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音樂的近代史論文

  中國音樂從很早已經掌握七聲音階,但一直偏好比較和諧的五聲音階,重點在五聲中發展音樂,同時將中心放在追求旋律、節奏變化,輕視和聲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的現狀和問題》

  摘要:近代以來,有很多學者都對音樂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出現了很多音樂史的傑出著作,還有些學者經常會以某個歷史人物以及歷史時期的音樂思想進行研究,但是這些零星的研究以及在個別領域取得的成果都無法代表中國音樂思想史的整體全貌,也沒有對中國音樂思想史確立具體的學科。本文主要闡述了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的現狀以及國音樂思想史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中國音樂思想史

  音樂也是一種獨特的思想,一種帶有聲音的思想,這種思想應該受到音樂學術界的足夠重視,並以音樂思想史作為研究物件,創立獨特的音樂思想史的特殊學科,中國音樂思想史屬於中國思想史的一部分,音樂思想史需要打造屬於自己獨特的學科特點以及學科品格。

  一、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的現狀

  事實表明,在漢語學術界,還沒有建立一部具有現代意義比較完整系統的中國思想史的著作。所以,不難發現,中國音樂在整個學術界都沒有比較完善的音樂思想史具有代表性的學科觀念,在大部分音樂學院的課程安排上都沒有中國音樂思想史這一重點課程的學習和研究,而是分別在中國音樂美術史或者是中國音樂史的課程中稍微概括的講述一下音樂思想史的基本內容以及對個別思想流派、個別音樂思想家進行簡單的介紹。按照學術界基本的通識可以將學科大致分成兩個型別:第一種型別主要是以物件作為研究中心的具體學科系統,另外一種型別主要以問題作為研究中心的具體學科系統。但是,在學科系統中缺少對音樂思想史的基本認識,所以很難建立第一種型別的學科對音樂思想史進行研究,又因為確立物件的存在是成立學科的基本要求和條件,對於真正意義的音樂思想史的具體問題擁有淡薄的意識,這也就造成第二種型別的學科也很難在音樂思想史中建立。在音樂史學界對於基本的音樂思想史這種學科的意識還仍然非常淡薄,即使是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卻沒能成立比較系統科學的知識體系,即使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思考研究但是卻沒有具體的學科歸宿,並且存在個別研究卻沒有對整體的發展進行描述。從整體上看,仍然無法開展音樂思想史的研究,沒有形成音樂思想史研究的具體思路,從音樂思想產生的前後關係進行分析,無法明顯的展出音樂思想變化的具體線索以及學科具有的特殊性質。這些情況的產生主要由於我國目前對於音樂思想史研究缺乏基本的學科意識。雖然,目前大部分思想史著作都極少的對音樂思想進行論述,對於這些對中國思想史進行研究的著作,都對學者進一步研究中國音樂思想史有很大的利用價值,能夠有效地幫助學者把握住中國音樂思想的具體內容,理解中國思想的重要氛圍。無論是在理解傳統音樂思想知識具有的系統性以及科學性還是這些思想史著作中蘊含的學術方法以及學術觀點,這些內容都是對中國音樂思想史進行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參考文獻。

  二、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強調以往對中國音樂思想史進行研究的重要價值以及意義的同時,不能徹底否認少數學者持有的個人觀點以及某些精彩的見解,不能掩蓋住學者想要表達出的思想內容,他們也質疑了對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存在的諸多問題。目前對於中國思想史研究雖然比較少,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中國的傳統學術界對於音樂思想史的研究仍然非常淡薄,音樂學術界對於現代音樂思想史的研究仍然缺乏基本的瞭解和認識。音樂思想史研究存在的問題也造成了音樂思想史遲遲不能作為專門的學科教育出現在眾多學者的面前。傳統學術界之所以在音樂學術界比較淡薄的主要原因就是時代在不斷變遷,對於古代的傳統知識早就成為了比較專業的專家學問。除了比較少的專家以外,傳統的學術界已經脫離了現代的各種知識理論,現代的學者們也對傳統的音樂思想甚至是音樂技巧的專業知識都並不瞭解。在現代對於音樂思想史的研究缺乏基本的瞭解,並且音樂學術界也存在一些自身問題,大部分只是將音樂作為審美的主要物件,按照一般美學的研究,音樂只是一種藝術,只體現出了人們的感性經驗卻並沒有涉及到任何的思想內容,音樂思想被認為是非常抽象、理性的,只注重對音樂進行研究,並沒有把音樂理解成一種獨特的思想形態。實際上,音樂是一種有聲的思想,但是這種理解方式很少被人認同,人們無法全面地瞭解到中國音樂中蘊含的豐富獨特的音樂思想,大部分音樂學者對於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的具體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並沒有過多的興趣,對這方面的內容也缺乏一定的瞭解。

  三、結語

  總之,音樂包含著一種有聲的特殊思想,目前,我國對於音樂思想史的研究還比較淺薄,在音樂思想史的某些領域還都是空白的,對於中國音樂思想史的研究可以借鑑以往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中國音樂思想史的研究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只有正確認識到各種問題和不足,逐漸建立比較系統的屬於音樂思想史的特殊學科,才能不斷完善音樂學術界對中國音樂思想史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光祈.中國音樂史[M].北京:音樂出版社,2010.

  [2]夏野.中國古代音樂史簡編[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

  [3]秦序.中國音樂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4]關也維.唐代音樂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

  [5]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篇二

  《淺談中國音樂教育史的發展》

  摘要:中國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從整體看,它和中國歷史的發展密不可分。音樂教育史介於音樂史和教育史之間的一門邊線性歷史學科。它既從屬於音樂史,又可視為教育史中的分科史。研究音樂史和音樂教育史中某些共有歷史事件時,不難發現音樂史與音樂教育史之間的關係是不可分割的。

  關鍵詞:中國音樂 教育 音樂史 視唱練耳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從孔子的“儒家說道”到今天所倡導的“科教興國”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教育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音樂教育從中國古代發展至今它經歷了一個漫長曲折的道路,這說明時代的進步同樣也推動著一定文化形態的相應發展。

  中國近代教育史的發展,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兩個歷史階段。其發展的主要趨勢,是近代資產階級教育逐漸取代封建教育,近代新式學校逐漸取代傳統的封建學堂。

  20世紀上半葉中國專業音樂教育的發展經歷了萌芽、初創、發展、成熟等幾個階段,從教會學堂音樂教育、中小學音樂啟蒙教育、初高階師範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等一步一步的發展和提高最終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專業音樂教育。

  在中國20世紀上半葉,音樂教育就好比一個新生兒,她需要吸收各方面的營養方能茁壯成長。自從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來華的外籍商人、傳教士、政客等西洋人絡繹不絕,由於他們的到來,中國打破了閉關鎖國的局面,他們所帶來的一切文化、物品、風俗習慣正不自覺的滲透到中國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悄然聲息的改變著他們的觀念意識形態,並且也就在這個時期,西方帶來了影響中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基督教育。

  基督教文化作為宗教文化的一種,它在中國的傳播確實給早期的音樂教育帶來了重要的影響,正如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狄考文在他的《基督教會與教育的關係》一文中所記載的“教育在培養把西方文明的科學、藝術引進中國的人才方面十分重要,中國與世隔絕的日子已屈指可數,不管她願意與否,西方文明與進步的潮流正朝她湧來,這種不可抗拒的潮流,必將遍及全中國”當時就有許多傳教士在中國開辦蒙養院、教育學堂、書院、女塾等教育機構,這些教育機構從不同程度上都開設了音樂課,如:“崇信義塾”“上海清心書院”“聖芳濟書院”“中西女塾”等,根據相關記載,法國天主教會在上海所建立的“聖芳濟書院”剛開始只招收西方的兒童,但自1880年開始,該院對中西學生都有招收,其中就開設了音樂一課,並且在後期的發展中中國學生與日俱增。從中可以看出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著中國人開始對音樂這門課程有了最初的瞭解。

  “學堂樂歌”因其在思想、內容、形式上有新意,使當時的民眾產生了興趣,就像現在的流行歌曲群眾喜愛一樣。於是影響了那麼多的國人。“學堂樂歌”在一定的歷史時代背景下,對當時的學生以及社會民眾宣傳培養了愛國、民主、科學等思想。

  隨著中國近代專業音樂教育的迅速發展,我國音樂文化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眾多音樂學府紛紛建立,為我國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音樂人才和音樂教師,他們在繼承前人道路的基礎上孜孜不倦、開拓創新,繼續把中國專業音樂教育的傳統發揚光大,為豐富和壯大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各個時期音樂教育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它不但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音樂人才留下了許多著名的音樂作品,而且在一定時期內還振奮了國民的精神,提高了國民的審美趣味,因此它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

  中國音樂教育的發展經歷了從“普及到專業再到普及”這樣一個歷史發展過程,無論普通音樂教育、師範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還是發展到最後的專業音樂教育,它最終的旨歸都是為了推動中國音樂教育的全面發展而努力的,因此在當今音樂現代化發展的潮流中,成立具有“專業化音樂教育”的載體及培養“專業化音樂教育”的人才隊伍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可能。

  在我國的音樂教育領域中,姜夔先生在視唱練耳教育體系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認識。

  視唱練耳是音樂理論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它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視唱與練耳,它是培養音樂人才的基本素質的基礎,它是學好各種音樂專業技能的前提條件。在視唱練耳的教學過程中,姜夔先生提倡運用協變唱名法,它能有效地讓學生把十二個音準確地唱出,並能把變化音級與基本音級區分開來,這是首調唱名和固定調唱名所不能及的。姜夔教授還指出,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當中,首要做到的是一要準確,二要熟練,要善於利用所掌握的已證公式及公式間的相互關係來提高學習效率與反應能力。

  首先,唱與聽是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的相輔相成的關係。唱不能離開聽,聽也不能離開唱,而同時又必須注意到:唱不能代替聽,聽也不能代替唱。關於唱的方式練習辦法很多,諸如:看譜唱,聽唱、構唱、默唱等等。為了開啟學生的吸收面,廣泛地接觸以擴大視野,唱是很重要的一種教學措施,對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各方面比較成熟的大學生來說,應該以足夠的視唱為保證,並且在大量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聽覺訓練,建立內在聽覺,方能促使學生有較快的進步,才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視唱練耳的教育體系中,這就是發展、進步的表現,也是為音樂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我國音樂教育還將不斷地發展,它會隨著歷史及時代的氣息生生繁衍,會隨著我國的國情,發展屬於自己的音樂教育體系,並且會沿著老一輩音樂教育者及音樂工作者的道路,繼續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