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之禮的故事

  中國傳統禮儀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標誌,聲名播於海外,影響上下五千年,深入到社會生活各個層面,所以中國被稱為 禮儀之邦 。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盧植楷模

  【盧植楷模】

  盧植侍師。左右美姬。未嘗一盼。數載如斯。

  【原文】

  漢盧植、字子幹。剛毅有大節。師馬融。融左右多列美姬。植侍講數年。未嘗一盼。融以是敬之。董卓議廢立。眾唯唯。植獨抗論不回。曹操嘗曰。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榦。昭烈微時。嘗執經門下。

  禮為男女大防。人之心志。最易為女子所移。故孔聖嘗以未見好德如好色勉人。馬融坐高堂。施絳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亦以試諸生之心耳。植侍講數年。未嘗一盼。即此守禮一端。可以風世矣。

  【白話解釋】

  漢朝末年間的時候。有一個姓盧的人。名叫植。表字叫子幹。他的為人剛毅。很有氣節。拜馬融做先生。馬融的左右。多排列著美貌的姬妾。盧植在先生的面前。侍立著講書。有好幾年。沒有一次把眼睛去看她們的。馬融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很敬重盧植。那時候有一個大奸臣名叫董卓的。聚合了朝廷的臣子。會議廢立皇帝的事情。許多的人都畏懼董卓的威權。只有唯唯的答應。獨有盧植說著反對的論調。曹操曾經稱讚他說道。盧植的聲名。彰著於四海之內。他的學問。可以做儒家的宗師。是讀書人的模範。是國家的乾材。蜀漢昭烈帝貧賤的時候。曾經在盧植的門下受業。

  :仇覽自整

  【仇覽自整】

  仇覽宴居。以禮自整。不責妻孥。免冠內省。

  【原文】

  漢仇覽、一名香。為蒲亭長。勸人生業農事畢。乃令子弟還就學。其剽輕遊恣者。皆役以田桑。嚴設科罰。平日宴居。必以禮自整。妻子有過。輒免冠自責。妻子庭謝。候覽冠。乃敢升堂。三子皆有文史才。元最知名。

  石奮子孫有過。不責子孫。而以對案不食化之。仇覽妻子有過。不責妻子。而以免冠自責化之。陳元母告元不孝。覽以教化未至。親到元家。為陳人倫孝行。元卒成孝子。其禮教之化人。誠足為後世法。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一個人。姓仇。單名一個覽字。又一個名字就叫香。做了蒲縣地方的亭長。每每勸百姓們農業完了之後。就叫子弟們去讀書。子弟們裡面、或者有些輕佻遊蕩的。就叫他們服役。或是耕田。或是種桑。很嚴厲地設下了科罰的條例。平日間在家裡安居的時候。必定用禮儀整飭自己。妻子們偶然有了過失。仇覽每每脫去了自己的冠帽。自己責備著自己的教化不好。他的妻子們覺悟了。在庭前謝著罪。等候到仇覽戴起冠帽。才敢升上堂來。仇覽有三個兒子。都有文史的才學。內中有個叫仇元的。是最有名望。

  :孔子盡禮

  【孔子盡禮】

  至聖孔子。老聃是師。事君盡禮。溫恭威儀。

  【原文】

  周魯孔子、幼嬉戲。陳俎豆。設禮容。適周。問禮於老聃。仕魯。攝行相事。事君盡禮。入太廟。每事問。從而祭。膰肉不至。遂行。過宋。與弟子習禮樹下。燕居。申申夭夭。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孔子為三代完人。所盡不僅禮也。惟禮教以周孔為尊。周公制禮。孔子定禮。而禮教得以大明。以天縱之聖。猶問禮於老聃。且入太廟。每事必問。子貢欲去告朔餼羊。猶曰我愛其禮。故為萬世之師也。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魯國裡有個大聖人。就是人人最尊敬的孔夫子了。孔夫子在幼年遊戲的時候。就陳設了禮器。裝了行禮的儀容。可見他生性是喜歡講禮的。到了周朝。就在老子那兒問禮。後來在魯國裡做司寇官。代理著相國的職務。他的服事君王。非常的盡了禮節。走進周公的廟裡。每一種事情。都要向人家問著。有一次、跟了魯國的君主行祭禮。可是燒熟的祭肉。沒有分給孔夫子。孔夫子因為他們無禮。沒等到脫下禮帽來。就離開了魯國。走到別地方去。路過宋國地方。和一班弟子們在樹底下習練禮節。孔夫子在平常沒有事的時候。他的容貌很舒暢。神色很愉快。外面雖然溫和。可是仍舊帶著嚴肅。外面雖然威嚴。可是不流於剛猛。外面雖然恭謹。可是心裡仍是很安泰的。他遇著放得不正當的坐位。就不肯坐下。割得不方正的肉。他就不肯吃。可見得聖人對於小小的事情。也是不肯苟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