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戲海龍王的傳說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龍王是神話傳說中在水裡統領水族的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東海洋上有個島,島上有個村莊叫魯家村。很早以前,這個村子裡住著十幾戶姓魯的莊稼人。他們種著一些依海傍山的碗頭地,在海里捉些沙蟹魚蝦,勉強過著日子。島上天旱少雨,人們只好殺豬宰羊,到村外的龍王廟去求雨。倘若龍王高興,賜一點雨水,種田人方能得到一點好收成。這樣年年供豬獻羊,也把人們鬧苦了。這一年又遇大旱,人們生活不下去,便陸續離鄉背井,外出謀生,最後只剩下魯大一家。

  魯大夫婦倆有兩個兒子。老婆說:

  “魯大呀!山上的草根也焦了,樹皮也軟了,我們還是逃命去吧!”

  “不!我想想辦法。”魯大說:“馬上要開春下種了,季節不能錯過。”

  第二天,魯大來到龍王廟,只見廟堂坍了一個屋角。端坐在上的海龍王,頭面身腰布滿蜿蛛網,供桌也破了,當中有一個像頭一般大的洞。魯大走到龍王像跟前,作了個揖說:

  “龍王呀!只怪你不通人情,弄得如今門庭冷落,香火全無,連個掃掃地、揮憚灰塵的人也沒有。要是你能下一場大雨,讓我今年秋天豐收,我許你一場大戲。你不稀罕人家用全豬全羊供你,我就供你一個活人頭,你看好不好?如好,我們一言為定,今朝就降雨。”

  魯大說完就回家準備農具去了。

  龍王廟內,這天當值的是蟹精。他聽了魯大一番話不敢延遲,忙回水晶宮向龍王稟告。龍王捋著龍鬚沉吟起來:豬羊雞鴨,山珍海味,我樣樣都吃過,這新鮮的活人頭,倒值得一嘗。況且這幾年弄得我廟宇不整,香火不續,合該趁此機會興旺起來。於是招來風婆、雷公,帶了蝦兵蟹將到魯家村來布雨。

  再說魯大回到家中整理農具。將近中午,一聲驚雷,頓時大雨直潑而來。這雨勢,好似東海潮漲萬頃浪,天河決口水傾瀉。

  雨過天晴,魯大忙著耕耘播種。龍王為了嘗人頭味道,也暗中幫忙,叫蝦兵蟹將在魯大田中施肥除蟲。禾苗日竄夜長,到收穫季節,稻穀一片金黃,如碎金鋪滿地。魯大則忙著收割,整場翻晒。龍王穩穩地等著人頭上供。

  直到大年三十,魯大才拿了一把掃帚來到龍王廟。龍王見他空手而來,心裡正疑惑,只見魯大作揖道:

  “龍王呀!我們有約在先,我許你一場大戲,一個活人頭,今天我帶來了,請先看戲,再吃人頭。”

  說罷,便手執掃帚,在廟內手舞足蹈,前翻後滾地著實戲鬧了一番,弄得廟內塵土飛揚。龍王正想發怒,轉而一想:算了,可能他請不到戲班子,胡亂代替。還是等著嘗人頭吧!

  魯大舞畢,便丟開掃帚,笑嘻嘻來到供桌前面說道:

  “現在請龍王吃人頭!”

  說著,便趴到供桌下面,把頭從供桌的破洞裡鑽出來。龍王見供桌上突然冒出一顆人頭,好不驚奇,想吃,又不知如何下手。四面一看,連把刀子也不見,想想只有用手撕。就伸出一雙枯瘦如柴、指甲三寸長的龍爪,向魯大的頭抓去。魯大一見,忙著把頭一縮,笑謎謎地從桌底下鑽了出來:

  “龍王啊:你戲也看了,頭也嚐了。我呢!願也還了。我們互不虧欠,望來年再照顧照顧。”

  說完,拿起掃帚,揚長而去。把龍王氣得龍眼圓睜,龍鬚倒豎:

  “好你個窮小子,膽敢捉弄大王,還想要我來年照顧呢?我要你顆粒無收,才解我心頭之恨。”

  他吩咐蟹精:

  “到來年,魯大的田裡只准其長根,不使其結果。”

  第二年,魯大剛巧腫了蕃薯,多虧蟹精盡力,蕃薯長得似大腿。龍王聞聽魯大又獲豐收,便叫蟹精下次只准肥葉不使其壯根開花。可巧魯大在這次種了大白菜,那蟹精又把大白菜養得像小谷籮一般。

  龍王兩次報復未逞反被魯大得了許多好處,氣得暴跳如雷。旁邊走出龜丞相稟道:

  “大王要報仇不難,只消派一個小卒前去把魯大捉來,豈不省事。”

  龍王一聽,拍案叫對,忙把蟹將叫來如此這般吩咐一番,打發他起程。

  再說魯家村這一年,已是另一番景象,外出的鄉親們都已陸續回鄉。魯大家裡雖不富裕,卻也粗茶淡飯,過得下去。這蟹精來到魯大門前時,魯大夫婦正在廚房裡商量家務。只聽見魯大說:

  “……叫阿大提蟹去,煮熟後好當菜吃。”

  魯大的意思是明大兒子下海去捉沙蟹,蟹精聽了卻大吃一驚:

  “不好!我還未進門,他們都已得知,作了準備。”

  嚇得他連竄帶爬,逃回水晶宮,把經過加油添醋地向龍王稟告一番,說魯大是個神人,未卜先知,早有準備,要不是自己逃得快,恐怕早已沒命了。

  龍王聞言,將信將疑。龜丞相在旁說:

  “大王不必著惱,下官陪同大王親自前去,便知分曉。”

  傍晚,龍王與龜丞相出了海面,將身子隱去,來到魯家村。龜丞相道:

  “大王,我從前門進去,你從後門而入,這樣魯大就插翅難逃了。”

  這時,魯大剛耕田回來,把從田溝裡捉到的一隻烏龜扔給門前玩耍的孩子,自己進屋準備吃晚飯。正準備吃飯,一位鄰居在門外高叫著:

  “魯大叔,你家門口的大黃***牛***跑了!”

  原來是栓在後門口的大黃牛掙斷牛繩跑了。魯大一聽,連忙朝門口叫道:

  “阿大,把烏龜交給阿小,快拿根繩來,跟我出後門抓“大黃”去。”

  前面烏龜丞相一聽,魯大要把自己交給阿小來管,還要到後門去捉大王,暗想還是溜之大吉。後門的龍王一聽,前門的烏龜已被捉住交給阿小,魯大和阿大拿著繩子來後門捉拿自己,嚇得顧不得龜丞相的死活,沒命地逃回龍宮去了。

  龍王和龜丞相在海邊相遇,兩人相互埋怨,暗中又各自慶幸。

  從此,龍王再也不敢與魯大為難了,魯家村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起來。

  東海龍王塌東京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派敖廣治理東海,派妙莊王治理東京。那時的東海只有現在的一半大,靠西的大洋都是東京轄地。不知過了幾世幾劫,東海龍王敖廣的龍子龍孫蝦兵蟹將已多得不計其數,偌大的東海即顯得十分擁擠。

  敖廣早想擴充套件地盤,無奈北有北海,南有南海,都有玉皇大帝的界碑,界碑上還蓋著玉璽印,分毫挪動不得。

  唯有東海與東京的壤界,因海陸分明,玉帝沒有立碑。東海龍王偶掀風浪,東京就會有幹百畝土地塌陷,傾刻間變成滄海,那妙莊王也不理論。只是敖廣怕妙莊王去向玉帝告發,所以不敢多騷擾東京地界。

  一日,龍王巡察西界,在鎮西七須龍王處痛飲靈芝仙酒。兩人杯來盞去,說東道西,不知不覺中湊出一個併吞東京的計策來。

  此後,東海龍王一反常態,與妙莊王親近起來,不時派人送些奇珍異寶、瓊漿玉液到東京,還將第六個女兒送給妙莊王做妃於。妙莊王迷戀龍女的姿色,漸漸不理朝政,多少年以後,東京轄內盜賊橫行,怨聲載道。東海龍王得知東京衰敗的訊息,好不歡喜,暗中上奏天庭,懇請玉帝下旨塌掉東京,澄清玉宇。

  玉帝當即准奏,正要派大臣去東京行事,即被上八洞神仙呂洞賓擋住了。

  另洞賓奏道:

  “玉帝將東京全部陷為東海,豈不冤屈了箇中善者?”

  敖廣插言道:

  “目前東京轄內,哪有什麼善者好人?”

  呂洞賓朗聲說:

  “想龍王終年居住水晶宮,從未涉足陸地,不知憑什麼斷定東京沒有好人?”

  敖廣一時語塞。呂洞賓又對玉帝道:

  “容老朽即刻下凡,去東京看看有無善者。”

  玉帝准奏,欽點呂洞賓為檢察大臣,三年後來天庭覆命。

  另洞賓變個老者模樣,悄悄來到東京,在一僻靜處變化出幾間茅屋,屋裡有幾個大油缸,門口掛了塊招牌,上寫“勿過秤油店”。門上貼了幅對聯,上聯為“銅錢不過三下聯為“香油可超萬”,橫批為“心安理得”。凡是來買香油的人,呂洞賓一概收三個銅錢,至於油舀多少,悉聽買主自便。這般油店誰見過?東京人把這當作奇聞,一傳十,十傳百,都到“勿過秤油店”來買油。有的抱只大瓶,有的捧只瓦??,有的提只茶罐,有的甚至挑來兩個水桶。呂洞賓只管收三個銅錢,其他一概不問。原來,它的油缸是通長江的,只要長江水不乾,油缸也不會見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