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孝順父母故事
孝順父母是從人類誕生的時候就開始傳承下來,孝順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篇1: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期江夏人,年少的時候父親就早早就去世了,只有年老體衰的母親和他相依為命。
一年冬天,孟媽媽突然病倒,病了許多天,什麼食物都不想吃。一天早上,她忽然對孟宗說:"孩子,真奇怪,我現在真想喝點筍尖湯!"
孟宗聽說媽媽想喝點湯,心中十分高興,因為她幾天沒吃東西,身體已越來越衰弱了。不過他又想,現在正是嚴冬時分,而竹子要到春天才發芽,我到什麼地方去找竹筍呢?"
孟宗想著想著,不覺皺起眉來。孟媽媽見到了,就說:"哦,我大概是病得糊塗了,算了吧!"
孟宗立刻說:"別這麼說,媽。"很久以前孟宗就對天發誓,無論媽媽跟他要什麼,他都不能說"不"!現在他得實現他的諾言,所以接著說:"媽,您彆著急,我會盡量設法找點筍尖回來燉湯給您喝。":可是他心中又想,我這麼輕易就答應了,我怎能做到呢?最近這兩天,天氣冷得厲害,冷風呼嘯不停,動物全在冬眠,花草樹木離茁芽生長還有一段時間,我怎能找到筍尖呢?"
可是媽媽要喝筍尖湯,他必須出去找尋竹筍。於是他扛著鏟子、斧頭,冒著風雪向山中走去。他在風雪中辛苦掙扎,走了半天,才到了一個竹林。當他看到白雪像地毯似的厚厚鋪了一地,令他更加心驚。"天哪!幾乎連青綠的竹葉都看不見,上哪兒去找新筍尖呢?這實在是辦不到的事呀,老天可憐可憐吧!媽媽病得那麼厲害,若是我找不到筍尖燉湯給她喝,而她因此逝世,那我可一輩子也不能心安呀!"
他一想到母親正在病床上苦苦等待這筍尖湯,就鼓足勇氣,自己對自己說:"我為何不試試挖一挖呢?我可以一寸一寸地挖土,到挖著筍尖為止。"土硬得像鐵一般,他用力地一鏟一鏟挖下去,一直累得他筋疲力盡,仍然看不到半點綠色的筍尖。孟宗既挖不出竹筍,又想著病床上的母親,不由得對著土坑哭了起來,他越哭越傷心,忘了自己,也忘了附近的一切。他這樣哭著哭著,哭了好一陣子。當他張開淚眼往地上一看時,不禁吃了一驚。原來,他面前的冰融化了,竹根四周的冰土都和成了軟泥,軟泥中居然有幾個綠尖頂冒了出來!
"啊!筍尖!筍尖!"
孟宗心想:這不會是做夢吧?他連忙彎腰去拔,拔出一個,摸了摸,"嘿,可不真的是活筍尖麼?是真的,哦,我知道媽可以活命了,我好高興吶!"他簡直不相信筍尖真的長出來了。可是那不可能長出的筍尖,竟能這麼快發芽長出,莫非是上天的賞賜?"一定是的!"孟宗對著上天叩首說:"哦!天神吶,謝謝你的萬慈萬恩。"
他挖出土坑中的筍尖,趕程回家去作筍湯。媽媽看見兒子拿了竹筍回來也驚訝不已,心中一高興,病好像已好了一半。她喝了筍湯之後,病果然痊癒了。
後來,孟宗更加努力讀書,努力學習,終於成為一位學者,並且當朝中的大臣,替國家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受到了人民的愛戴。
篇2:蘆衣順母
住在當時魯國的一個少年名字叫閔損,從小就過著飢寒心酸的生活,因為幼時喪母,失去了慈母之愛,童年的生活很孤苦。父親閔公後來給他找了個繼母,生活才算有了改變,剛開始繼母待閔損還好,等到她自己生了兒子後,情形卻逐漸改變了,她只慈愛自己所生的骨肉,對閔損開始冷落了下來,處處看著都不順眼。父親在家時還好些,等父親出門兒做生意離開家後,母親對閔損便沒有什麼溫暖,不但讓他帶看弟弟,而且把家中所有的髒活兒累活兒全叫他幹。曾飽受苦難的孩子竟然懂事早,九歲的他不但樂意去幹一切髒苦累活兒從不怨言,而且對待打罵也能逆來順受,能以德報怨,對人講話總是彬彬有禮;特別是對五歲的弟弟非常疼愛友好,處處關心而謙讓弟弟,兄弟倆心心相印親密無間。
這年冬天,父親從遠方做完生意歸來,全家人歡歡喜喜得以團圓,閔損給父親送上一碗熱水,但因為身上發冷,兩個手臂不由自主地哆哆嗦嗦抖個不停,碗中的水竟灑了一多半,母親瞪了他一眼,趕緊告訴小兒子又奉上一碗。這種情形父親看在眼裡,心裡不是滋味,罵閔損不長進、沒出息。
飯後,父親帶上兄弟兩個趕著馬車去拉貨,一路上迎著凜冽的寒風,閔損凍得身體縮成一團,父親看他穿著厚厚的棉衣,不覺火從心起,並斥責說:看看弟弟穿的比你少,也沒有凍成你那樣,看你怎麼活像個凍死鬼脫生似的,太沒出息啦!說著便順手抽了閔損一鞭子,弟弟見狀心疼哥哥,撲在哥哥身上,這第二鞭子打下去後,閔損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從破洞處露出一些蘆葦花灑了一車,父親一看愣住了,剎那間他就已經明白過來:原來後孃竟如此狠心待兒子,氣得當下掉了眼淚。
待到拉完貨回到家裡後,立即寫了一紙休書,令其妻快快回返孃家!妻子嚇得跪地磕頭如搗蒜,盛怒的閔公只說:你心太狠了,是絕不可原諒的。看母親頭已磕破,閔損和弟弟慌忙地跪了下來。那時女人地位很低,一旦被夫家休了,這一生就算是完了,為此走投無路而輕生尋短見的不在少數。
眼看丈夫不肯饒恕自己,妻子感到絕望了,這時閔損開口道:孩兒請父親息怒,懇求您就饒了母親這一回吧,家裡是不能沒有母親的,沒有母親的家不像一個家,更何況“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如果父親不答應孩兒絕不起來!說罷與弟弟叩頭不止,這時閔公被兒子一番合乎情理的正語之言打動了,看幾乎要昏倒的妻子,心腸軟了下來,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道:罷了,罷了,你們都下去吧。兩個兒子趕緊扶起母親,這時如夢初醒的母親,激動地抱著兩個兒子痛哭失聲,她萬萬沒有想到在這關鍵的時刻,大兒子竟然救了她一命。從此,被感化過來的母親對大兒子又敬又愛,處處待他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子,弟弟對兄長更是敬重有加,從此閔公的家,成為一個和睦美滿的家庭。
真是英雄出少年,一個少年閔損竟已具備了說話有理,忍辱負重和能嚴格修悟自己的美德,充分體現其寶貴的佛性,並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感動,難怪他後來竟然成為孔夫子的得意門徒之一。
篇3:百里負米
仲由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字子路,是孔子的學生。他非常孝敬父母。因為從小家境貧寒,為人非常節儉。經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係,但怕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很是擔心。
家裡沒有米,為了讓父母吃到米,他必須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買到米,再揹著米趕回家裡,奉養雙親。百里之外是非常遠的路程,也許現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兩次。可是一年四季經常如此,就極其不易。然而仲由卻甘之如飴。為了能讓父母吃到米,不論寒風烈日,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揹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氣非常寒冷,仲由頂著鵝毛大雪,踏著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走,腳被凍僵了,抱著米袋的雙手實在凍得不行,便停下來,放在嘴邊呵口氣,然後繼續趕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浹背,仲由都不停下來歇息一會,只為了能早點回家給父母做可口的飯菜;遇到大雨時,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裡,寧願淋溼自己也不讓大雨淋到米袋;颳風就更不在話下。
如此的艱辛,持之以恆,實在是極其不容易。
後來仲由的父母雙雙過世,他南下到了楚國。楚王聘他當官,對他很是禮遇。俸祿非常優厚。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一出門就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過著富足的生活。
但他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好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感嘆,哀傷父母早早過世。他是多麼希望父母仍然在世,和他一起過這樣的好生活呀!可是即使他想再負米往返百里之外奉養雙親,都永遠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