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傳說故事精選

  布依族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集中反映布依族歷史發展的水平。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牛王和牛王節的傳說

  從前,這一帶的村民窮得買不起耕牛,用人拉犁拉耙,又累又慢。一天,一位老者嘆息道:“聽祖輩說,天庭有神牛,力大無比,唉,要是真有一頭神牛來耕田,可就好了。”小夥子阿牛一聽當了真,他對老人說:“我一定要把神牛找來!”於是,他帶上乾糧,背上弓箭出發了。阿牛走呀走呀,一天來到一個寨子,他又累又渴,見寨邊有一眼水井,便跪在井邊捧水喝。他喝著喝著,忽然聽到井裡有說話聲,好生奇怪。他仔細一瞧,井壁還掛了一面銅鼓,便好奇地敲響銅鼓。誰知他敲到第九下時,天王聽到銅鼓聲,駕雲下凡,循聲來到阿牛面前,問道:“阿牛,你敲銅鼓,想幹什麼?”阿牛便說起村裡沒牛耕田,辛苦難當,他立志要尋找神牛回村。“好吧,今晚我就送你一頭神牛。”天王說罷便不見蹤影。晚上,隨著寨後山頂一聲雷霆響過之後,一頭神牛果然溫順地來到阿牛身邊。

  當地頭人聽說阿牛用神牛犁田拉耙,又快又省勁,便想試試神牛的真假。他發話道:“誰人能在四月八日之前的10天內,把我的一千畝打完後插上秧,我就把女兒許配給。”阿牛聽說後,立即前來應試。在神牛的幫助下,阿牛果然在初七那天就把一千畝田犁好耙平,插上稻秧。

  頭人又驚又喜,可他還想再試試神牛的力量和勇氣,便宣佈第二天進行鬥牛:“神牛若鬥贏了一百頭大水牯,我便把五個女兒中的一個嫁給阿牛。”面對一頭頭膘肥體壯、犄角又寬又尖的大水牯,神牛越鬥越勇,把它們一頭一頭全給鬥敗了。

  頭人允諾把女兒嫁給阿牛了。可是,5個女兒都喜歡阿牛,究竟把哪個女兒嫁過去呢?頭人只好讓阿牛自己物色了。五姐妹都想在阿牛面前顯示自己的才智和手藝。於是,頭人讓5個女兒分別給神牛獻茶、敬酒、送飯,以神牛吃誰的茶、酒、飯,誰就與阿牛與親。

  比賽開始了。第一輪比試給神牛獻茶。5姐妹分別端上了各自沏出來的紅茶、綠茶、高樹茶、矮樹茶、苦丁茶。神牛用鼻子聞了聞,便把苦丁茶喝了。第二輪是給神牛敬酒。五姐妹分別端來各自釀造的糯米酒、高梁酒巴、包穀酒、麥克風子酒、紫泉酒。神牛嗅了嗅,最後只喝了紫泉酒。第三輪是向神牛送飯。五姐妹分別端來各自蒸煮的紅、黃、白、綠、黑五種不同顏色的糯米飯。神牛看,最後只吃了用楓香樹葉染出的黑糯米飯。頭人一一問訊,而這苦丁茶、紫泉酒、黑糯米飯,恰恰都是五妹做的。4位姐姐一看,這是神牛作的大媒,姻緣如此,她們也都默許了阿牛與5妹的婚配。於是,阿牛和5妹成了親。後人為紀念神牛、阿牛和5妹,每到四月初八這天,家家都要熬苦丁茶,釀紫泉酒,蒸黑糯米飯,以祭祀牛王和餵養自己的耕牛,並在村寨舉行鬥牛比賽。

  :布依族“六月六”的傳說

  布依族自古以來多居位於江河、溪流沿岸的平壩上,以種植水稻為業,素有“布依水鄉”和“水稻民族”之稱,農業生產在布依族人民的經濟生活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六月六”布依語谷稱“庚香陸”、“敬盤古”。相傳在遠古時代,布依族祖先“盤古”發明了水稻種植技術,但是,他清苦貧寒,孑然一身,後來認識了海龍王的女兒並結為夫妻,一年後生一個兒子,名字叫新橫,新橫長大後因冒犯了母親,使母親不愉快而返回龍宮。其父“盤古”續絃。一年後的六月初六“盤古”命終謝世,新橫繼承父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年年獲得豐收,儘管這樣,其後母仍然對他橫加虐待,新橫不服,便託夢給已故父親並告到天庭,要毀掉水稻,絕其工技,以斷後母生路。新橫的後母只好認錯,表示每年的六月初六率子孫殺雞、包粽粑、染五色糯米飯,敬祭盤古。得到新橫諒解,才使水稻種植技術延續至今。布依後人為紀念盤古之恩,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盤古謝世日,以各種形式祭奠盤古,天長日久,便形成了傳統民族節日。

  “六月六”又稱“敬秧苗”、“敬青苗”、“敬穀神”。相傳穀神是由自己的老祖先演變而來,因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老人一代接著一代的死去,而布依族供奉祖先的杯盞是一成不變的,“千人共杯,萬人共盞”,老祖先在家神中一代一代被取代,已無享受供品地位,只好讓到田邊地角給子孫守護田業,成了莊稼的守護神、豐收神,即“穀神”。還有傳說殺雞祭田,用雞血淋紙馬插於稻田出入水處或田中央,意為雄雞吃盡蝗蟲,糧食豐收,馬馱不盡。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這一天,布依人都要在本村集會,舉行對歌比賽,同時還舉行其他一些樣式的民俗活動,也是人們交朋結友,更是青年男女浪哨的好機會。貞豐縣於1978年在巖魚舉辦全縣性的布依族歌節之後,每年參加歌節的人數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質量越辦越高。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貞豐“六月六”布依族歌節移至省級風景名勝區三岔河,活動內容也由單一的布依山歌、古歌比賽發展為布依歌舞、器樂演奏、少數民族服飾、布依婚俗、地方土特產品集中展示***展銷***等的民族節日,也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隆重節日。2003年以來,歌節改為布依族風情節,僅2007年“六月六”布依族風情節舉行的招商引資簽字儀式上,共簽約專案29個,簽約資金達23億元。“六月六”布依族風情節促進了地方三個文明的建設和經濟的繁榮,此風情節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布依族制人煙的傳說

  據說兩個太陽逃回天上,有一個不慎掉進天河,把天河的水都擠冒了出來,天下就下了七天七夜的瓢潑大雨,地上河裡漲了大水,把居住在低的地方的人俺死了很多,這一年,兩兄妹家栽一棚葫蘆,只結一個。這個葫蘆長得可奇怪啦!長的又大又長,才兩個月就長的比人還高哩!下半截就象個大囤籮。這時洪水不斷住高處漲,已經淹到寨牆腳,兩兄妹見勢不妙,生命危在旦夕。他倆急中生智,趕忙把大葫蘆摘下來,在頸上鑿個大洞,急忙鑽進葫蘆肚裡。妹妹兩腳恰恰到裡頭,一個波浪打來,葫蘆漂浮而起,隨水漂流。這時,兄妹從葫蘆洞往外一看,滿山遍野,到處都被淹沒了,眼前只出現白茫茫的水浪。無邊無際呀!他們漂啊、漂啊·····漂過山巔,漂過樹林,一直漂到一座高高的山頂上就停止了。兩兄妹往外一看,這座山頂還有一處斗笠一般大的地沒有淹到,兄妹兩就在這裡停留了七天七夜。烏雲散了,天上出現了一個太陽,洪水也消了。他倆從葫蘆裡爬出來。此時,陽光明媚,氣候溫和,可是,樹木花草和村寨都被洪水蕩盡了。找來找去不見一個人的蹤影。心裡無限悲傷。為了找到人煙,兄妹倆各拄一根鐵棍,走遍天下。有一天,他們路過地頭,遇到一個大南瓜,便問南瓜說:“世上還有沒有人?”南瓜回答說:“天下的人都被洪水淹死了。最好你們兄妹倆結婚吧”兄妹聽了很生氣,抽出腰刀,把南瓜砍成幾大塊,並說:“如果你能破塊複合,我們就結婚。”兄妹倆走了幾天,又在路上遇到先前看到的那個南瓜。果然破塊複合,只是身上多了破塊的痕跡。但他們還是不願結婚。

  兄妹二人又繼續上路。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一棵竹子,於是又問竹子說:“世上還有沒有人?”竹子回答說:“天下的人都被洪水淹死了,只剩下你兄妹倆了,你們就結婚,再造人吧。”兄妹聽了火冒三丈,揮刀把竹子砍成很多很多段,並說:“斷竹呀斷竹,如果你能再複合接起,我們就結婚。”他們跨過青山,繞過綠水,又在路上遇到先前的那棵竹子,斷竹果然再生,竹稍象風尾般的垂著,與前不同的是多了節痕,兄妹倆還是不肯結婚。邁開雙腳又繼續往前走。他們已經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涉過了七七四十九天條長河,爬過了九九八十一座高山,手裡拄的鐵棍都已磨盡了,還是找不到一個人影呀!兄妹倆傷心透了。

  一天,他倆正繼續趕路,太白仙人下凡攔住了去路,並勸他們倆人結婚,他們倆仍然堅持不答應,於是太白仙人就說:“你們倆各搬一盤磨石,各上一個相反的山頭,然後同時把石磨從山頂滾下來,如果兩盤合併在一起,你倆就該結婚。兄妹倆心想,天下哪有這樣的巧事。便答應照辦了。兩人各搬一盤石磨登上山坡,把石磨骨綠綠地從山頂滾下來,真奇怪,石磨很自然地合攏起來,兄妹二人此時無話可說。害羞地結了婚。

  他倆日子過得真快,妹妹懷孕生育,但生下來不是小孩,而是象一個冬瓜般的肉團。沒眼沒耳,沒嘴沒鼻,沒腳沒手。哥哥嘆息地說:“天下真真的該要絕種了。才生出這怪東西。”他倆覺得難看,便把肉團砍碎,四處亂丟亂掛。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東邊一個村,西邊一個寨,到處煙火,往平原地區丟去的幾片,就變成了漢族,掛在山溝裡樹林上的變成了布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