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機器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近年來我國的資訊化及數字化校園持續發展,校園的計算機中心也應隨之進行相關機器的更新與增加,以便於滿足快速增長的各類需求。因此,虛擬機器在各大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分析是當下最主要的任務。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虛擬機器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虛擬機器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全文如下:

  [摘要] 近年來我國的資訊化及數字化校園持續發展,校園的計算機中心也應隨之進行相關機器的更新與增加,以便於滿足快速增長的各類需求。因此,虛擬機器在各大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分析是當下最主要的任務。

  [關鍵詞] 虛擬機器;高校;計算機教學

  前言

  虛擬機器***VM***,也就是在同一臺電腦上把硬碟以及記憶體的區域性分出來進行若干臺機器的虛擬,每一臺機器都能夠運作獨立的作業系統並且相互之間沒有任何的干擾,這些新機器都有著自己單獨的CMOS以及硬碟、操作體系,操作者可以很輕鬆地對它們進行分割槽、格式化以及系統的安裝、軟體的操作,還能將幾個系統連線為一個網路。

  一、虛擬機器的作用

  ***一***在虛擬系統出現崩潰以後可以進行直接的刪除,從而不會影響本機系統,同樣在本機體系出現崩潰以後也不會影響到相關的虛擬系統,還能夠在下一次重灌之後再融入之前做的虛擬系統。虛擬機器的相關軟體是不需要重新開機的,直接就可以在一臺電腦上運作多個OS,這樣不僅便捷還安全。

  ***二***虛擬機器不會毀壞本機的操作體系及軟體,虛擬機器的硬碟一般都是本機上的一個檔案,虛擬機器在硬碟上的操作只會在這一個檔案上運作;且虛擬機器可以支援多系統操作,同時在一臺PC機上運作多個操作體系,根據各類情況呈現多種操作體系的環境;還能在單機上進行網路的構建,虛擬機器提供了虛擬網路的相關設施,比如交換卡以及網絡卡等。同一臺機器呈現區域網,並利用標準的TCP/IP協議通訊,以便於相關的計算機網路實踐;還可以通過虛擬機器進行各類軟體的測試,虛擬機器可以避免病毒對其餘操作體系的損壞與侵害,若是系統崩潰就不會對其餘的體系軟體以及資料資料形成危害。

  二、虛擬機器裝置安裝

  ***一***利用現階段最常用的虛擬機器軟體VMware為例,分析其安裝程式。

  ***二***在啟動Vmware以後會有相關的提示,指引操作者輸入註冊碼。進入主窗以後,選擇New Virtual Machine來構建新的虛擬機器。Vmwar可以提供Typical最典型的製作方法,不過在運用中覺得該方法不是很好,最關鍵的不足就是不能調整硬碟的空間大小,所以還是不建議運用Custom自定義的製作方法。應該在選定一個方法後,再做一些相關的設定。

  ***三***第一,選擇操作體系的種類。應利用列表的方式來進行選擇,表中應包括Windows發表的全部版本以及DOS與Linux等。

  ***四***第二,對系統的名稱以及儲存的位置進行指定。該操作不需要修改,應使用預設值。

  ***五***第三,對記憶體大小進行相關的定義。要依照自身所選擇的體系來決定,為了促使系統的運作能夠快速些,可將相關的數值調節得更大。

  ***六***第四,選擇網路最適應的連線方法。Vmwar以及當下所有的體系間實行資料的傳輸能夠透過網路,通常選擇UseBridged networking。

  ***七***第五,硬碟的種類與空間的選擇。該處也是具有很多的選擇,比如組建新的虛擬硬碟或是運用當下的虛擬硬碟及創設新型的物理硬碟。為了能夠起到保險的作用,就不要選擇創設新型的物理硬碟,因為那有可能會損壞當下的體系,一般的使用者選擇Create a new virtual disk就可以。再下來開始設定硬碟空間的大小,通常預設值為4G。不過還是建議設定為2G以內,以便於保障可以裝下一個操作體系以及某些最常用的軟體即可。再就是虛擬硬碟儲存的地方了,該處設定為預設值。

  三、高校機房的現狀以及問題

  ***一***軟體的安裝複雜。各大高校的每一個機房裡面大約有不少於六十臺的計算機,安裝一個軟體,至少也得五分鐘,還有的軟體則需要半個小時或是更長的時間。若是這樣,那麼全部的計算機安裝一個軟體所需的時間就非常長。學校的機房,大概每個課程都會安排上機操作,根本就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安裝軟體。

  ***二***學生操作錯誤。有時學生的操作會存在一定的錯誤,導致系統的恢復非常困難。在上機操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學生會出現一些錯誤,比如重灌系統以及網路環境配置錯誤等,這些問題都會致使系統不能正常的使用與上網,對學生的上課使用會有很大影響。

  ***三***多系統、環境配置困難。機房是需要多類系統的,隨著新系統的持續進展與釋出,需要的系統數量也在持續的增加。若是沒有虛擬機器,一臺計算機可以安裝的操作體系有很大的制約性。

  ***四***管理及開放相互矛盾。若是管理比較嚴格,學生的上機操作就會受到一定的制約,導致學生學不到知識。但是,若是開放管理,那學生上一次課,全部的體系就需要恢復,這對管理會造成很大的負擔,也會對下一節課造成相應的影響。

  ***五***機房的管理難度大。學生在上機時會在網路上進行各類不允許安裝軟體的下載或是其餘的不相干軟體,比如QQ聊天以及視訊、電影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還會給管理帶來一定的麻煩與負擔。

  ***六***多類軟體版本的相容性。有時同一個軟體,不同的課程則需要不同的版本。比如開發工具,有時需要VC6,有時則需要VS2008以及VS2010。通常同一類產品不同的版本是支援同時存在的。

  四、虛擬機器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

  ***一***理念式課堂教學

  1.傳統的教學可以說是知識的傳授,也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知識施行知識的傳遞。不過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更多的新課標要求不僅僅是利用這類途徑就能完成相關的教學,就像是計算機課程一樣,它本身就是需要一種動手的操作能力,並需要學生將理論及實踐有效的結合,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來熟悉並掌握該項技能,若是不能動手進行相關的實踐,就不會獲得一定的教學成果,就算是真正的熟背下來,到了該使用的時候卻不會進行操作,這樣就成了真正的紙上談兵。   2.很多的網路教程,比如訪問資源資訊的許可權以及運用網路許可權的有效控制、IP網路協議的設定與監測等,都是需要教師在現場進行科學合理的網路操作演示,若是沒有相關的現場演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那就是空洞的說教,說服力與吸引力不足。若是可以利用教程的相關講解且同時運用虛擬體系進行操作演示,再加上學生的上機動手實際操作,最終一定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成果,也能高效率的完成技術知識的傳遞。

  3.還有一些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學習系統操作以及裝置安裝這節課程,還有各類格式化等操作,卻沒有相關的虛擬教學,學生會在裸機上面直接操作。這樣的過程會導致學生因為操作不慎而對計算機產生一定的損壞。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眾多的學校都會選擇網路化的管理,對於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程式因軟體,即便是有操作錯誤也不會對計算機自身的體系有損害,只需要進行簡單的程式恢復即可。

  ***二***網路操作實踐

  學校都很注重資訊化教學,絕大多數的學校都有網路實驗室或是多媒體資訊教室,不過該類狀況最多就是一人一臺電腦操作,在網路實踐開始時,會出現很多的硬體條件制約,不能正常的進行相關的計算機教學。若是使用虛擬體系,就能促使整體教室連線為統一的網路範圍,相互之間進行科學有效的連線,教師只需要在終端機器上進行相關的操作,學生都可以看到的。

  ***三***網路安全實踐

  計算機初級教學過程中會有計算機病毒以及黑客等電腦保安隱患的講解,該類知識是網路使用者務必知道以及必須預防的。不過,教師也不可能就為了講解這些知識就在實際的機器上進行相關的演示,為了維護相關的設施,只能使用書面語來進行一定的講解。對於很多較為抽象的知識,學生根本看不到實際與具體的現象並想象不出來,致使學生不能從本質上理解相關的知識。有了虛擬網路就會有所不同,教師可以在虛擬網路中進行一定的操作,等到試驗結束以後將終端虛擬系統關掉即可,這樣計算機也不會受到損壞。

  1.病毒感染實踐。計算機的病毒有眾多的型別,相應的破壞力也是不盡相同的,但是各類病毒間有著很大的共性,對於計算機的損壞表現是能夠直接觀看出來。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在虛擬機器上進行病毒感染的實踐,讓學生能夠直觀病毒的侵入途徑以及所具有的毀壞力與損失,找出相應的處理方式以及預防的策略。這樣的過程時最直觀的體驗過程,學生通常會非常感興趣,並且最終所獲得的教學成果也非常好。

  2.黑客侵入實踐。黑客,給人的感覺就十分神祕,能夠在無形中侵入別人的電腦以及遠端控制、盜取相關的密碼。學生對於黑客的概念是非常感興趣的,很想了解黑客的侵人手段。若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虛擬計算機體系,在計算機上進行直觀的侵入試驗,並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完成相關試驗的過程,讓學生學會獨立操作,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還能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以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四***監督的意義

  虛擬機器有著很好的螢幕錄影功能,教師可在終端機上直接觀察學生的各個動態以及操作過程,並記錄學生操作過程中的不規範以及錯誤的地方。教師可以將這些不正確的問題進行相應的二度指導,以便於加深學生的理解,進而促使他們更穩固的掌握相關的技能。

  ***五***程式設計應用及測試

  專業學習計算機的學生或是相關軟體的學習者以及網頁設計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務必要掌握一類技能那就是網路程式設計。該項技能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要在多類環境以及多個系統共同操作下施行相關的試驗與運作,有可能還由於很小的失誤而致使滿盤皆輸的結果。虛擬系統則不需要多類機器共同進行操作,一臺虛擬機器就能夠虛擬出眾多的系統程式與環境,這樣更易於操作,也能發現所存在的問題,且即刻處理相關的問題,以便於避免程式編制的過程所帶來的諸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