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對茶文化的影響

  烏龍茶是我做茶葉中比較常見的而一個品種,烏龍茶對於茶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有什麼影響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烏龍茶的問世,給茶葉增添了一個新型別,系一大飛躍。由於它兼具綠茶之清芬、紅茶之甘醇,備受世人讚賞。特別是在武夷山獨特自然環境中生長出的茶葉製成的烏龍茶***專稱武夷巖茶***,更是醇厚幽遠、獨具巖韻,飲者青睞。併成出口貿易的重要產品。

  烏龍茶的創制成功,進一步豐富了茶文化內函,茶書上的武夷巖茶詩詞文賦屢見不鮮,贊聲不絕。特別在品茗藝術上大有發展,所謂的功夫茶當源自於斯,並非妄言,有文佐證。清代才子袁枚丙午***1786年***遊武夷山“到幔亭峰、天遊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清悅性”。

  由於武夷巖茶品質優異,在武夷山為僧管山、製茶及經營武夷巖茶的“下府人”***即閩之下四府***人,便將武夷巖茶及品茶文化傳至閩南。加之閩南海陸交通方便,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優於閩北,因而品飲武夷巖茶便成了他們體面高雅的賞心悅事。時告老還鄉的宰相兼太子太保蔡新***漳浦人***吟有“食武夷,看金魚”之句。清《龍溪縣誌》載:“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購武夷。以五月至則鬥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壯之爐。扇必以王官溪之蒲,盛必以長竹之筐……有的甚至“薪必以橄欖之核”,到了玄乎其玄地步。此等侈奢飲風,致使有的癮君子傾家蕩產。這種品茗風尚,很快傳到臨近的潮汕,當地士人鄭重其事,增繁添序,冠以“潮汕工夫茶”雅名。陳鏡雄等《潮汕工夫茶話》有文戲茶癖“寧可三日無米,不可一日無茶”,並稱茶主要來自閩省。據福建茶葉專家莊任考證:“工夫茶指最初所用茶葉多尚武夷,源自武夷傳統茶名”之品飲方法。

  與此同時,閩南、潮汕、廣州三邦競相經營武夷巖茶。清中至民國間,武夷山麓的下梅街、星村街、赤石街先後為茶葉集散地,茶行茶莊毗鄰,一片繁榮興旺景象,有人揣測“全崇安”盛名當由此而出。武夷巖茶自此昂居中國茶葉“十哲”之位。與福建一海之隔的臺灣省,雖然在清嘉慶***1796-1820***年間就移去武夷山茶苗種植繁衍。終因自然條件存在差異,無法成就武夷巖茶“巖骨花香 ”之韻。臺之飲君仍然鍾情巖茶。因此清《臺灣通史》編者連橫在其“茗談”一文中寫到:“***臺人品茶***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長期以來臺灣、武夷茶界往來不斷。近十幾年中來,更是頻繁,或切磋茶事,或交流茶文化。

  綜上所述,武夷山創制出烏龍茶,不但是茶葉史上的一大貢獻,而且對於弘揚武夷文化、乃至中華茶文化都有產生積極作用。我們應繼承武夷先民的創造精神,而且要十分珍惜武夷巖茶及武夷茶文化,讓它為當今的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拓展知識

  鐵觀音的“觀音韻”

  其一,觀音韻的感覺從聞香開始,“如梅似蘭”的香氣,你想像它是什麼香,它就有什麼香,而且它就有一種神奇的穿透力,會穿透你的五臟六腑,甚至於每個細胞,而其他品種聞香的時候,頂多也就到了喉嚨,然後馬上失去了感覺,而且這種香氣會讓你感覺“俗”,而鐵觀音的香氣則表現為“雅”,就好像我們聞到了茉莉花和蘭花之間的區別,這估計就是有韻和沒韻之間的差別之一。

  其二,***一霎那的“鑽”感覺,鐵觀音一***就好像千萬個神奇的物質“鑽”進你的牙縫,並且向兩腮擴張,直入候根底部,在舌的表現則為被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冰膜,並有一點“油”的感覺

  而其他烏龍茶則沒有這種感覺,一般是粗淡或平淡的感覺。

  其三,回味的感覺,鐵觀音的回甘和其他品種又有不同,鐵觀音的回甘帶有“氣”的感覺,兩腮生津,而這種特有的“氣”則從鼻子衝出,並且這種“氣”從喉嚨到鼻孔之間長時間保留;而其他品種則沒有這種感覺

  安溪人品評鐵觀音,碰到觀音韻不錯,說是“音韻有起”或“音韻有顯”,大多情況下稱“韻口”。如果說音韻很重,就是說鐵觀音的特性很明顯,當然是好茶了。如果說音韻不明,就是說鐵觀音的特性不明顯,當然不是好茶了。總之,“音韻”是好的氣質或特性。

  讀者也許會問,鐵觀音當然有鐵觀音的味了,這作何解?這裡的鐵觀音味,指鐵觀音好的氣味,這裡有比一般更高的要求。像女人,有些是有女人味的有些就沒有,有風韻的才有女有味,沒有風韻的我們說她沒女人味。很好理解吧。

  當然,我們說的音韻一般指品茶的過程中對茶葉品質的評價,主要指鐵觀音特有的好的氣味,包括:杯蓋的氣味、茶水的氣味、茶渣和杯底的氣味。可單獨指其中一種氣味,比如說杯蓋的音韻有明,但茶水的音韻不一定明顯。鐵觀音的這幾個方面的氣味並不必然一致,存在一些差異,有的杯蓋的氣味很好,但茶水的氣味並不是很好,有的茶水氣味很好,但杯蓋的氣味並不那麼好。也可總的綜合說,這個茶的音韻好不好。另外也認為品完茶後的“喉韻”也是音韻的一部分。“喉韻”,就是齒頰留香,喉舌回甘的感覺。

  這種好的氣味,主要指香氣,比如蘭花或桂花的香氣,還有一種酸味中帶香的習慣叫做“酸啷味”,鐵觀音由於其特殊的屬性,現實中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香氣型別,說法也各種各樣,有的像“紅菇的氣味”、有的像“糖果的氣味”、有的像“新樅的氣味”,有的像“花酸的氣味”,應有盡有,有的地方也會有一個地方氣味的特點,有些甚至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現實中最經常講的就是“蘭花香”、“酸啷味”和“新樅味”。這種茶,我們也習慣上稱“傳統的鐵觀音”。

  那讀者也許會問,那鐵觀音各種各樣的氣味真的是不好學習。不,這裡也有簡便方法。習慣中我們還把這種好的氣味叫做“正勢”味,既從你一般的感覺中,覺得好的我們就叫做“正勢”味,而其他的就不是。就像抽菸喝酒,能品出它們的優劣與特點。感覺好的就是好,感覺不好的就是不好。當然這感覺也是要靠練的。

  以下是福建茶行業學者的理解,那你是怎麼理解的呢?請在文章底部評論吧。

  陳鬱榕***福建省茶葉檢測站原站長、國家高階評茶師***:“觀音韻”是鐵觀音樹種所獨有的一種品種特徵,它有別於“巖韻”***巖韻是產於武夷山的茶葉所特有的地域特徵***。同時,它是安溪鐵觀音所特有的品種香和滋味的綜合體現,而其他烏龍茶品種則不具備這種韻味。

  “觀音韻”是安溪鐵觀音茶樹品種本身所固有的本底物質經過加工所形成的香、味。其香芬芳似蘭,清新甘醇,味中有香,香中帶甜;其味醇厚鮮爽,飲後喉底回甘,齒頰留香,品其音韻花香之勝。

  林陽順***國家高階評茶師***:韻是安溪鐵觀音的靈魂,是天地人種的自然融合,是安溪鐵觀音樹種在特定的生態環境裡生長,在特定的節氣採摘,經過特定的工藝製作而形成的綜合內涵。對鐵觀音的韻可以通過六根六識來體驗和領悟。六根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是指色聲香味觸法。此品鑑過程也是一位茶師面對鐵觀音進行從採青到成形的一系列層層歷練的深刻體驗,也是品茗人從茶園到茶杯的神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