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盤山風景名勝區主要的景點介紹

  天津盤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天津市薊縣西北15公里處,又因她雄踞北京之東,故有“京東第一山”之譽。 山舊名無終、徐無、四正、盤龍。相傳東漢末年,無終名士田疇不受獻帝封賞、隱居於此,因此人稱田盤山,簡稱盤山。盤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猶如十里錦屏,巍然屹立於京東,津北,距薊縣城西北十二公里處。是當今中國北方著名的旅遊勝地,歷史上被列為中國十五大名勝之一,以“京東第一山”馳名中外。

  盤山景色以“五峰八石”、“三盤之勝”而奇特稱絕,東聯九華峰,西傍舞劍峰。五峰攢簇,怪石嶙峋,天然形成了“三盤之勝”。上盤松勝,蟋曲翳天;中盤石勝,怪異神奇;下盤水勝,濺玉噴珠。歷史上曾建有72座寺廟和13座玲瓏寶塔,一座皇家園林?“靜寄山莊”,以“東五臺山著稱佛界”。

  主要景點:

  迎客鬆

  沿盤曲石磴山路,步步登高,跨過“仙人橋”,迎面即為有“稀世珍寶”之稱的迎客鬆,迎客松樹齡高達400年至600年,儀態肅穆,宛如揮手揖客。

  塔林

  盤山塔林,位於萬鬆寺南側,由九十九座歷代高僧的墓塔組成。石塔呈方形、六角形或覆缽狀,有簷的,無簷的,實心的,空心的,均為花崗岩雕鑿,極為罕見。主塔普照禪師塔、太平禪師塔,為磚體結構,磚上浮雕圖案清晰生動,充分體現了我國浮雕工藝的深厚造詣。

  掛月峰

  雲罩寺東行,拾級而上,石磴僅容一人通行,險峻之勢,今人悚然,東崖壁上鐫“去天尺五”四個大字。再上便是“喘氣巖”,巖上鐫“一覽眾山小”,陳國瑞書。繼續上行,即達盤山絕頂----掛月峰。掛月峰海拔864.4米,上銳下削,為盤山之巔,有聯曰:“雲禪凌空將摘月,仙峰建塔欲鑽天”。古詩云:絕頂懸空際,攀登近日華。一峰臨造化,四顧俯雲霞。

  自來峰

  自來峰,為盤山第二高峰,海拔857米,又名北臺,舊時峰上有黃龍祖師殿。

  登上盤山絕頂,但見自來峰的鬆海中一樹鶴立雞群,名曰掛鐘鬆。此鬆13米餘高,枝繁葉茂,在枝幹分叉處,有一道深凹的溝痕。上了些年紀的盤山人都知道,這株大松樹上曾懸掛過一口上千斤的鐵鐘。當年雲罩寺的僧人每撞擊洪鐘之時,其聲遠在幾十裡外清晰可聞。據悉,早在唐開元年間建雲罩寺時即有此鬆,並懸其鍾,此事距今已1200餘年,那麼,掛鐘鬆當為盤山受之無愧的“千歲爺”了。

  入勝

  遊人剛剛步入山門,到“入勝”景點,壁壁題刻便迎面而至。“入勝”為榮祿手書。榮祿,字仲華,清朝末年軍機大臣兼直隸總督。入勝,寓意已進入佛教淨地。它源於古詩“山色蔥蘢入勝境,空谷低迴溪流聲。”

  將軍石

  在距掛月峰西南二里處路旁,矗立著一塊青石,此石高三米,寬二米,遠看,猶如一位威武雄壯的將軍,在戍守山崗,這便是“盤山八大怪石”之一的將軍石。

  南天門

  盤山南天門坐落在彌勒峰西,紫蓋峰北,掛月峰南。主要有朝天坊、蹬天梯和南天門閣樓等景觀。蹬天梯從彌勒峰腳下起步,至日巖和月岩之間,斜長380米,水平投影距離324米,寬3米,相對高差150米。起步處設有玉石牌坊,名朝天坊,寬7米,高7.6米,上有麒麟雕像,刀工精細,栩栩如生。最上處設有南天門閣樓。此閣樓吸納了我國北方建築風格創新而成。玲瓏剔透、重簷歇山、黃色琉璃瓦屋面,旋式大點金彩繪。上懸有清乾隆皇帝和當代著名書法家所提匾額楹聯,正面匾額“南天門”和“千章紫錦”點睛了“雷霆俯視山腰鬥,日月橫看樹林懸”的恢巨集景觀特色和閣樓的名稱。穿越此廳,可領略雲罩寺、掛月峰、定光佛舍利塔等殊勝景觀,給人以登高望險,“宇宙渺無極,吾心與共寬”的特別感受。

  元寶石

  在東西浮青嶺之間山谷中,兩邊是險峻的陡壁,清秀的峰巒,澗谷中彎曲的小溪,清流湍急。當道橫臥一石,長數丈,高丈餘,上寬下窄,形同元寶。名元寶石,上鐫“此地有崇山峻嶺,怪石奇鬆。古檀寧椿,“古檀”是現在的密雲。寧椿是名字。古密雲縣的一位舉人經過這裡,被盤山的美景吸引住了,他想用一句話來概括盤山的勝景,於是他便借用了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中有“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一句,他看到盤山松樹長勢奇特,岩石形狀怪異。因而在這裡留下了“此地有崇山峻嶺,怪石奇鬆”。

  漱峽

  漱峽的飛瀑流泉,可謂“瀑布飛泉峰下注,狀若縷縷素帛飄”。“漱峽”二字是著名書法家劉炳南所書。

  萬鬆寺

  萬鬆寺原名李靖庵,又名衛公庵,建於唐,清初詩人宋犖認為“前賢不宜斥呼其名。”更名衛公庵。寺東有普照禪師塔及普照禪師墓,塔前有二通碑,記載著萬鬆寺的歷史環境。萬鬆寺是盤山72座寺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