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旅遊攻略

  寒山寺***Hanshan Temple***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古鎮,建於六朝時期的樑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寒山寺旅遊資訊

  門票

  門票·開放時間

  20元/人,1.2以下兒童免費。撞鐘日門票是380元。

  07:30-17:00。

  地址: 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區寒山寺弄24號

  住宿

  建議入住中山大廈附近,位於鬧市區人民路,毗鄰步行街-觀前街,距拙政園、獅子林、北寺塔很近。

  交通

  乘遊3線、313、6、9、17、21、31、301路車 何山大橋 站下。

  美食

  飲食:遊人可在寒山寺中品味佛門素饌。

  寒山寺旅遊介紹

  綜述

  寒山寺殿宇大多為清代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廊、楓江樓、霜鍾閣等。寒山寺的建築佈局沒有嚴格的中軸線。寒山寺山門前面的石拱圈古橋是江村橋,橋堍與山門之間那垛黃牆稱照壁。山門兩旁兩棵古樟。黃牆內古典樓閣飛簷翹角,右為楓江樓,左為霜鐘樓,都源於楓橋夜泊詩。佛龕背後一尊威風凜凜的將軍像,面朝裡,對著大雄寶殿,手拿金剛杵,也叫降魔杵,那是韋馱,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將之首。

  寒山寺的主庭園左側的花壇兩面嵌長條石刻兩塊,一為明代崇幀年間刻的"寒拾遺蹤";另一刻清末江蘇巡撫程德全寫的"妙利宗風"。出大雄寶殿,左通普明寶塔和方丈室,右達名聞遐邇的聽"夜半鐘聲"的鐘樓,正前方的兩層屋宇是藏經樓。遠望屋頂,可見唐僧、孫悟空等西天取經塑像群。藏經樓樓上祕藏珍貴佛經,樓下叫"寒拾殿",寒拾殿後牆的背面立一巨碑,刻著千手千眼觀音、韋馱和關公等人物。鐘樓就在寒拾殿旁。

  寒山寺寺院佈局並不追求左右均衡,照牆和山門基本是一線相承,後邊的大雄寶殿、藏經樓,並不在一條中軸線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則按南北向中軸線佈局。寺中處處皆院,錯落相通。

  正殿

  寒山寺正殿面寬五間,進深總共有四間房,房高12.5米。單簷歇山頂,飛甍崇脊,據角舒展。露臺中央設有爐臺銅鼎,鼎的正面鑄著“一本正經”,背面有“百鍊成鋼”字樣。這裡包含著一個宗教傳說:有一次中國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紛爭,較量看誰的經典耐得住火燒。佛徒將《金剛經》放入銅鼎火中,經書安然無損。為頌讚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資紀念。殿宇門桅上高懸“大雄寶殿”匾額,殿內庭柱上懸掛著趙樸初居士撰書的楹聯:“千餘年佛土莊嚴,姑蘇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閻浮夜半海潮音。”須彌座用漢白玉雕琢砌築,晶瑩潔白。座上安奉釋迎牟尼佛金身佛像,神態安詳。兩側靠牆供奉著明代成化年間鑄造的十八尊精鐵鎏金羅漢像,乃由佛教聖地五臺山移置於此。

  佛像背後與別處寺廟不同,供奉著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畫像,而不是海島觀音。畫像出自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聘之手,用筆大膽粗獷、線條流暢。圖中寒山右手指地,談笑風生;拾得袒胸露腹,歡愉靜聽。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於藏經樓內,樓的屋脊上雕飾著《西遊記》人物故事,是唐僧師徒自西天取得真經而歸的形象,主題與藏經樓的含義十分貼切。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於殿中。寒、拾塑像背後嵌有千手觀音畫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間蘇州狀元石韞玉的篆書“現千手眼”。殿內左右壁嵌有南宋書法家張即之所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共二十七石。後面還有董其昌、畢懋康、林則徐、俞樾等人的題跋共十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