成就就來源於一個閃念。在1970年11月的一個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時開始思考黑洞的問題。他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是有溫度的,這樣它就會釋放輻射。也就是說,黑洞其實並不那麼黑。

  這一閃念在經過3年的思考後形成了完整的理論。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佈,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而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黑洞只吞不吐。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霍金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暢銷書之王:《時間簡史》

  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銷量已經高達2500萬冊,從1988年出版以來一直雄踞暢銷書榜,創下了暢銷書的一個世界紀錄。在這本書裡,霍金力圖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來講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黑洞和時間旅行等。

  在《時間簡史》一書的開頭,霍金指出:“有人告訴我,我在書中每寫一個方程式,都將使銷量減半。於是我決定不寫什麼方程。不過在書的末尾,我還是寫進一個方程,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舉不致嚇跑一半我的潛在讀者。”現在看來,霍金完全是多慮了。

  :一個格外芳香的蘋果

  他是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釐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他的到來不僅沒給家裡帶來歡樂,反而給父母的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家裡人對他的未來充滿了憂慮。因為他患上了罕見的“成骨發育不全症”,這種病人體內鈣質無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頭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稱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親擅長吉他和電子風琴,受家庭的影響,他還在很小的時候,就對音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7歲那年,他在電視上一場鋼琴音樂會,著迷到神魂顛倒的地步,向父親提出自己也想要一臺鋼琴,父親滿足了他的要求。

  但是,一個手腳無力,行動不便的人,要想學習鋼琴談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別人抱著才能上下鋼琴座。有一次,父親剛把他抱上座位,有事臨時出去了,他一不小心,從座位上摔了下來,腳被摔成了骨折。

  心疼他的父親建議他學點別的,可是他死活不同意,就認定了鋼琴。無奈之下,父親想出辦法,在琴上安裝了一個特殊的輔助器,使他的腳較容易牽動鋼琴踏板。雖然如此,他還是在練琴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意外的情況,以致於經常往返於醫院和家之間。但他卻不管不顧,憑著頑強的毅力,近乎瘋狂地練琴,這一練就是五年。

  他13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父親獲悉一個劇團急需招聘一個丑角兼配角,覺得他很適合,於是送他去了。劇團內有一個名叫布魯內的小號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幾次之後,發現他在鋼琴方面有著特殊的悟性,就推薦給打擊樂演奏家洛馬諾重點培養。在兩位音樂家的悉心培養下,15歲時,他推出了個人的第一張專輯《閃光》。優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轟動法國音樂界,使他一夜之間成為“巨星”。

  他第一次公開演出時,先是在臺前離觀眾最近的地方,站了足足3分鐘。最後,他笑著問:“都看夠了吧?”在全場發出會意地笑過之後,才開始表演。聽完他的演奏,觀眾被他的音樂震憾了,先是短暫的沉默,繼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事後,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先站三分鐘,他說:“很多人是因為好奇我的身材才來的,先讓他們看個夠,才會仔細聽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靈魂的高度。”

  置身於神奇的音樂世界中,他忘卻了殘缺肢體帶來的痛苦,變得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對於取得的成績,他仍然不滿足,堅持每天練琴的時間增加到11小時,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180場。有時,超負荷的訓練量甚至令他的指骨折斷,他也在所不惜。他的鋼琴越彈越好,名氣越來越大。1987年,他推出的另一張專輯《樂曲》,成為他音樂行程中決定性的轉折,讓成為世界級鋼琴大師,他的足跡遍及紐約、米蘭、東京、巴黎等著名音樂城市。所到之處,都是一片讚譽之聲。這時,所有人都已經不再對他的奇特身材好奇了,而是帶看欽佩的心在仰望他靈魂的“高度”。

  然而,再偉大的人物也有沉浮之時。自《樂曲》出版後,他的事業開始落入低潮,因為焦急,有一次甚至暈倒在酒吧的階梯上。甦醒過來後,他說:“我的骨頭那麼脆弱,這次卻竟然一點傷都沒有。我告訴自己:時間還沒到,上帝還不想讓我***。”

  樂觀的心態讓他對未來仍充滿信心,堅持每天練琴11小時以上。果然,過了不久,他的事業又迎來了輝煌的時刻,不僅簽約了新的唱片公司,而且出的唱片一張比一張好,廣受歡迎。尤其是與另一名法國爵士樂手格拉貝蒂合作的唱片銷售量突破10萬張。

  有人曾經問他成功祕訣,他引用一位哲人的話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優秀和缺陷並存。有的人缺陷比較大,那是上帝特別偏愛它的芳香,而我就是那個格外芳香的蘋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於紐約,年僅36歲,他留給人間最後的一句話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他就是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世界鋼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一個樂觀向上,勇於接受命運的挑戰,克服身體的巨大障礙,奏出人間最美妙樂章的殘疾人。他的身材雖然矮小,但他靈魂的高度,足以讓世人仰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