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評職稱論文

  播音主持作為我國媒體宣傳的重要工作,在進行新聞傳播、事件報道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淺析播音主持語言技巧

  摘要:掌握較好的語言技巧是一名播音主持人必備的素質,在播音主持中,對於語言技巧的嫻熟運用能夠增加語言的渲染力,給聽眾帶來更好的收聽體驗。本文闡述了播音主持中一些基本的語言技巧,並且提出了播音主持人如何培養和運用這些技巧的策略。

  關鍵詞:播音主持;語言技巧;培養

  語言是播音主持中重要的媒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語言是連線播音主持人與聽眾之間感情的橋樑,在不同的環境、情景下,對於語言的運用也有著不同的技巧,作為一名播音主持人,關鍵便在於應當能夠靈活運用這種語言技巧。

  一、播音主持基本語言技巧

  1.通俗易懂

  首先,在播音主持中所面對的受眾是廣大的群眾,由於受眾的文化水平、思想觀念、人生閱歷等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因而播音主持的語言特色應當是通俗易懂的,播音中的語言內容應當能夠被絕大多數人理解。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這也進一步增大了播音主持內容方面的文化跨度,由於播音主持是面向廣大群眾服務的,只有讓受眾群體理解和接受播音內容,才能實現其本身價值。所謂的通俗易懂,主要是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語言內容,在這之中也包括髮音、詞彙、句式等等。並且有著相關的語言怪反作為標準[1]。另一方面,通俗易懂還體現在文化角度上,播音主持人對於事物、事件、道德、倫理等方面的理解角度應當符合主流社會價值觀念,並且應當是積極向上的,文化層面的通俗易懂對於播音主持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方面,播音主持人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宣傳小眾思想和價值。

  2.具有較好的受眾意識

  具有較好的受眾意識主要是指播音主持人應當正確理解自己的工作,認識到播音主持的特殊性和自身語言的公眾性。在播音主持中,主持人的語言和觀點往往就不再是單純反映自己的思想,而是有著一定的代表性,特別是在語言技巧中,應當具有這種較好的受眾意識,正確把握語言技巧。例如在分析某一社會事件或者某一社會現象中,應當盡力避免語言中含有過多的主觀意識,分析問題應當公正、客觀。這也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在語言技巧上進行更換的正握,如儘量少使用絕對性的詞彙和語句,特別是在描述一些無法準確定性的事件方面。同時,具有較好的受眾意識還要求播音主持人應當時刻具有公眾人物的觀念,履行自己的職責,規範自己的用語和言行。例如禁止在播音主持中使用髒話、不文明用語等等,對於詞彙的選擇應當慎重,反覆推敲稿件內容,防止播出不恰當的語言內容。

  3.靈活多變

  靈活多變也是播音主持中一個較為重要的特色,靈活多變也就要求播音主持人應當靈活運用各種不同的語言技巧,活躍思維,可以引入一些社會熱點詞語,如近年來頻繁出現的網路熱詞[2]。特別是在一些談話類節目中,由於對話中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播音主持人應當有著較好的應變能力,靈活運用各種語言技巧,防止出現播出事故。例如當對話內容超出預定範圍內時,播音主持人就應當立即使用一些引導下的詞彙,將話題轉入到正確的方向中,並且可以巧妙的提醒談話物件,保證節目的成功製作。通過靈活多變的語言技巧運用,播音主持人可以較好的掌控語言節奏,這也就要求播音主持人應當掌握豐富的語言技巧。

  二、播音主持語言技巧培養和運用策略

  1.融入真情實感

  在播音主持中,融入真情實感可以說是一名優秀播音主持人的必備素質,也是提高節目品質的重要途徑,融入真情實感並不是指將播音主持人的個人情感完全代入其中,應當是在建立於真實情感基礎上的再選擇。也就是說,播音主持人對於自身感情應當進行良好的控制,一方面應當將自己的真實感情融入其中,例如在播音中加入一些自己的觀點,但是另一方面也應當對於這種感情進行控制,要保證自身感情的正面性、積極性。語言作為溝通播音主持人和受眾之間的橋樑,便是進行這種感情控制的最佳途徑,因而播音主持人就可以通過融入真情實感提高語言的感染力,同時利用掌握語言技巧來達到控制情感的目的。

  2.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水平

  為了更好的運用語言技巧,播音主持人應當注重對自身文化素養水平的提高,例如進行廣泛的閱讀和系統性的學習,掌握更加豐富的語言技巧。加強業務學習,學習一些成功播音主持案例的經驗和技巧,例如一些成功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技巧等等。同時應當注重提高自己的修養,例如學習一些控制情緒的方法,防止在播音主持中出現過激行為,應當在整個播音過程中以飽滿、積極的情感完成工作。通過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水平,豐富視野,也能讓播音主持人在播音中更好的進行開展播音工作。但是也應當注意,在播音主持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水平,並不是指播音主持人在受眾面前故弄玄虛、賣弄學問,應當是以服務提高播音主持質量為目標[3]。

  3.積極在播音中運用語言技巧

  積極在播音主持中運用語言技巧也就是指播音主持人應當在播音工作中注重增加自己的實踐經驗,應當時刻注重使用這些語言技巧,繼而養成較好的習慣。語言技巧的運用並不是“死記硬背”式的學習,而是通過不斷的實踐運用獲得的個人經驗和體會,並且在實踐運用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摸索,也能幫助播音主持人獲得自己的語言技巧。分析一些成功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技巧可以發現,很多播音主持人都有著專屬於自己的語言技巧,這種語言技巧很難被別人模仿,並且在播音中取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語言技巧已經成為了其個人特色和標誌。因而在播音主持中積極運用語言技巧,也旨在於通過這種運用挖掘出自己的語言特色。

  三、結論

  語言是播音主持的媒介,對於播音主持人來說,掌握較好的語言技巧是對其個人專業素質的必然要求,基於播音主持的特點而言,其主要的語言技巧有通俗易懂、具有較好的受眾意識、靈活多變等。播音主持人在語言技巧培養中,應當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水平,並且通過在實踐中積極運用語言技巧培養出自己的語言技巧特色。

  參考文獻

  [1]單豔軍. 淺析播音主持語言傳播中“說服”理論的運用[J]. 今傳媒,2013,04:113-114.

  [2]趙丹丹. 試論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J]. 中國傳媒科技,2011,12:33-34.

  [3]孫友晨. 有關播音主持的語言交際與情感表達探討[J]. 經營管理者,2012,01:362.

  篇二

  現代播音主持風格芻議

  【摘要】本文作者就現代播音主持風格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多樣化;意境美;藝術語體;主持創作

  一、語言傳播風格的多樣化

  首先是由播音創作這一活動本身的特性決定的。播音員、主持人要面對大量不同內容、不同節目、不同題材的創作物件,所以,他必須主動去適應和駕馭不同的節目和稿件,要根據不同的內容和節目的要求在風格上有所調整。如新聞類節目的主導風格應該是大方穩重、真實可信,而娛樂類節目的主導風格應是輕鬆自在、活潑生動,服務類節目的主導風格應是熱情周到、親切自然,而教育欣賞類節目的主導風格則應該高雅富於韻味。

  語言傳播風格多樣化也是由受眾多樣化的審美需要決定的。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精神生括的需求也隨之提升,並越來越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他們對播音、主持風格的要求也是多樣化的。人們早已厭倦了“十年***”造就的“高空平”、“冷僵遠”的語言樣態。廣大受眾呼喚著融親和力、個性化為一體的多樣化的播音風格。另外,不同的受眾群他們所處的地域不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不同、資訊需求和收聽心理不同,這些因素都決定了他們對播音、主持風格有著不同的審美趨向,也決定了我們的播音、主持風格應該朝著多樣化發展。

  我們所說的播音、主持風格多樣化發展是指在遵從播音傳達基本規律的原則下,體現多姿多彩的欄目特色,順應不同層次、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心理。它主要指從播音狀態、語言表達的色彩分量、分寸尺度、速度節奏等方面做出調整和改進。以中央電視臺的訊息類節目為例,它目前已呈現出多樣化的格局,新聞聯播***是重點新聞節目,它以莊重大氣、穩健有力的播報,在重點新聞節目裡獨佔鰲頭;對海外播出的中國新聞》則以新聞主播積極振奮的投入狀態、明朗快捷、練達自信的播報,彰顯改革開放程序裡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及日新月異的變化;《新聞30分》、《晚問新聞******等,則以平和穩健、清新灑脫、親切自然、“播說”結合的“講述”語態取勝。播音、主持風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只有經過長期刻苦努力,創新探索,在聽眾中得到公認的獨特的氣氛和格調的時候,才能稱得上具有風格。

  二、播音主持的強調突出意境美

  意境是從我國文藝創作傳統中錘鍊出來的審美範疇,把文藝創作中的“意境”引入播音主持創作中,是播音學與美學的結合,這種結合,是一種化合融合,而決不是混合、綴合。

  所謂意境,是傳統美學思想的重要範疇,最先出現於文學創作領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文學創作中有“意象”和“境界”說。明清兩代,圍繞“意”與“境”的關係又進行了廣泛的探討。自古以來,“意境”就是文學藝術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可不可以把文學藝術範疇中的“意境”運用到播音主持創作之中呢?一般的播音主持,很難成境界,如果把播音主持當作-fri藝術,那麼“意境”本來就是題中之義。實現播音主持的意境美,是對播音主持藝術的更高層次追求。如何達到播音主持的意境美呢?

  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它的生動形象。“紅杏枝頭春意鬧”、“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是春天的優美景象“山中一夜幣,樹梢百重泉”是雨後清新的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體現了美,體現了生活中那些能喚起某種情感的特徵。在廣大觀眾十分熟悉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節目中,著名播音員趙忠祥就善於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受眾引入動物生存王國的意境中。在節目中,他十分講究聲音形式的生動性、形象性。可以這麼說,當我們聽到電視中悠揚、空靈的音樂,即使畫面出現的只是寥廓的藍天白雲、濃密的熱帶雨林、飛奔而過的獵豹或者憨憨掘土的野豬,只要聽到趙忠祥那生動、形象的解說,我們就會感到節目在我們心中喚起的,遠比我們看到、聽到的要豐富得多、廣闊得多。他那生動、形象的解說,營造了一種浩渺的意境,給受眾以無窮的遐思和美的感悟。當然,不是說生活中任何一種形象都能引起美感,只有藝術家在自然形象中抓住那種富有詩意的特徵,才能引起人的美感。筆者曾聽到某電視臺一檔叫《他們在播種愛情》的板塊節目,主持人說道:“每天都是這樣,夏日的夜晚在自然界的小合唱中悄悄降臨了。人們結束了一天的繁忙,帶著各自一點小小的心願,來到了西子湖邊,向這位蒙上深色面紗的自然的女兒要幾片荷葉討幾縷清風,索取幾分應得的安閒和情愛。人們都說,夜西湖是愛的西湖,那悠悠的小船,那靜靜的蘇堤,那阮公墩仿古園的古箏,那湖心亭飛簷上的彩燈,都記下了人世間各種各樣的愛的故事。就在這樣一個夜晚,我們來到‘愛的西湖’進行了採訪..”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人世間永恆的話題,節目主持人在這裡謳歌愛情這一主題時,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深入到了人們的心靈,用極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西子湖畔夏夜令人心醉、令人神往的意境。自然界司空見慣的日盡夜至的規律,由於這位主持人用了一個擬人的手法加以描述,就變得那麼神奇、美妙。文藝節目主持人語言意境的營造同樣也不乏形象、生動的特點。

  三、播音主持藝術的語體特徵

  人類的語言是極為豐富的,和人的複雜性相聯絡,語言的樣態也是豐富多樣,沒有一定之規的,尤其是,人的創造性也往往體現在語言的創新上,語言的“幽緲難知”恰恰為語言使用者的創造提供了足夠的自由度。因此,語體研究只是對語言使用情況的一種總結和梳理,應該充分認識到它的侷限性―― 既不能做到充分精確,也不可最終強制施行,它只是對規律的認識,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使用語言,豐富人們的語言生活。

  從1909年瑞士語言學家巴利***Charges Rally***發端的現代語體學研究到現在,語體逐漸被人們所認識、所接受,儘管還存在許多的爭議與分歧。不同學者的根據自己研究的角度不斷對語體進行修改、補充。不管其表述方式、出發點如何,對語體還是存在一些共同認識的:

  1、語體與語境之間關係密切。2、語體是語言運用與語境的選擇關係型別化的結果。3、不同語體在交際條件的制約下對共同的語言材料進行選擇。4、語體是在不斷運用中形成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

  一般認為,語體是話語主體在特定的語境中,為了適應不同的交際目的、物件、內容等的需要而形成的語言運用的體系。是運用全民語言材料所形成的語言功能變體。在研究中,我們發現,語體是作為一個先在的模式或樣態存在於某種語言使用者的頭腦中的。這種先在並不是一蹴而就、生來就有的,某一語體的出現,是在特定語境下,無數語言使用者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為追求語言的適用性在不斷優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內在語言思維圖式和外在語言形態。這種圖式積澱下來,成為人們在相同或類似語境下語言表達的摹本/範本。在使用過程中,語言使用者會自覺不自覺地根據特定語境尋找到較為適用的語體,進人到一定的語體圖式之中,受到該語體的特徵和規律的支配。大致來說,在語言運用與語境的選擇關係型別化作用的影響下,進人到某一語體範圍內的語言產品和這一語體總的框架和基本原則會基本一致,一般不會出現大的逾越。但這種型別化並不是僵硬的,一成不變的,在總的樣式確定的情況下話語主體又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根據所要表達的內容,為了達到某種交際目的、效果,又可以採取不同的表達形式。這樣,人們既可以在語言習得和使用過程中借鑑已有的經驗,又可以在語言創造中發展這些圖式或者創造出新的圖式來。因此,語體既是歷史的、習得的,又是現實的、具體的,還必然是創造的、發展的。

  四、播音主持創作中的個性

  每一個成熟的播音員、主持人在其播音創作實踐過程中。總會體現出個人才能的特徵。這些特徵突出地表現在獨特的審美感受、理解和有聲語言的表達形式上。這種在播音創作中表現出來的個人才能的特徵和與其他播音員、主持人相區別的不同特點。就是我們所說的播音創作中的個性。

  播音創作的個性與播音主持風格是不可分的,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們是一致的: “播音風格,就是指播音員在播音創作中所體現出來的創作個性和藝術特色。”從主觀上看。播音主持風格實際就是播音員主持人的創作個性在播音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別林斯基說“一個人的一切作品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怎樣分歧,還是有著共同的面貌。標誌著僅僅為這些作品所共有的特色、因為它們都發自―個個性,發自一個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我:”這就是說,一名播音員、主持人不論他創作的播音作品內容和形式怎樣不同。都要通過他所特有的思想感情。獨特審美感受、語言表達才能、性格氣質等的過濾。從而在播音和主持作品中打上個性的烙印。顯示出個性的特徵。播音員、主持人的個性互有差異,反映到播音作品中就形成不同的播音風格。劉勰說: “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深淺,習有雅鄭,並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雲譎,文苑波詭者矣。”這是對個性與風格關係的極好說明。

  個性是個人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個性是個多層結構。由三大系統及三大系統中若干的小系統組成。首先是個性導向系統,包括個體的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等。它們是個體的態度和積極性的源泉,是人與人之問最重要的區別。自我調節系統就是自我意識對心理與行為的控制系統。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人與人的個性品質差異的主觀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系統的差異。心理特徵系統。包括氣質、性格、能力三個子系統。它們體現出個性心理中穩定的個別特點。個性的本質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不是人的鬍子、血液、抽象的肉體的本性。而是人的社會特質。如個性導向系統不同,就決定了播音員、主持人的審美需要。審美情趣、審美理想的不同。因而在播音創作時就會有自己獨有的體驗,獨特的審美感受。從而最終形成自己鮮明的創作個性和播音風格。即使播同一篇作品。表達也不盡相同。齊越和方明都播過魏囊的長篇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齊越的感受是:自己進人了戰場。同志願軍戰士一起同敵人拼殺。犧牲的戰士,都是他身旁的戰友。他對他們的一舉一動看得十分清楚。所以聽齊越的播音,彷彿我們也進入了場景,感到、看到眼前正在發生的這活生生的壯烈場面,使你感到振奮與激勵。對志願軍戰士肅然起敬;方明的感受是:站在歷史的長河之上,追溯40年前那波瀾壯聞的一頁。他的播音如同一首壯麗的史詩。喚起人們對我志願軍戰士的深深的懷念與眷戀。因此,每一個優秀的藝術家能形成自己與眾不同的鮮明、獨特的創作個性和播音風格,其最終根源就在於他們有自身獨特的生理機制和經歷,及其實踐所決定的心理過程。”

  同樣,心理特徵系統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系統中的氣質,主要表現為心理過程的速度和穩定性***例如知覺的速度、思維的靈活度等***、細膩。十年***期間硬讓張悅***原中央電臺主持人,現主持中央臺電視臺《為您服務》《夕陽紅》***採用不符合她內在生理心理的“高平空”的播音方式,其結果可想而知。1979年,她開始把調子放下來說,找到與她氣質性格相吻合的表達方式,她的播音開始被聽眾、同行關注,逐步取得了成功。不同的氣質能形成不同的創作個性,充分認識和重視自己的藝術氣質。瞭解自己的優點所在,在播音實踐中揚長避短,創作出具有自己的審美個性的作品來,對每一個播音員、主持人來講極其重要。

  我們應當明確,創作個性並非是播音員、主持人的心理特徵都和創作個性有關,凡是和播音作品無關.有損於播音創作的一切播音員、主持人個人瑣碎的、庸俗的東西都和創作個性毫無關係。把播音創作的個性體現,等同於播音員、主持人“自我表現”,就會造成把表現各種純粹的個人的東西,個人感情、個人情緒、個人經驗看做是播音員、主持人創作的個性.實際上這是取消了創作個性。

  播音員、主持人創作的個性實際上是一種審美個性,並不是隨著播音員、主持人自我的實現就實現了的,它還要在播音主持藝術實踐中不斷磨練和追求才能最終形成。

  【參考文獻】

  [1]恩格斯:《自然辯證法》***1873-188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

  [2]吳為章:《新編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