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短的一些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鏡子魔屋

  在日本,有一古老的傳說。

  在離村子很遠的一個地方,有一座掛滿鏡子的魔屋。一隻快樂的小狗聽說了這個神奇的地方,決定去探訪探訪。小狗來到魔屋前,非常興奮,蹦蹦跳跳地跑上了門前的臺階。他歡快地搖著尾巴,高高豎起兩隻耳朵,好奇地從門洞朝裡面張望。讓他感到驚喜的是,裡面有1000只快樂的小狗,和他一樣,也在歡快地搖著尾巴。他衝著裡面燦爛地一笑,那1000只小狗也報以熱情的微笑。小狗高興極了,原來這是一個充滿溫馨和快樂的魔屋。小狗心想:“這地方真是太奇妙了!我一定要經常到這裡來玩兒。”

  同村的另一隻小狗,聽說了快樂小狗的奇遇,決定到魔屋走一趟。不同的是,這隻小狗終日鬱鬱寡歡,對一切都充滿了懷疑。他慢慢爬上了臺階,低垂著頭、陰沉著臉朝裡面窺視。令他驚駭的是,裡面的1000只小狗對他怒目而視。他感到憤怒,對著裡面的小狗狂吠起來。沒想到,裡面的1000只小狗也衝他大叫不停。這隻小狗嚇壞了,趕緊離開了魔屋。他自言自語道:“這真是一個可怕的地方!我以後永遠都不會再到這個地方來。

  世間所有人的面孔都是一面鏡子。你在別人臉上看到的。實際上就是你自己的映像。

  :綠拇指

  我耐心地向我四歲的妹妹萊妮解釋植物是如何種出來的:挖一個小坑,放下種子,填上泥土,澆水,然後種子發芽……萊妮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一天早上,她突然要去給她種的東西澆水。我走過去,看見籬笆旁有一小堆新鮮的泥土。“你種了什麼?”我問。“一支鉛筆。”她停止澆水,說道,“我的紫色鉛筆變短了,所以我把它種了下去。”我本應該向她解釋清楚,但是我最終什麼也沒說。中午,我似乎有了一個不錯的主意。我把萊妮的短鉛筆挖出來,然後“種了”一支全新鉛筆下去。

  第二天,萊妮看到了那支新鉛筆,她高興極了。幾天後,萊妮種一支蠟筆,然後是剪刀……當然她都有了新收穫——都是我花錢買來的“傑作”。

  一天,我看見萊妮正在填土,我知道她又種下了某種東西。“這次是什麼?”我問。“是莫利。”我倒抽一口氣。莫利是萊妮養的金魚。我知道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我把舊鉛筆、舊蠟筆、舊剪刀拿到萊妮面前,然後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不!”她把臉扭到一邊。我繼續說道:“你可以用種子種出東西,而不是鉛筆或者剪刀,或者……死物。明白嗎?”好一會兒,萊尼才扭過臉說道:“好吧。”

  我們給莫利舉行了一個葬禮。然後,我們在莫利的墳上種下了一些“勿忘我”的種子。萊妮天天給它們澆水。

  :曲為彌縫

  宋代的宋祁修書愛用冷僻的字詞,比如,“迅雷不及掩耳”,他偏要寫成“震雷無暇掩聰”,並常常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博學多才。歐陽修參加編修《新唐書》後,看到宋祁愛用冷僻字,很想給他提出來,但礙於對方比自己年長二十歲,不便直說。

  一天,歐陽修去探望宋祁,正巧宋祁不在家,他靈機一動,便在門上寫道:“宵寐匪貞,禮闥洪休。”隨後就在附近散步。宋祁回來,瞧見這八個大字之後,便問道:“是誰在門上亂畫?”“啊,您回來了,那是我寫的!”歐陽修趕上前去,接著又說,“對不起!把您的門弄髒了。”宋祁見是歐陽修,轉怒為笑。但這個愛用冷僻字的老手,望著門上的字,一時也蒙了:“你這寫的是什麼意思?”歐陽修笑了笑,“就是‘夜夢不祥,題門大吉’啊!”祁笑道:“你就寫‘夜夢不祥,題門大吉’好了,何苦用這種冷僻的字眼呢?”歐陽修哈哈大笑:“這就是您老修書的手法呀!”宋祁恍然大悟:這個晚輩在變著法兒給自己提意見呢!於是哈哈一笑,愉快地接受了歐陽修的批評。

  明朝洪應明在《菜根譚》中指出:“人之短處,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短攻短;人有頑固,要善為化誨,如忿而疾之,是以頑濟頑。”因此,發現了別人的不足,理直氣壯地直接指出,不如心平氣和地巧妙指出。後者既容易被人接受,也能夠體現出批評者的涵養和氣度。