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臂壁借光典故

  典故大家應該都瞭解吧,那典故都有哪些呢?詳細是小編帶來的成語鑿壁借光典故的內容,歡迎欣賞

  成語鑿壁借光意思

  形容勤學苦讀、十分刻苦。

  成語鑿壁借光典故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成語鑿壁借光造句

  1、現在人們一般用鑿壁偷光來形容勤學苦讀。

  2、我們要學習匡衡鑿壁偷光的讀書精神,對學習孜孜以求。

  3、鑿壁偷光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的故事,最終成為大學問家。

  4、學習是很艱苦的事,沒有鑿壁偷光,鍥而不捨的精神是不行的。

  5、同學們的學習環境已經大大改善,再也不用鑿壁偷光了。

  6、鑿壁偷光表面上的意思是把鄰居相隔的牆上鑿開一個洞,偷偷地借鄰舍的燭光讀書。

  7、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這就是鑿壁偷光的故事。

  8、枉了你窮九經三史諸子百家,不學上古賢人囊螢積雪,鑿壁偷光。

  9、大家還記得那位鑿壁偷光的車胤嗎?

  10、在讀書中,我又來到了鑿壁偷光的少年家中。

  11、山東沒什麼可NB的,只是出了個“小偷”會鑿壁偷光的宰相叫匡衡而已!

  12、不過,蹭網這種做法在曉豔看來是一種“鑿壁偷光”。

  13、我被他鑿壁偷光的學習精神感動了,我走過去同他談起來了,一番話語又把我給感染了他的求知精神。

  14、後來人們總結了一個成語叫做“鑿壁偷光”,其實我們讀書人的是不能說“偷”,讀書人的事…

  15. 光棍節脫光計:扛把掃帚上街,可以一掃而“光”;疏遠美色,以退為進,因為五“光”十色;掏空鄰居牆壁,可鑿壁借“光”;塗黑臉,可以黯淡無“光”!

  16. 飢乃加餐,倦然後臥,學然後知不足,然後補憾,方有韋編三絕、孫敬懸樑、牛角掛書、鑿壁借光、映雪囊螢、以荻畫地、圓木警枕、程門立雪等等的故事。

  17. 在古代,匡衡鑿壁借光,成一代鴻儒;王冕牛背學畫,終荷花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