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星主要事蹟材料精選

  為有效實施學校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加強校園道德文明建設,很多學校舉行“德育之星”評選活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德育之星主要事蹟材料,希望能幫到你。

  德育之星事蹟篇一

  張玉英老師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在平時的工作中,張玉英老師狠抓班幹部建設,緊緊依靠廣大同學,以德育為核心,抓德育促學習。在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的同時努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知識。在他的教導下,他所執教的班級創下了許多獎項,如平江區先進班集體等許多佳績。同時學習成績在年級中有了大幅提高,形成了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班風。當張玉英老師把快樂帶給孩子們的時候,這時的她是最快樂的;當張玉英老師把關愛灑向學生們的時刻,這時的她是最充實的。張玉英老師相信:愛是一種力量。當你毫不吝嗇地給予他人後,自己也越發地強大有力。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這就是張玉英作為教師所追求的境界,她樂此不疲。

  夏曉蓮是她教學生涯遇到的最不幸的女孩。第一次見到她時,並未覺得她與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成績平平,相貌一般,只是偶爾笑起來露出兩個小酒窩,很好看。開學伊始,連續幾次的病假讓她開始關注這個女孩,每次都打電話詢問她的病情,並親自去看望她。也許正是張玉英“絮絮叨叨”的關懷和“喋喋不休”的叮囑,她的母親終於向張玉英吐露了夏曉蓮的情況。原來,小孩得了腎病,不能勞累,不能受刺激,經常要吃藥,而夏曉蓮知道自己的病情後,性情也變了。當張玉英聽完母親的哭訴後,淚水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張玉英覺得她實在是太可憐了,作為她的老師,我不伸手,誰伸手?開學伊始,張玉英把她的座位安排到幾位活潑健康的女孩旁邊,鼓勵她與她們多交往。自己也經常拉拉她的手,拍拍她的肩,會意地朝她笑笑,開開玩笑,平時也常與她談心,說上幾句鼓勵的話語。這一切都是為了告訴她:張玉英們都在關注她,這個世界充滿著愛。一個月後,母親來到了學校,激動地拉著張玉英的手說:“張老師,謝謝您!終於找到您,您就是那個可以讓孩子重新飛起來的人。”後來張玉英知道這就是愛的力量。當愛真正浸潤在教育之中時,枯死的花朵也會起死回生。從此,夏曉蓮變得活潑開朗了。這不僅使張玉英享受到作花匠的樂趣,又深感到作教師的重任。

  又如,他們班的陸金強同學,成績優異,但是因為父母離異,只能跟著爺爺生活,家庭條件十分艱苦,他在自卑的陰影下生活,長此以往性格有些孤僻平時不與同學講話。看到這一情景,張玉英老師在生活上和學習上處處關心他。經常去家訪,瞭解其情況,給予適當地幫助。平時一看到他的一些細微的優點就大加稱讚,讓他在同學間樹立威信,平時常與他談心,幫他樹立信心。看到他在美術課上,因沒有水彩筆而一籌莫展時,她就以他這一階段進步明顯作藉口,獎勵他一盒。學期結束,張玉英以他學習優異為由給他買了文句用品,這樣既讓他得到了學習用品,又保全了他的面子。為了讓他開朗起來,張玉英老師讓他在班內擔任班長,讓其他班幹部一起協助他工作,讓他獲得成就感,走出自卑的陰影。現在地他已經是老師的好幫手了。

  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陣熱情的掌聲,一次善意的舉動……這都是在播撒著教師們的愛。對於教師們可能只是舉手投足的瞬間,但是不經意之間,你可能在孩子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甚至會改變她的一生。張玉英想這才是教育的真諦——用愛去點燃生命。愛心是最好的肥料,用它灌溉的花朵一定最美最香,永不凋謝!張玉英老師相信愛在溫暖照亮別人的同時,也使自己充滿了溫暖。

  德育之星事蹟篇二

  “幼苗茁壯園丁喜。幾人知,平時辛苦,晚眠早起?!燥溼寒溫榮與悴,都在心頭眼底。費盡了千方百計。他日良材承大廈,賴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熱,無窮際。”趙樸初同志的一首《金縷曲》道出了他——一個人民教師的酸甜苦辣。然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使他從不敢懈怠,默默地在教育這塊沃土上辛勤耕耘了二十個年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取得了較為輝煌的成績。

  一、愛心讓他挽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作為一個班主任的他,把愛的甘露更多地撒向那些後進生,使他們真誠地感受到教師的愛是真摯的,集體的愛是溫暖的。

  1991年,因工作需要他被調到胡巷小學任畢業班語文和班主任工作。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剛到那所學校不久,他接到了一封署名胡小紅的信。信中寫道:“吳老師:您好!我們早就聽說您的名字,短暫的相處,證實了我們對您的瞭解,您確實知識淵博,熱愛自己的學生。埋藏在我心底很久的話從未告訴別人***當然包括我的家人***。現在,我告訴了您。我是一個不爭氣的女孩,去年,一個男孩走進了我的生活圈子,我們的家長現在都已知道了此事,也都極力反對,更令我苦惱的是我無法面對我們班的同學,無顏面對自己的雙親,我真的想一死了之……”

  他讀完了這封信後,當即找來了胡小紅同學。他面對著一張幼稚但不乏透出一絲成熟的俊俏的臉,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小紅同學,你將埋藏在心裡未曾向別人訴說的事情告訴了我,我謝謝你對老師的信任。談到‘死’,其實並不感到可怕,然而有的人甘願為自由而戰,犧牲自己的生命;有的人卻為了乞求生存向敵人屈膝投降。為解放大業為國捐軀的人們,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英雄事蹟;甘當叛徒的人將會遭到人民的唾罵,得到可恥的下場。同樣是死,為何留給人們的印象卻如此不同?老師也知道那件事並非全是你的過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師允許學生犯錯誤,也會留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最後她激動地滿含熱淚向他保證:從今往後不再有輕生的念頭。

  從那以後,他不但走訪了她的家長,徵得家長的支援,而且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上對她無微不至地關懷,並且在班級中做好其他同學的思想工作。就這樣,她又回到了集體的溫暖的懷抱,學習成績提高了,最後還以優異的成績升入了中學。家長拉著他的手感激地說:“真的要謝謝您,如果沒有您,我的女兒早就……”

  二、忠心使他失去了一個母親的愛撫:

  三年的師範生涯,使他學到了許多有關教育教學的知識,也使他真正瞭解到了教師工作的意義。因此,他懷著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於1987年踏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工作崗位。他刻苦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力爭將每一堂課都上得生動活潑。他以校為家,有時連星期日都不能回家,走訪學生,為後進生補課。然而,就在他默默工作的時候,“母親病危”這個不幸的訊息傳來,他匆匆地趕回家中,見了母親的最後一面。當他想到以前自己因患肝炎病休在家母親是怎樣對他照顧的時候,想到母親偷偷地換了12斤大米,讓他帶了三個星期,卻未告訴他米是哪兒來的時候,望著躺在床上已不能說出一句話的母親,他再也忍受不住了,一下子跪在母親的床前,摟著母親痛苦著:“媽媽,您這個不孝的兒子來看您了!媽媽,您睜開眼睛看著我啊!”此時的母親微微睜開雙眼,半張著嘴想說什麼,當他想聽清母親到底說些什麼時他的母親卻閉上了雙眼……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他母親下葬的第二天,他就又回到了學校,回到了課堂。領導、老師見到後,都勸他多在家休息兩天,可他卻說:“我已失去了母親的愛撫,是很痛苦的!但我不能讓學生失去老師的愛撫!”

  三、關心使他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強烈的事業心使他無時不在關心愛護學生,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老師的關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情趣;教師的正確引導,指明瞭學生前進的道路。在他的輔導下,1993年,邱良德同學在全國雙龍杯書畫競賽中,獲得了優秀佳作獎;1994年,在全國寒假徵文比賽中,高婷等七位同學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他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1995年,他輔導的學生在全國青少年日記寫作大賽中,有一人榮獲二等獎,三人獲優秀獎,他又一次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付一份摯愛,得百倍報償。”黨和政府、各級領導給予了他很高的榮譽,他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輔導員,他自己也曾在各種形式的比賽中獲得榮。如:鄉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中獲得粉筆字、毛筆字、普通話及總分第一的好成績、毛筆書法在全縣比賽中多次獲獎,其作品曾在縣文化館展出……

  總之,他對學生的關心教育,使學生取得突出的成績;領導和同志們對他的關心,使他本人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然而,他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卻仍堅持不懈地在教育這塊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地作無私奉獻。

  德育之星事蹟篇三

  我叫王海倫,憑著一顆熱忱、執著的心追求著為人師表的快樂與成功,把絢麗的青春時光毫無保留地獻給了自己所鍾愛的教育事業。

  在思想上,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政治覺悟及理論水平,同時又不斷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關心國家大事,關注教育資訊,力求自己的思想做到與時俱進。不管是理論學習或業務能力,處處做好帶頭表率作用,能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顧全大局,崇尚奉獻精神,不計較個人得失。平時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與同事友好相處,併力所能及地幫助同事。

  在擔任少先大隊輔導員期間,我大膽創新,重點突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緊跟時代,務求實效,從學校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健全了少先隊組織,豐富了少先隊活動,使我校少先隊工作井然有序地開展起來。我校少先隊被授予“潁泉區優秀少先大隊部”稱號,我本人被授予“阜陽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及“潁泉區優秀青年”、“百名好青年”稱號。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過班會、晨會、結合品德課及各科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班風、學風。在日常管理中,我開拓創新,自成特色,多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2006年5月,我組織8名學生參加全市“放飛愛心紙飛機”選拔大賽,獲得特等獎,並代表阜陽赴合肥參加全省選拔賽,再獲一等獎,在7月參加了“手牽手”希望工程夏令營活動。當時的許多家省市級報紙都對此作了報道。

  在教導處工作方面,我以勤奮求實的工作精神、井然有序的工作方式及銳意開拓的工作意識給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氣象。通過強化教學管理、規範教學常規、加強教研組建設、實施教學改革、抓好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完善檔案資料等,使教學教研工作井然有序地開展,在區教育局及中心學校各項檢查中均受到稱讚,我校教導處工作在2007年中心學校綜合考評中獲得第一名。在日常教學中,我要求把德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中,提出“各科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的主張,營造濃厚的德育氛圍。我自己也非常注意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總是面帶微笑地走進課堂。教學十四年來,從來沒跟學生髮過火,更沒有大聲呵斥過學生。

  在防治非典、防治手足口病、抗震救災等活動中,我積極主動地捐款、出力,盡了一位共產黨員的責任。2008年,我被中市辦事處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是需要用心去做的”,這是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座右銘。一個好老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好他們,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塑造靈魂者要先做到心靈美,這是真、善、美的先決條件。願我們的每一位教育者心中都有一份真摯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